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燕趙節度使

    不請自來。

    先說答案:隋朝不會亡國。

    因為在中國古代,是高度的個人獨裁專制體制,國家的興亡很大程度上是由皇帝本身的資質素質所決定的。

    如果皇帝勤政愛民,那國家就會興旺發達;

    反之,如果皇帝不能勝任,或者荒淫無道,大興土木,耽於安樂,那麼國家就會走向衰亡,甚至滅亡。

    前者比如漢文帝,漢景帝,唐太宗,唐高宗,唐玄宗(前期),宋仁宗,明仁宗,明宣宗,康熙雍正乾隆等。

    而後者,就數不勝數了,漢靈帝,劉禪,東吳吳末帝孫皓,晉惠帝(這個純屬智商問題),隋煬帝,唐玄宗(後期),後唐莊宗,宋徽宗,天啟,嘉道中衰等等。

    所以說,中國歷史上很多時候,一個王朝的興衰成敗,往往就寄託在一個人即皇帝身上。因為皇帝大權獨攬,他要做什麼,大臣們根本攔不住,甚至不敢攔,而且上樑不正下樑歪,皇帝胡作非為,則正直的大臣或被殺或被驅逐,小人奸佞則聚集在皇帝身邊,霍亂朝綱,弄權結黨,推波助瀾,令朝政更加腐敗,不可收拾。

    我們先看看歷史上對楊勇的記載。

    1.楊勇本性直率,不知矯飾,容易發怒,形於言表。

    2.楊勇生性好色,喜愛奢侈,有許多妾侍、珍寶

    3.楊勇為人寬厚,率意任情,沒有矯飾假裝的性格,常常優禮士人,寬接大臣。

    4.楊勇容貌俊美,生性好學,善於詞賦之道,他的朋友包括明克讓、姚察、陸開明等,皆為當時的文人。

    從以上記載來看,楊勇除了好色和奢侈之外,沒什麼大的缺點,而且性格為人寬厚,常常優禮士人,寬接大臣。由此可見,如果楊勇繼位,那麼他很可能是個平庸的君主,愛好文學,喜歡與文人大臣們吟詩作對;喜歡美女,後宮可能真的是三宮六院七十二妃,楊勇大帝沒事就在後宮啪啪啪;喜歡奢侈品,大臣們競相進貢奢侈品……

    但他不會折騰,憑藉隋文帝留下的國力基礎,依然會進一步發展,遠沒有亡國的憂慮。

    當時,隋朝最大的外患——突厥,已經被隋朝硬懟了很多次,後來更是被用計策分裂成東西突厥,大大削弱了實力,東突厥更是臣服於隋朝。

    即使會有與高句麗的戰爭,從未領兵打仗的楊勇也絕不會御駕親征,而是會派武將如楊素、韓擒虎等人領兵前往征討。沒有了皇帝的掣肘,這些武將臨機決斷,很可能會把高句麗按在地上摩擦,即使不能獲勝,也與高句麗拼消耗。

    和全盛時期的大隋拼消耗,我敬佩高句麗是條漢子……

    內部,早已平陳多年,天下一統,國家穩定,隋文帝勵精圖治,造就了盛世“開皇之治”,楊勇完全可以憑藉這些現成的國力安安穩穩的做幾十年的太平無憂天子。

    反觀,二世祖坑爹王楊廣。

    開皇八年(588年)冬,51萬隋軍南下渡江,攻伐南朝陳,二十歲的楊廣是名義上的統帥,真正統籌規劃的是老將楊素,在前線作戰的是賀若弼和韓擒虎等名將。

    隋軍在極短的時間內就渡江平定南陳,一統天下,這樣楊廣產生了一種錯覺:統一天下這樣的大事,對他來說不過是輕而易舉,那天下還有什麼難事嗎?

    從此,楊廣心中就產生了一種目空一切的心理。

    隨著他的飆演技的表現,贏得了老媽和老爸的賞識,被封為太子,最終登基。

    從此,楊廣開始了他的暴走模式。

    四處征伐

    大業五年(609年),隋煬帝親征平定吐谷渾,設定西海、河源、鄯善、且末四郡,闊疆五千裡。

    大業八年(612年),隋煬帝親征,第一次進攻高句麗,徵調士卒一百一十三萬餘,陸軍集中於涿郡(今北京),水軍集中於東萊(今山東萊州)。另調民伕二百萬,以運送衣甲、糧食等。造海船的民工日夜站在水中,面板潰爛,腰以下生蛆,死者甚眾。隋軍雖然曾攻至平壤附近,最後卻大敗而還。

