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凡凡文史觀

    第一、貪吃蛇也吞不了大象。

    宋在很多人眼裡,都要加上一個弱做定語,可再弱的宋,其體量也不是一個金可以消化的。

    第二、內憂外患不間斷。

    當時的金,自身的體制建設還不完善,沒有一個吞併宋的基礎機構保障,其內部是粗獷式的發展,這是內因造成的,相當於他本身脾胃不和;

    而在外,先走遼後有蒙古,宋從來都不只是金唯一的敵人,相當於他外部有人持續灌酒。

    這副胃口,能消化的了宋朝?

    金面對來自西夏和蒙古威脅,以前還有遼

    第三、他本身沒有文化融合意識。

    縱觀歷史,凡外族得以立於中原的,必然要與中原源遠流長的華夏文化相融合或者被融合。

    前有北魏孝文帝漢化改革,才能成就鮮卑與漢族的大融合。

    後有蒙古聯立元,卻因文化融合不順利,導致消化不良變短命王朝。

    再後面女真族終於明白過來,滿清入關,立刻成功問鼎中原兩百年。

    第四、宋朝還利用了秦嶺淮河地理分界線

    這道線,雖然沒黃河、長江兩道中國歷史地理分界線那麼險,但也算有險可倚,關鍵他還有個最大的天然優勢。

    所“謂橘生淮南則為橘,橘生淮北則為枳”,說白了,北地來的金中國人,踏過秦嶺淮河一線之後,都不用南宋打,就得因為水土不服折損小半。

    南宋以秦嶺淮河之險與金劃界分南北而治

    第五,應該說說宋朝的策略。

    雖然宋朝重文輕武,可其實他還是相當有策略的。

    先是對歲幣不當回事兒,暗地裡賺足遼、金的外貿順差。

    後又聯金滅遼,解決契丹之患,最後又聯蒙滅金,以報靖康之仇。

    宋沒有強兵,但是可以付出代價滅了他的敵人,而自己卻在關起門來搞經濟,說實話,我都懷疑宋朝皇帝如果把這點兒經濟上的小聰明和明朝分一下,沒準根本沒蒙元、滿清什麼事兒了都!

    題外話,這是凡凡自己的看法,所謂得中原者的天下,私以為應該引申一下,其中含義是:得中原文化者,方可得天下!

  • 2 # 金微大都護

    金國和後金南下時本民族總兵力也就只有6萬,以這點兵力突襲一下宋朝腹地還是可以的,但要完成滅宋統一中國的大任,完全不可能,除非出現滿清時自己內亂然後權臣集體投降調轉矛頭攻明的情形,可這種事情是可遇而不可求,恰好金國遇到了趙構這個南宋抗金的主心骨,也就是抗金的旗幟,如果沒有趙構,南宋肯定也會解體崩潰,歷史就會被完全改寫,所以說,趙構這個人要一分為二的看,從客觀上來看,他對於凝聚漢民族對抗後金起到了決定性作用,但從主觀上來看,他又是妥妥的一個投降派,屢屢破壞抗金恢復大計,剷除四大將,自斷臂膀,任用秦檜,排擠抗戰派,後來金國撕毀合約南侵,導致他權威受損,無法維持大局,只能禪位來幕後操作,可以說,如果沒有趙構的有力配合,金國南下會更費力,金國的實力起初也不足以控制中原,所以先後立了兩個傀儡,等穩固在遼國的正直基礎後,才開始著手管理中原,準備繼續滅宋,但在宋軍將領軍士的有力打擊下,金軍馬上支援不住,只能維持均勢!

