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木頭寶媽474
-
2 # 媽咪參考
孩子平時在家表現應該是比較自然的,只是見到生人比較內向。家長不要過於擔心,請先分析一下孩子不與別人親近的可能原因,再對症下藥。
導致孩子與人疏離的原因1、沒有安全感
▼造成孩子缺乏安全感的原因:
•家長經常吵架。孩子在成長中伴隨著父母的爭吵,這對孩子的心理成長影響非常大。
有一本書叫做《你的經歷是怎樣塑造你的生理特徵的》(How your biography becomes your biology),書中作者提到:長期生活在惡劣的應激壓力環境中,會改變個體的大腦結構,影響個體對於外界事物的加工模式,甚至身體怎樣反應(激素產生水平、心率等等)。也就是說童年逆境可能從一開始就在改變人的大腦,從而改變個體對於壓力應激(stress)的易感性(vulnerability),使人在以後會更容易受到身心情緒上的困擾。•孩子在外受到欺凌。孩子的健康成長會被嚴重影響,嚴重時會讓他們終生活在心理陰影中。
弗洛伊德曾認為:早期社會的經歷決定了人格的終身發展。•錯誤運用“窮養孩子”的教育理念。很多家長贊成富人家的“窮養孩子”理念,但所謂的窮養孩子是指物質上不要鋪張浪費,但也不因物質上的貧乏而侷限孩子精神上的“富有”。
否則會促使孩子產生自卑感和限制孩子的眼界。從而使孩子不願結交他人,拒絕任何嘗試。
2、缺乏自信
孩子不自信,很可能會有,與人過於親近,讓人不喜歡的想法。孩子沒有信心讓人喜歡自己,所以選擇下意識的逃避。
3、父母教育問題
家長教育孩子過於嚴厲,導致孩子這個不能做,那個不允許。事事都嚴要求,讓孩子失去的事情的興趣。不在自己思考問題,一切聽從家長的安排與教導。
再者,孩子在學習或嘗試所一些事情的時候,家長應在一旁鼓勵孩子,而不是督促催促或是責罵孩子。如孩子收拾不比較慢,家長總會暴走“你能不能快點!”各種責罵鋪天蓋地而來。
家長不如換種方式,舉個例子比如孩子前段時間吵著要吃冰淇淋,家長就可以說,你要是能在8點前收拾完準時出門,我們就去那家店買冰淇淋吃。
還有些家長有一些壞習慣:喜歡用其他孩子與自己孩子作比較、面對孩子的提出的問題不能認真回答、不讓孩子做家務、不能用平等的口吻與孩子交流等。這些行為都會非常打擊孩子的自信和安全感。
4、性格差異
有的孩子平時表現就比一般孩子沉穩,情緒波動不大,這很可能是性格所致。孩子的性格與他的成長環境和遺傳相關。家長的生活習慣與自身性格都是影響孩子性格的重要因素。
改善方法1、增加孩子安全感
0-3歲是孩子安全感發展的重要時期。
寶寶處於嬰兒期的時,家長遇到寶寶哭鬧,應立刻放下手上的工作,安撫孩子,給孩子安全感。
一般50%~80%的寶寶在6~7個月時,視力逐漸完善,已可以辨別親人和陌生人,陌生人的接近會讓孩子沒有安全感哭鬧不止。在這一時期家長需將孩子帶到舒適安靜的地方進行安撫。當家長需要暫時離開時,應與孩子說清楚,離開原因和離開時間。在出門時,家長不要做出不捨並反覆與孩子告別的行為,這種行為只會讓孩子患得患失沒有安全感。
寶寶做噩夢時,家長需及時出現,並安慰寶寶“爸爸媽媽一直都在身邊”。
多陪孩子溝通、互動、做遊戲,增進親子關係,讓孩子從中獲得安全感。
2、改變教育方式
改變原有教育方法,陪孩子做更多的嘗試,不要過於限制孩子的活動。不要總是反對孩子的想法,要承認和鼓勵孩子多做思考。過度的保護孩子,會給孩子灌輸一種外面的世界“很危險”的錯覺。
3、增加社交機會
多帶孩子參加一些兒童樂園類活動,讓孩子自己去交朋友,或者當有人想與孩子做朋友時,讓孩子學會選擇、接受別人的好意。
慢慢鍛鍊孩子對社交的適應能力。孩子的心理發展是一個緩慢的過程,家長要耐心引導。
4、培養孩子自信
鼓勵培養孩子的自信,不要過於強調輸贏。可以透過鼓勵孩子,用自己所學到的知識或能力去幫助別人,來幫助孩子建立自信。
儘量滿足孩子所感興趣的一切愛好,透過實踐讓孩子自己選擇自己真正的愛好,並做長期培養計劃。不要強迫孩子學習自己的愛好,這不僅會讓孩子對愛好產生反感,還會使孩子對自己的能力產生不自信的念頭。
5、提前做好心理準備
如要帶孩子期見陌生的人,需提前告訴孩子,可以與孩子講一些要見面的人的故事或趣事,引起孩子對這個人的好奇,見面時不會因陌生而過於害怕。
造成孩子認生與人不親近的原因有很多,家長需要多觀察孩子的行為。根據上述情況進行分析,一般孩子認生是屬於階段性的。等孩子長大一些就會慢慢好轉,家長不用過度擔心。
—多陪伴參與孩子的成長,是給予孩子安全感的最行之有效的方法。—
回覆列表
孩子不願意和別人親近,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大致有三種:
一,孩子的性格底色是沉靜型的。
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葉子。同理,世界上的人性格也是千姿百態的。沉穩型性格的人在人群很普遍。
作為父母,不必過度焦慮孩子是否外向、是否主動與他人親近。“天生我材必有用”,每一種性格的人都有自己的發展機遇,都有自己的幸運。
二,孩子只親近父母是父母給予了充分的安全感。
父母是孩子的避風港,在孩子看來,待在父母身邊是最安全的。孩子可以在父母身邊任性,父母給予孩子最多的關注,這些都是孩子不願意和別人親近的原因。
這種情況下的父母要學會逐漸放手,讓孩子慢慢適應環境。
三,孩子在接近他人時受到過有意或無意的傷害。
每個人待人接物的方式不同。孩子在接觸他人的過程中,受到他人有意或無意的傷害,孩子感到不適,也會產生不原親近別人的現象。
這種情況下的父母需要積極地鼓勵孩子,多熟悉環境,多接觸他人,讓孩子走出自己生活的小圈子。
無論那種情況,都需要父母細心地呵護和引導,不能因為自己的面子問題而強制孩子必須改變。
木頭寶媽和你共同關注孩子,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