    大業九年(613年)第二次進攻高句麗,正當雙方相持不下時,禮部尚書楊玄感起兵叛隋,隋煬帝倉皇撤軍。

    大業十年(614年),第三次進攻高句麗。隋煬帝因國內民變已成燎原之勢而不敢久戰,高句麗也疲於戰爭而遣使請降,隋煬帝就此撤軍。

    進攻高句麗的戰爭,先後動用人力數百萬,徵調財物無數,大量士兵、民伕死於戰場和勞役,由於農村中極度缺乏勞力和耕畜,大量土地荒蕪,社會經濟受到嚴重破壞,人民難以生活下去,成為隋末民變的導火線。

    隋大業十一年(公元615年),隋煬帝依例北巡長城,始畢可汗率兵將其圍困在雁門(今山西代縣),煬帝派人向始畢之妻、隋義成公主求救,公主遣使告知始畢“北邊有急”,加上隋朝援軍相繼抵達,始畢在九月撤圍而去。

    這種事,楊勇絕對幹不出來,因為他從未打過仗,根本不會親征道前線……

    窮奢極欲

    隋煬帝為了滿足其驕奢淫逸的生活,在各地大修宮殿苑囿、離宮別館。其中著名的有顯仁宮、江都宮、臨江宮、晉陽宮、西苑等。西苑在洛陽之西,周圍二百餘里,苑內有人工湖,周圍十餘里,湖內有山,堂殿樓觀,佈置奇巧,窮極華麗。隋煬帝常在月夜帶宮女數千人騎馬遊西苑,令宮女在馬上演奏《清夜遊》曲,絃歌達旦。煬帝遊江都時,率領諸王、百官、后妃、宮女等一、二十萬人,船隊長達二百餘里,所經州縣,五百里內都要貢獻食物,揮霍浪費的情況十分嚴重。

    大興土木

    大業元年(605年),隋煬帝開始營建東都,歷時十個月,每月徵調民夫二百萬人。東都在舊洛陽城之西,規模宏大,周長五十餘里,分為宮城、皇城、外郭城等三部分。宮城是宮殿所在地,皇城是官衙所在地,外郭城是官吏私宅和百姓居處所在地。外郭城有居民區一百餘坊,另有豐都市、大同市、通遠市等三大市場。隋煬帝常住洛陽,將其作為東方的政治、軍事、經濟中心。

    隋煬帝在營建東都的同時,又下令開鑿大運河。隋朝大運河以洛陽為中心,分為三大段。中段包括通濟渠與邗溝。通濟渠北起洛陽,東南入淮水。邗溝北起淮水南岸之山陽(今江蘇淮安),南達江都(今揚州)入長江。南段名江南河,北起長江南岸之京口(今鎮江),南通餘杭(今浙江杭州)。北段名永濟渠,南起洛陽,北通涿郡(今北京城西南)。大運河分段開鑿,前後歷時五年,全長兩千七百餘公里,是世界著名的偉大工程之一。

    由此可見,隋朝滅亡,最主要最根本的原因是,隋煬帝放飛自我任意妄為的結果。

    性格決定命運,也決定國運。

  • 2 # 桂花飄香香滿園

    歷史哪裡有如果和假設呀?隋唐時期,英雄輩出,風起雲湧,李氏家族風頭正勁,為了社禝江山,完全是你死我活,沒有情份可言。即使楊勇順利繼承王位,也是苟延饞喘,難以抵擋各種英雄!

  • 3 # 道一虛白

    楊勇不會順利繼承皇位,分析如下:

    第一、楊堅和獨孤皇后對皇位繼承人有著很嚴格的要求,楊堅和獨孤獨孤皇后情比金堅,發誓只愛對方一人,可是楊勇為人輕浮,害死太子妃,用情不專,失去了楊堅和獨孤皇后對他的信任,相反楊廣在繼承皇位前,表現很讓父母滿意,沒有觸犯父母底線。

    第二、楊勇生活過於奢侈,喜歡珍奇玩物,這與楊堅和獨孤皇后的提倡樸素之風背道相馳,更失父母之心。

    第三、楊勇生活安逸,獲得的戰功比楊廣少,楊廣雄心勃勃,銳意進取,雖急功近利,用兵無度,但是比起楊勇,更能適合帝王之位。

    楊勇不能繼承皇位,時也,命也。即便是楊勇能繼承皇位,也逃脫不了隋朝被滅的結果,因為隋朝作為大一統朝代,用武力和智慧統一全國,但是樹敵太多,敵對勢力太強大,這跟歷朝歷代大一統朝代面臨的問題都是一樣,秦朝、隋朝都逃脫不了被滅的命運,除非楊堅永遠不死,二世繼位者沒有能力像開國者那樣有能力對抗敵對勢力。

  • 4 # 南宮尋歡

    通讀中國歷史,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各朝各代的興盛衰亡,都不是一言可蔽之的,但無不飽含著特定的時代必然性。

