餑餑是滿族平時和節日的主要食品。餑餑是用粘米 做成的。有豆麵餑餑、蘇葉餑餑和粘糕餑餑等。豆麵餑 餑是用大黃米、小黃米磨成細面,再加進豆麵蒸制而成 。這種餑餑顏色金黃,有粘性,味香可口。蘇葉餑餑是 用粘高粱面和小豆的豆泥混合拌勻,外面用蘇葉包起來 蒸熟的,有一種蘇葉的特殊香氣,別具風味。粘糕餑餑 是用大黃米浸泡之後磨成面,在黃米麵中間包上一些豆 泥蒸熟後則成。這種餑餑用油煎著吃,或蘸著糖吃都行 ,既香又甜。 滿族的餑餑很耐餓,攜帶方便,風味獨具,至到今 天仍是頗為風行的食品。 蒙族、回族、漢族等多民族居住區,特別是滿、蒙等少數民族和當地百姓都喜歡吃餑餑。在承德最受歡迎的是油酥餑餑、混糖鍋餅、叉子火燒、絲糕等被當地人譽為滿族餑餑四絕。 滿族人習慣把許多面制食品稱為“餑餑”。製作方法分為蒸、烙、烤、煮等。據清代姚元之《竹葉亭雜記》記載:“餑餑,古之鏵鑼也”。又據《升庵外集》:“北人呼為波波,南人呼為鏌鏌。今京中書為餑餑,有硬麵餑餑、發麵餑餑......”。 承德滿族人吃餑餑已有300多年曆史。清朝康熙皇帝、乾隆皇帝等每年來避暑山莊消夏,主食幾乎都要吃餑餑。據乾隆44年(公元1779年)和嘉慶25年(公元1820年)《駕幸熱河哨鹿節次照常膳底檔》記載:“乾隆和嘉慶就餐用過“匙子餑餑、”、“油酥餑餑”、“蘆花餑餑”、“奶油餑餑”、“澄沙餑餑”、“白麵絲糕”等不下20多個品種。 乾隆末年,一些御廚離宮休致到承德街定居,有的就在本市開設飯館和點心鋪,專以製作餑餑為生。到清末民國年間,承德街專營餑餑店鋪已有幾十家,業主大部分為御廚的徒弟和滿族和回族兄弟。較有名氣的有王家名盛館、二道牌樓陳記燒餅鋪、楊家澄沙包、張三把大鍋餅、滿把燒麥、馬家燒麥館等。承德藝人張登順的“混糖鍋餅”遠近馳名。解放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承德地方風味小吃和滿族餑餑越來越受當地百姓和旅遊者的青睞。市內各飯店酒樓都有經營,並且已形成了五條衚衕、陝西營、大、小佟溝、南園路、北興隆街、石洞子溝等食品一條街。經營滿族餑餑四絕的小吃攤點遍佈各條街巷,深受群眾歡迎。
餑餑是滿族平時和節日的主要食品。餑餑是用粘米 做成的。有豆麵餑餑、蘇葉餑餑和粘糕餑餑等。豆麵餑 餑是用大黃米、小黃米磨成細面,再加進豆麵蒸制而成 。這種餑餑顏色金黃,有粘性,味香可口。蘇葉餑餑是 用粘高粱面和小豆的豆泥混合拌勻,外面用蘇葉包起來 蒸熟的,有一種蘇葉的特殊香氣,別具風味。粘糕餑餑 是用大黃米浸泡之後磨成面,在黃米麵中間包上一些豆 泥蒸熟後則成。這種餑餑用油煎著吃,或蘸著糖吃都行 ,既香又甜。 滿族的餑餑很耐餓,攜帶方便,風味獨具,至到今 天仍是頗為風行的食品。 蒙族、回族、漢族等多民族居住區,特別是滿、蒙等少數民族和當地百姓都喜歡吃餑餑。在承德最受歡迎的是油酥餑餑、混糖鍋餅、叉子火燒、絲糕等被當地人譽為滿族餑餑四絕。 滿族人習慣把許多面制食品稱為“餑餑”。製作方法分為蒸、烙、烤、煮等。據清代姚元之《竹葉亭雜記》記載:“餑餑,古之鏵鑼也”。又據《升庵外集》:“北人呼為波波,南人呼為鏌鏌。今京中書為餑餑,有硬麵餑餑、發麵餑餑......”。 承德滿族人吃餑餑已有300多年曆史。清朝康熙皇帝、乾隆皇帝等每年來避暑山莊消夏,主食幾乎都要吃餑餑。據乾隆44年(公元1779年)和嘉慶25年(公元1820年)《駕幸熱河哨鹿節次照常膳底檔》記載:“乾隆和嘉慶就餐用過“匙子餑餑、”、“油酥餑餑”、“蘆花餑餑”、“奶油餑餑”、“澄沙餑餑”、“白麵絲糕”等不下20多個品種。 乾隆末年,一些御廚離宮休致到承德街定居,有的就在本市開設飯館和點心鋪,專以製作餑餑為生。到清末民國年間,承德街專營餑餑店鋪已有幾十家,業主大部分為御廚的徒弟和滿族和回族兄弟。較有名氣的有王家名盛館、二道牌樓陳記燒餅鋪、楊家澄沙包、張三把大鍋餅、滿把燒麥、馬家燒麥館等。承德藝人張登順的“混糖鍋餅”遠近馳名。解放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承德地方風味小吃和滿族餑餑越來越受當地百姓和旅遊者的青睞。市內各飯店酒樓都有經營,並且已形成了五條衚衕、陝西營、大、小佟溝、南園路、北興隆街、石洞子溝等食品一條街。經營滿族餑餑四絕的小吃攤點遍佈各條街巷,深受群眾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