  • 3 # 歷史縱橫帝

    歷史上中原地區指的是河北、河南、山東等開發較早,財富和人口都比較富庶的地區。所以入主中原或者定鼎中原成為建立王朝或者統一天下的代稱,但是除了東漢、北宋以及西晉之外基本在中原建都的都是割據政權。所以得中原者得天下,只是建立政權後統一天下憑藉中原的戰爭潛力。所以往往通常政權搶先佔據中原地區後才完成了天下一統。隨著經濟重心逐漸南移,比如明朝就可以先統一江南後進而完成天下統一。

    中原開發較早,富庶的中原具備強大的戰爭潛力;所以往往成為王朝統一天下的資本

    黃河流域是孕育華夏文明的搖籃,中原地區也是歷史上開發最早的地區。在唐朝安史之亂以前中原是全國的經濟重心,也是全國最富庶、人口最稠密和戰爭潛力最大的地區。而且作為古代戰爭機動力量最強大的騎兵,中原作為與西北和草原接壤的區域對於組建騎兵兵團也具有很大的優勢。東漢開國皇帝劉秀利用河北統一天下;三國時期曹魏利用中原牢牢壓制蜀漢和東吳,並最終為西晉的統一奠定了基礎;南北朝時期北魏利用黃河流域延續了百餘年的國運,並因東西魏、北齊北周最終奠定了隋唐的盛世。況且中原北接大漠、西抵西域,長時間的戰爭早就鍛煉出尚武彪悍的戰鬥意志。中原有富庶的財稅和英勇善戰的軍隊,所以自古以來就有得中原者得天下的說法。

    如果不是安史之亂持續數年打爛了北方,中原地區富庶和經濟重心的地位還會延續很多年。所以從唐朝中期開始為了賦稅,不得不加大了對南方的開發力度。尤其是五代十國尤其是兩宋時期的開發,中國的經濟重心已經從中原轉移到了江南。而朱元璋在元朝末年可以憑藉富庶的江南,在歷史上唯一一次從南向北完成國家的統一。所以對於得中原者得天下,主要還是站在中原擁有龐大站在潛力的基礎上。

    而經濟重心南移後,富庶的南方才是國家的財稅重地和天下安定的基礎;金國時期全國經濟中心已經轉移到宋朝控制的江南,所以僅憑女真戰士的彪悍很難滅掉南宋

    江南經濟開發從唐朝安史之亂後開始提速,到達兩宋時期達到第一個巔峰。由於兩宋國土偏安,南方是大後方也是財稅重地。所以即使是偏安的南宋,皇帝在昏庸為了基業也會和金國玩兒命。除了自然的收益外南宋還大力開發海外貿易,商業稅收在國家收入中的佔比很高。在剔除給金國的歲幣外還有盈餘來維持軍隊等龐大的開支,何況南宋有名的有將無相戰鬥力不可小試。

    而金國首先女真的人口基數少,維繫中原和東北的國土已經很勉強。而且早期金國憑藉的是蠻力,只要扛過金國的三板斧女真也沒有更好的辦法。可以說金國滅宋最好的時機是立國時一鼓作氣南征,一旦南宋撐住了金國就沒有機會了。而金國到了大定年間才逐漸吸收中原制度,達到金國國力的頂峰。而同時南宋執政的宋孝宗也是明君,金國女真軍隊戰鬥力迅速腐化下降。金國為了防禦蒙古不得不修築金長城,到金國中後期已經和中原割據政權沒有什麼區別。這樣的政權同樣講正統,泯滅了女真金國的立國之本怎麼去攻滅南宋?隨著蒙古的崛起,金國面對蒙宋聯盟更加失去了滅宋的機會。

  • 4 # 歷史與文化縱橫

    1125年金國滅掉遼國,看到宋朝軍隊孱弱,只給宋朝一個空虛的幽州城,要求宋進貢30萬兩白銀。1127年,金國更是直接派兵包圍開封,俘虜宋徽宗、宋欽宗等宋朝皇室北歸,北宋滅亡。