    對照歷史,不難發現隋朝與秦朝背景相似,都是兩個短暫卻璀璨的朝代,我們可簡單的類比說一下。

    秦王朝上承戰國亂世,以武力立國,舊時貴族隱患難消、國家經濟殘損、各項法規制度待立,這注定是一個需要大刀闊斧搞改革的朝代,有改革,就有利益的重新分配,這是被既得利益者所萬萬不能容忍的事,不穩定因素在漸漸增長。

    類似的是,隋王朝上承亂世南北朝,是五胡亂華後,漢族在北方重新建立的一個大一統的王朝,結束了自西晉末年來長達近300年的分裂局面。這樣一個王朝,為了穩固、為了發展,少不了的依然是改革。當然,從開國皇帝隋文帝楊堅開始,就著手對正治、經濟、軍事、文化等重大方面進行了一系列勇猛的改革。

    改革,雖然有陣痛,但苦在當代,功在後代。

    秦滅亡後,大漢盛世;隨滅亡後,大唐無雙。

    後世一邊倒的將隋朝滅亡的主要原因推到隋煬帝楊廣身上,就像秦朝滅亡是秦二世胡亥一手造成的一樣,事實真是醬紫的嗎?

    在歷史的長河程序中,我從不相信誰可以透過一己之力就改寫歷史,個人主義只是故事,也只有時代才能造就故事。

    首先,我們來看看楊廣到底是怎樣一個人,跟親哥哥楊勇比起來他有哪些優缺點。

    楊廣13歲被封晉王,坐鎮幷州抵禦突厥,20歲任平陳大元帥,總領隋朝兵馬渡江滅陳,完成天下一統大業,威望與能力都屬諸皇子之冠,自此,他開始覬覦皇位,然而遺憾的是,他是文帝第二子,按先來後到的原則,太子位是屬於大哥楊勇的。

    楊勇是一個典型的皇二代,生性好色,喜愛奢侈,善詞賦之道,為人寬厚率真,不矯揉造作。李綱評價得好:勇器非上品,性是常人。白了說,就是一個沒有什麼特質、沒啥高追求的普通人一樣。要是有幾個善於輔佐的好臣,也是可以坐穩天下的。

    而楊廣是一個有理想、有抱負的人,他不甘願平庸,想建萬世功業。在做晉王的時候,他就知道怎樣為自己一步步鋪路,怎樣運用手下,才能使其臣服。在位期間,為選拔人才,他開創科舉;為打通漕運,人工開挖大運河。就這兩件事,都是痛在當下,功在千秋的。我不相信,這樣一位高瞻遠矚的君主,會看不出一個朝代滅亡的潛在因素。不,他看見了,而且比誰都明白。自古以來,立下千秋功績的帝王,哪位征伐不死人?哪位改革不流血?哪位沒有受到過唾罵?但,秦皇漢武運氣比他好,時機比他成熟,他們都成功了,他們可以自己改寫史績。

    而楊廣失敗了,他的歷史是由表弟李淵和表侄兒李世民書寫的。就像某些人撿了別人的便宜,背後一定會說別人傻一樣,這就叫:得了便宜還賣乖,所有髒水都往別人身上摔。

    我們歸結隋王朝滅亡的主要因素主要因以下幾點:

    1、隋朝國家根基不穩,成立前期分裂週期太長,人民固化的鄉土情節嚴重。

    2、國家一統後,開鑿大運河,花費大量人力物力,讓百姓們心中怨恨。

    3、官場改革,限制、削弱官員大權,加強中央集權,讓朝廷官員不滿。

    4、原南朝地區大規模武裝叛亂及各地人民起義的打擊。

    5、戰事頻繁,橫徵高麗,勞民傷財,引起全華人民的強烈不滿。

    以上只是這麼多年來大家能看到的原因,其本質原因必然關係到體制與國家運轉規則上。

    凡此種種,我們不難看出,隋王朝的快速衰亡是歷史必然趨勢。隋煬帝在不恰當的節骨眼上,好大喜功、急於求成或許只是加快了帝國的滅亡。如果換做是卑弱的楊勇繼位,如果他能緩步發展、休養生息,或許能讓隋王朝多存活十年。然而,國家機器內的主要矛盾不正面消融,只會逐漸增長,逼你滅亡。

    滅亡就滅亡,前人栽樹,本來就是為了給後人乘涼。隋後是大唐,歷史上隋唐不分家,因為兩家老闆都是親戚。

    用一個短暫王朝的燦爛,來換下一個王朝的昌盛與富強,值了。

    讓生如夏花之絢爛,死若秋葉之靜美。

    大隋,完!

