-
1 # 天行浪子
-
2 # 燃點樓市
中國的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已經超過220萬輛,動力電池的壽命週期為3-8年,也就是說第一批動力電池已經開始進入退役的階段,預計到2020年將會有25.7萬噸的動力電池退役。
而動力電池如果不能夠有效的處理的話,將會對環境造成極大的汙染,嚴重情況下還會對人的身體健康造成影響,這樣的話也違背了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初衷。
因此如何處理廢舊的動力電池成為目前急需解決的問題。動力電池之所以需要退役是因為隨著充電次數增加,動力電池不斷衰減,容量也在不斷縮小,這同時影響了電動車的續航里程。但是不能在電動車上使用,動力電池依然可以應用於其它場合,這就涉及到動力電池的梯次利用。
回收的動力電池可以進行集中的打包,用作清潔可再生能源發電站的儲能,在電網負荷低時儲存清潔能源所生產的多餘電能。
另外可以用於商用住宅區的儲能站,透過回收動力電池在電網負荷低且店家較低實儲存電能,在電網負荷高時輸出電能以緩解電網負荷。當然,回收後的動力電池也可以用於低速電動車。
對於不能夠梯次利用的電池,應該被再生利用企業統一回收,對動力電池進行化學分解,將可能造成汙染的廢料進行妥善處理,並對可再生使用的金屬材料進行提煉,對於可再利用的廢料可以應用到動力電池的生產中,能夠適當降低動力電池的生產成本 。
寶馬公司便同一家瑞典電池供應商和一家比利時的資源回收公司建立了一個回收同盟,以期待建立一個完全可持續的未來電池供應鏈。
動力電池的回收是一個巨大的市場,但是動力電池的回收條件比較苛刻,存在諸多難題還未解決。只有妥善處理好動力電池,發展新能源汽車才具有真正的意義。
-
3 # 玩電8
將尚有儲電餘力的電池集中交給發電廠用於及時儲能,減少因棄電造成的能源浪費。
在內部結構層面上為電池組/電芯制定統一的規格(可以用已經得到大規模使用的型號作為藍本,比如松下18650),以便於成規模、機械化地拆解並回收其中的成分,從源頭解決電池類垃圾的累積。
-
4 # 老車主說車
到2020年,預計新能源汽車累計產銷量將達到500萬輛,帶來的動力蓄電池報廢數量將超過24.8萬噸,全社會將面臨動力蓄電池的“報廢潮”。
江蘇萬順機電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周善紅便曾提出了多條針對“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問題”的建議。
周善紅建議,首先要加快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法律法規制定;其次在構建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管理體系方面,要構建規模化、高效化的廢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管理體系,提高消費者對廢舊電池回收意識;最後在技術層面提高對銅、鐵、鋁、石墨等的回收率,同時回收具有較高提取價值的元素。
天能集團董事長張天任建議鼓勵和支援具有產業鏈整合能力的綠色迴圈生產企業構建全國廢舊鉛蓄電池規範化回收體系,打造廢舊鉛蓄電池生產、收集、貯存、轉移、處置全產業鏈整體解決方案,實現綠色智造、綠色回收、綠色轉移、綠色處置、引領鉛蓄電池行業走綠色、迴圈、可持續發展之路。
-
5 # cnBeta
電氣化交通是解決迫在眉睫的氣候危機的關鍵之一。道路上的電動汽車越來越多、耗油的汽車越來越少,司機燃燒的化石燃料也就越來越少、排放到大氣中的溫室氣體也越來越少。但隨著電動汽車越來越受歡迎,它們也帶來了另一個環境挑戰,即一旦它們離開道路,該如何處理它們的電池。
資料圖
根據今天發表在《自然》上的一篇新論文,這些電池開始堆積成了一個問題。人們將不得不需要回收許多電池,但從電動汽車回收回來的鋰離子電池中獲取有用的材料仍非常繁瑣且危險。幸運的是,這並不代表沒有希望。這篇論文的作者表示,制度上的改變--比如在設計電池時考慮到回收利用以及使用機器人自動拆卸--可能會重塑電池的回收利用。反過來,這些改進可以透過使用舊電池來提供製造新電池所需的材料從而使電動汽車更加環保。
2017年,全球電動汽車銷量超100萬輛。該研究的作者估計,僅這些汽車最終就會產生25萬噸的廢棄電池組。如果它們最終都被扔進了垃圾填埋那麼它們將面臨被稱為“熱逃逸”的風險,這基本上是電池中的化學反應,它會導致電池升溫並可能達到燃燒或爆炸的程度。
但垃圾填埋場爆炸並不是避免丟棄舊電池的唯一理由。事實上,當它們在被從車裡拿出來後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是有用的。就像人們使用手機一樣,隨著時間的推移可能會因為電池無法長時間充電的問題而選擇更換電池或購買新手機。據瞭解,當嶄新電池使用過後可以保持和放電高達80%的電力,這就引出了一些關於如何處理首批上市的電動汽車電池的聰明解決方案。今年,豐田就推出了一項計劃,它將舊電動汽車的電池跟太陽能電池板配對,然後一同為日本的7- 11便利店供電。由於重新利用這些電池可以賺錢,所以找到二次利用的應用已經超過了回收的努力。
這項研究的聯合作者、阿貢國家實驗室系統分析師Linda Gaines指出:“如果你讓它有利可圖,那麼人們就會去做。然而現在,由於沒有系統、沒有(回收電動汽車電池)基礎設施所以真的沒有什麼明顯的跡象顯示這是有利可圖的業務。”
對此,Gaines及其合著者們看到了一個正在出現的機會,即利用舊電池材料來滿足對新型汽車電池的需求。電動汽車的鋰電池是用鈷製造的,鈷是一種主要在剛果開採的礦物。但由於該地區對鈷的需求不斷增長已經導致有人指控稱開採鈷會造成童工和其他社會和環境問題。因此,來自伯明翰大學的研究員、這項研究的主要作者Gavin Harper認為,在某些情況下,回收電池並將這些有價值的材料重新利用到新制造業中比重複使用電池更有意義。“將鈷從電池中取出,並在早期將其製成新電池是否更好?”他問道。
不過為了能將電池回收到日益增長的電動汽車市場所需要的規模,該行業將需要解決一些關鍵的挑戰:首先,現在的電池不是為便於拆卸而設計的,這意味著未來的電池設計最好能採用同一種標準且易於拆卸;然後是使用機器人拆卸電池,這樣既能解決人類工人在這過程當中面臨的危險而且還能加快速度。
兩位作者計劃開始對他們提出的解決方案進行試驗,不過目前機器人拆解電池的裝配線仍需數年時間。
回覆列表
汽車電池用不了不代表發電廠用不了。風電,水電,太陽能電廠都由於沒有儲能設施,所以經常棄電。有了足夠的電池,可以有效保證發電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