    但是宋朝趙構卻一直領兵在外,以天下兵馬大元帥號召勤王,雖然他沒有直接去救援陷落中的開封,但是勤王師還是紛紛向北,尤其是宗澤為副元帥,收攏了河北義勇70萬,構築黃河防線,多次打敗金兵,金兵不能長驅直入中原。這又給了趙構喘息之機,一路難逃到臨安建立南宋。而韓世忠、岳飛、張浚等將領屢次打敗金軍,岳飛收復了建康,而韓世忠在黃天蕩打敗金兀朮10萬軍,劉錡軍在西北方向也打敗金軍。

    金帝完顏亮上位後,遷都北京,整兵備戰,要再次南下滅掉南宋。但是遭到宗室猜忌,他大開殺戒

    金帝完顏亮仍然執著渡江,先遣部隊在采石之戰被宋將虞允文擊敗,船艦也被宋軍燒燬。金帝完顏亮意圖轉到揚州強渡長江,但是部下大力反對,發動兵變殺死金帝完顏亮。宋軍趁機收復淮南地區,此後金朝不再有滅宋之舉。

    完顏亮之後,金國內亂不已,上臺的金世宗統一北方,勵精圖治,改革內政。1162年,他派兵想收回淮南,宋孝宗在位,派兵北伐,擊敗金軍,反而收回了淮北。宋金再次議和。

  • 5 # 阿蓉歌曲

    首先要明白一個道理。在金國南下滅掉北宋時,金國是實力本身是不足完成的。更多是一個意外。北宋自身內部出了很大問題。趙氏微飲二弟無能昏庸,朝廷裡還出現了著名的六賊,誤國誤民。但是這時候宋軍還是有戰鬥力的。還是有保證的。但是不得不說北宋的軍政政策是比較失敗。再加上說遼中國人口中的”女中不滿萬,滿萬則天下無敵″可能使得宋軍對金軍產生了畏懼心理。導致了靖康之變的悲劇。金國自己也清楚。自身的實力是無法統治這麼一個人口,經濟文化都遠勝他好多的帝國。北宋雖然被滅。但在南方還是有基礎的。而經過扶持的傀儡政權。偽楚都難以在實力上與南宋齊名,全國四太子金兀朮在南下”搜山見檢海捉趙構失敗後,在黃天蕩被韓,世忠將軍困住數日,回國後仍心有餘悸,金兀朮之後,選擇從川陝進玫,結果被大宋名將餘玠多次擊敗,這時候金國也明白了。吃掉大宋是畢竟有困難的了。之後再次領兵南下,在順昌之戰中。敗給了大宋一位當時名氣並不是太大的將軍劉錡,再然後碰到了。嶽王爺和百戰百勝的岳家軍,金兀朮的王牌鐵浮屠柺子馬就變成了。岳家軍的刀下鬼盤中餐,岳飛北伐不光使得金兀朮的部隊失去了。連續作戰的能力,而且還摧毀了。

    金國在燕京地區的統治系統,燕山以南,金國號令不行,可惜了兵王爺的英明神武,最終被趙構秦檜這對君臣所害,之後海陵王完顏亮南下時,在唐島海戰中被大宋將軍李寶擊敗。之後虞允文孟珙等民族英雄更是痛擊金軍。南宋與北宋相比更有血性,看似文弱,實則血氣方剛,之後與蒙元交戰四十餘年,途中還在釣魚城擊斃過蒙古第四代大汗蒙哥,最終擊敗了南宋也不是蒙古帝國,而是元……

  • 6 # 鐵甲依然在心

    女真人崛起之後,開始瘋狂的侵略,也是在此時漢人王朝經歷了歷史上最大的恥辱,也就是靖康之恥,靖康之恥是中國歷史上第二次邊疆異族政權覆滅中原王朝,第一次是西晉末年的永嘉之亂。女真人滅了北宋之後,趙構將治所遷移到臨安,建立了南宋王朝。然而女真人依舊抱著席捲天下的野心數次南下,想要一統華夏,可為什麼女真人就是滅不了南宋呢?

