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洲曲》是南朝樂府民歌中藝術性最高的一首抒情長詩,詩中講述了一位南方少女的相思之情,無論現實還是夢中,她都思慕著她的戀人,從春到秋,搖曳無窮。
1. 誰解曲中意
"憶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故事就開始於女子的追憶,"憶梅"可見此時正是初春,又是梅落西洲的時節,她想起二人相戀也是在這個季節,便去往西洲(或許是二人的定情之地),折了一枝梅花寄給心上人。"單衫杏子紅,雙鬢鴉雛色",此句寫女子形貌,她身著杏紅的單衫,烏黑的雙鬢如雛鴉的羽毛。雖只是對她衣著髮色的描寫,但也可以想象出女子姣好的面容。
"西洲在何處?兩槳橋頭渡。日暮伯勞飛,風吹烏桕樹",此句似白話般的自問自答,勾勒出了一幅仲夏時節臨水玉樹的西洲景象,你若要問西洲在哪裡,只需泛舟划槳過橋頭,無需多時便可到達。伯勞鳥飛在夕陽西下時,晚風吹動著烏桕樹的枝椏。"樹下即門前,門中露翠鈿。開門郎不至,出門採紅蓮",此句點出女子的住所,描繪了一幅含羞藏於門後的女子畫像。烏桕樹下就是女子的住所,門微微開啟,隱隱約約能看到頭戴翠鈿的女子在門後張望,她推開門,卻沒有看到自己的心上人,索性出了門去塘中採摘紅蓮。
"採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低頭弄蓮子,蓮子青如水。置蓮懷袖中,蓮心徹底紅",這三句詳寫女子採蓮的畫面,而且點出此時已是初秋,時光流轉,戀人仍然未能歸來。她在鋪滿蓮葉、蓮花高過人頭的南塘度過了這個秋天,低頭撥弄摘下的蓮子,它如同南塘的水一般青綠,她將蓮花放在自己的懷中袖中,那蓮心在衣衫的溫度下變得通紅。"憶郎郎不至,仰首望飛鴻。鴻飛滿西洲,望郎上青樓",這兩句直接地描繪了女子對心上人的思念愈發濃厚,她的相思之情再也不可遏制而自發的種種舉動。她期盼著她的戀人歸來,已盼過了春、夏、秋三個季節,而她的戀人還是杳無音訊,她只好抬頭寄託著天邊的鴻雁,看它們是否能帶來心上人的訊息,漫天的鴻雁飛來飛去,她滿懷期盼地登上了高樓。
"樓高望不見,盡日欄杆頭。欄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這兩句仍是寫女子思念之情的濃烈。儘管樓再高,她也望不到自己的心上人,只能整日在這高樓上無盡地徘徊,或是垂下手倚著欄杆望著遠方。這彎彎曲曲的欄杆共有十二根,每一根都滲透著她的相思之意。"捲簾天自高,海水搖空綠。海水夢悠悠,君愁我亦愁。南風知我意,吹夢到西洲。"最後這三句既寫景又抒情,綿綿無期的相思仿似海水與夢境,無窮無盡。她捲起窗前的簾子,望著天邊,遠處的海水共著天色盪漾成青綠色,海天無邊無際,她的夢境也似這海水渺渺悠悠,她相信她的戀人也如自己思念他一般,在遠方想念著自己,她對著迎面吹來的南風,期盼它能知曉自己的心意,將心上人帶來自己的夢境中,與自己在西洲重逢。
2. 唯有相思最溫柔
自古以來,說不盡、道不完的,唯有相思二字,情之一物,不知從何而起,恍然間,已至入骨之深。人生在世,猶如蜉蝣於天地,而縱使物是人非,只此相思之意仍舊綿綿不絕。
古往今來,寫相思之意的詩作眾多,而《西洲曲》這一樂府民歌卻始終有自己的一席之地。誠然這更為細膩的筆法或許經過了文人的潤色,不是純粹為勞動人民所作,但文中並無一處晦澀,用筆質樸而又清雅,情感濃烈真摯而不煽情,正是這純粹的情感才能引發千載而來的共鳴。
時過境遷,《西洲曲》已有上千年的歷史,人世已滄海桑田了一輪又一輪,詩中的主人公也早已是一抔白骨,而每當我們重讀起此詩,讀到詩中的纏綿悱惻、迴環婉轉,詩中的人物還仿似存在著,在那無數次魂牽夢縈的西洲等待著重聚的一天,好像時光變遷與此無關,他們自有自己的桃源,無所謂曲外人去人散。
或許這便是文字的力量,多少人只是平凡地度過一生,卻能在文字間歷久彌新。我們不必去探究故事的最終少女的心上人有沒有回來,只需感受這千載如一的相思之苦,並不隨時代發展而有所不同,隔著時間長河,遙遙相望,觸動一絲共鳴,那麼縱使飽嘗風霜,也不會孤獨。