  • 5 # 夢話很幽默

    隋朝二世而亡,其實不是電視劇裡的隋煬帝楊廣昏庸無道,而是楊廣太有雄心壯志了!楊廣的在位期間的年號是大業,這是中國歷史上最有霸氣的年號,楊廣本身就是有才之人!敗就在三徵高句麗,是拼了命竭盡全華人力物力,導致耗費巨大,死傷無數!為了繼續這場戰爭,搞好大隋軍隊的後勤運輸的糧草軍械!又開挖南北的大運河,致使無數民工死傷!

    楊廣若不是太希望建立千古大業,把隋朝的底層民心消磨殆盡,隋朝是不會滅亡的!所以如果楊勇不是太昏庸或者像楊廣那樣想建大業!隋朝由楊勇繼位,隋朝不會滅亡

  • 6 # 唐史大白話

    一、有人將隋與秦比,二世而亡。而在我看來,隋對於唐更像是後周對北宋一樣,都基本完成了國家一統的準備工作,都處於盛世的前夜。

    二、隋初的時候,經過文帝楊堅的治理,人口大幅度增長,已從最初不滿四百萬戶發展到八百九十萬戶幾千萬人口,糧食布帛堆滿倉庫,國家富饒,百姓安居樂業。北方突厥,西方吐谷渾,東方遼東、高麗(今北韓),雖然沒有徵服,但基本納貢稱臣,沒有激烈的戰事衝突。

    應該說,隋文帝留給下一代的絕對是一個錦繡江山,一派欣欣向榮蒸蒸日上的美好氣象。所以只要不是特別能揮霍,特別能敗家的主,基本上是敗不光的。

    三、再來分析一下隋亡的主要原因。主因是三徵高麗,第一次出師一百一十三萬三千八百人,用民伕兩百二十多萬,佔全國總人口的十五分之一且都是青壯勞力。最終一敗塗地,前期入遼的三十萬五千人只回來二千七百人。兩年後第二次征討高麗正好碰上楊玄感造反,幾十萬人無功而返,浪費了大量兵力錢糧。又過了一年第三次徵高麗因為對方也遇到困難,所以投降算是取得了勝利。三徵高麗使隋元氣大傷,前輩留下的家底消耗了大半,被徵做民伕的苦役不堪暴政,集體落草為寇佔山為王的不在少數。

    次因是強徵民役營建東都、開挖運河。雖然從現在看鑿大運河對經濟發展是好事,但在當時絕對是擾民工程,很多人家因此生活困頓流離失所。

    四、回過大再來看隋煬帝楊廣這個人,確實是個不折不扣的大敗家子,這個敗家子的可怕之處就在於他智商很高,野心很大,好大喜功,既想當皇帝,又想當名垂千古的皇帝,但治國的本領著實不怎麼樣,若不是徵遼,營建東都,修運河這樣的揮霍,就憑他老子留給他的本錢,怎麼也夠他安安穩穩吃喝玩樂一輩子。

    五、再看看楊勇這個人,史書上說他率意任性,寵愛女人,也沒有他弟楊廣那麼聰明,那麼志向遠大。這樣的人如果真當了皇帝最多就是個平庸之輩,最多就是生活奢侈點,多立一些妃子,做事急燥點貪玩點而己,估計他這樣一個人不會那麼野心勃勃地又要東征高麗,又要北伐突厥,又要修大運河的。那麼這樣來對老百姓的傷害就不會這麼大,也不致暴政亂政這麼歷害,那麼隋朝度過這一劫的可能性相當大,如果第三代遇到一個聖明的主子,那麼就沒有大唐什麼事了,李淵李世民在歷史上可能就以另一番面孔出現了。

    以上分析請各位網友不吝指正。

  • 7 # 荊州紅星

    仿是老二爭位贏得者,請參考朱棣李世民雍正想坐長久,都要為了正名份。而勤政嚴酷時時有危機感。才能坐穩江山。稍有怠慢揮霍無度如揚廣胡亥。長子繼位,說明政權交接穩定。一旦有變,給王朝調整時間是不夠了。所以說揚勇執政隋可以說不定又是漢唐似的王朝

  • 8 # 娑竭龍1

    首先歷史沒有如果。

    其次,就算是楊廣不搶位,文帝還有別的兒子,其他的兒子難保不起這樣的心思。楊勇本身不討父母喜歡,難保在其他兒子的對比下和讒言下被廢。

    第三,就算是楊勇繼位,最大的可能性是不那麼勞民傷財,好大喜功的做事,就是說不同時修運河,修京城,打高句麗。但是當時的地緣環境決定了必須要打高句麗,而打高句麗就要修運河。只能說不那麼勞民傷財而已。

    第四,說隋朝是被起義軍打趴下的,其實不如說他是被自己內部人幹趴下的,比如李淵造反,比如宇文化及造反,比如楊玄感造反。如果楊勇繼位不能好好處理的話,隋朝的國祚還是很玄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教寶寶認識人和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