      金宋兩國的發展可以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女真戰略進攻,收穫北方大片土地;第二個階段,金、宋對峙階段。在第二個階段中,女真人進入江南後發現原本天下無敵的金國鐵騎在這種多山多水的環境中失去了作戰優勢,反而南宋可以通過水軍的優勢來與金國作戰,這讓金國十分被動。在金國的第一次南征中,金兀朮就曾經在黃天蕩和建康城兩次折戟。

      靖康之變後,宋朝雖然失去了大量的領土,可是並沒有屈服。趙構將治所遷往臨安成為了南宋百姓和軍隊的精神支柱。而以岳飛、韓世忠、張俊和劉光世為代表的南宋中興名將在不同的戰場中抵抗住了金國的進攻,甚至還組織了戰略反攻,讓金軍遭受挫折。

      而且除了南宋以外,在金國境內還存在著大量抗金的義軍,比如太行山的八字軍和山東的義軍。他們數量眾多,有組織有規劃,一度成為金國南下的掣肘力量,太行山王彥與山東辛棄疾還成為了南宋朝廷正式官員,表達了對南宋的效忠。

      金國佔領北方後,宋朝雖然失去了大量的戰略縱深,但是相對的也縮小了戰略防禦空間,主要是在兩淮、荊襄還有川蜀與進軍對峙。兩淮地區密集的水網更是能強有力的阻攔金國騎兵的前進速度,荊襄地區則依靠漢水來抵抗,川蜀地區更是有著崇山峻嶺,起兵更不容易發揮。從這三個方向看,宋朝有著十分完備的防禦體系和優秀的戰略環境。南宋雖然偏安一隅,但是依靠著優良的自然條件和優秀的將領足以保證自身不被金國滅亡。

  • 7 # 秦三鳳璧

    這個問題很簡單,金是遊牧民族所建,即使他統治的地域範圍已到中原地區,但是他的管理制度一切仿照宋朝,也就是說當時的這個學生打倒了老師,但學生終是學生,不過是年輕強壯而已,在學識方面和老師差了一大截,所以他不能產生最大的生產效力,這是其一。

    在科技方面南宋當時是世界的頂峰,科技產生的生產力是世界上首曲一指的國家,所以金朝想靠蠻力去滅亡世界首富也非易事,這是其二。

    另有一個比較關鍵的因素就是蒙古族的興起,這大大地制肘了金的軍事力量,到後期金朝已受到宋、蒙的南北夾攻處於“朝不保夕”的地步,所以最後金朝比南宋早亡45年。

  • 8 # 是阿維啊

    中原地區在封建時代由於開發較早且擁有著廣袤的平原地帶,糧食產量豐富,歷來都是政權所必爭之地。

    但這個說法其實也並不絕對

    正如上面所提到的,中原之所以有著如此重要的地位,首先就在於幅員遼闊,擁有著龐大的人口基礎,具有著統一天下的潛力,所以才被視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

    但此時的金國其實也已是強弩之末,再加上北方蒙古的崛起,他們必須防禦蒙古的力量,這也是制約金人大規模南下的原因。

  • 9 # 土木古今

    所謂得中原者得天下,是指入主中原的政權會被視作“中華正統”。

    事實上,中國歷史上有很多分裂的時期,入主中原的政權並沒有統一全國,比較典型的例子是五代十國時期,先後入主中原的樑、唐、晉、漢、周被稱作“五代”,而其他政權被稱作“十國”。

    在元朝以前,少數民族入主中原的政權也不少,包括十六國時期和南北朝時朝,金和南宋的對峙有點類同於前秦與東晉、北魏與南朝,由於各方面原因,互相都沒辦法消滅對方。

    事實上,北魏與南朝、遼金與兩宋都是中國歷史上的重要時期,也並不是只有“入主中原”才是“中華正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哪部搞笑電影又讓你看了還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