《西洲曲》是南朝樂府民歌中藝術性最高的一首抒情長詩,詩中講述了一位南方少女的相思之情,無論現實還是夢中,她都思慕著她的戀人,從春到秋,搖曳無窮。
1. 誰解曲中意
"憶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故事就開始於女子的追憶,"憶梅"可見此時正是初春,又是梅落西洲的時節,她想起二人相戀也是在這個季節,便去往西洲(或許是二人的定情之地),折了一枝梅花寄給心上人。"單衫杏子紅,雙鬢鴉雛色",此句寫女子形貌,她身著杏紅的單衫,烏黑的雙鬢如雛鴉的羽毛。雖只是對她衣著髮色的描寫,但也可以想象出女子姣好的面容。
"西洲在何處?兩槳橋頭渡。日暮伯勞飛,風吹烏桕樹",此句似白話般的自問自答,勾勒出了一幅仲夏時節臨水玉樹的西洲景象,你若要問西洲在哪裡,只需泛舟划槳過橋頭,無需多時便可到達。伯勞鳥飛在夕陽西下時,晚風吹動著烏桕樹的枝椏。"樹下即門前,門中露翠鈿。開門郎不至,出門採紅蓮",此句點出女子的住所,描繪了一幅含羞藏於門後的女子畫像。烏桕樹下就是女子的住所,門微微開啟,隱隱約約能看到頭戴翠鈿的女子在門後張望,她推開門,卻沒有看到自己的心上人,索性出了門去塘中採摘紅蓮。
"採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低頭弄蓮子,蓮子青如水。置蓮懷袖中,蓮心徹底紅",這三句詳寫女子採蓮的畫面,而且點出此時已是初秋,時光流轉,戀人仍然未能歸來。她在鋪滿蓮葉、蓮花高過人頭的南塘度過了這個秋天,低頭撥弄摘下的蓮子,它如同南塘的水一般青綠,她將蓮花放在自己的懷中袖中,那蓮心在衣衫的溫度下變得通紅。"憶郎郎不至,仰首望飛鴻。鴻飛滿西洲,望郎上青樓",這兩句直接地描繪了女子對心上人的思念愈發濃厚,她的相思之情再也不可遏制而自發的種種舉動。她期盼著她的戀人歸來,已盼過了春、夏、秋三個季節,而她的戀人還是杳無音訊,她只好抬頭寄託著天邊的鴻雁,看它們是否能帶來心上人的訊息,漫天的鴻雁飛來飛去,她滿懷期盼地登上了高樓。
"樓高望不見,盡日欄杆頭。欄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這兩句仍是寫女子思念之情的濃烈。儘管樓再高,她也望不到自己的心上人,只能整日在這高樓上無盡地徘徊,或是垂下手倚著欄杆望著遠方。這彎彎曲曲的欄杆共有十二根,每一根都滲透著她的相思之意。"捲簾天自高,海水搖空綠。海水夢悠悠,君愁我亦愁。南風知我意,吹夢到西洲。"最後這三句既寫景又抒情,綿綿無期的相思仿似海水與夢境,無窮無盡。她捲起窗前的簾子,望著天邊,遠處的海水共著天色盪漾成青綠色,海天無邊無際,她的夢境也似這海水渺渺悠悠,她相信她的戀人也如自己思念他一般,在遠方想念著自己,她對著迎面吹來的南風,期盼它能知曉自己的心意,將心上人帶來自己的夢境中,與自己在西洲重逢。
2. 唯有相思最溫柔
自古以來,說不盡、道不完的,唯有相思二字,情之一物,不知從何而起,恍然間,已至入骨之深。人生在世,猶如蜉蝣於天地,而縱使物是人非,只此相思之意仍舊綿綿不絕。
古往今來,寫相思之意的詩作眾多,而《西洲曲》這一樂府民歌卻始終有自己的一席之地。誠然這更為細膩的筆法或許經過了文人的潤色,不是純粹為勞動人民所作,但文中並無一處晦澀,用筆質樸而又清雅,情感濃烈真摯而不煽情,正是這純粹的情感才能引發千載而來的共鳴。
時過境遷,《西洲曲》已有上千年的歷史,人世已滄海桑田了一輪又一輪,詩中的主人公也早已是一抔白骨,而每當我們重讀起此詩,讀到詩中的纏綿悱惻、迴環婉轉,詩中的人物還仿似存在著,在那無數次魂牽夢縈的西洲等待著重聚的一天,好像時光變遷與此無關,他們自有自己的桃源,無所謂曲外人去人散。
或許這便是文字的力量,多少人只是平凡地度過一生,卻能在文字間歷久彌新。我們不必去探究故事的最終少女的心上人有沒有回來,只需感受這千載如一的相思之苦,並不隨時代發展而有所不同,隔著時間長河,遙遙相望,觸動一絲共鳴,那麼縱使飽嘗風霜,也不會孤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