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兔子李談天下

    丁寶楨是貴州畢節人,咸豐三年(1853年)中進士入翰林院。一路升遷至山東巡撫。官聲很好,百姓愛戴,而且在平定太平軍捻軍的戰爭中立有大功,被加封“太子少保”銜,所以又被成為丁宮保。

    同治八年(1869年)慈禧太后寵愛的大太監安得海,在慈禧太后默許的情況下,違反太監不可出京的祖制,以“去南方定製龍袍”為藉口,私自出京,企圖去江南遊玩並搜刮勒索。八月二日,安德海至泰安境內,丁寶楨派人將其逮捕,隨後押往濟南。隨即上奏,指出安得海違制,當時的同治皇帝早就對安得海不滿已久,乘慈禧太后不備,立刻召見恭親王和軍機大臣,下旨殺了安得海。八月七日,丁寶楨誅安德海于山東濟南。

    同治皇帝和大臣都以為慈禧太后會震怒,並遷怒於丁寶楨,結果出人意料的是慈禧太后反而讚揚了丁寶禎。並說安得海是罪有應得。

    安得海明明是在慈禧太后縱容的情況下出京的,現在慈禧太后不認賬,主要原因是當時慈禧太后還不是一手遮天,朝中同治皇帝就不服她管制,還有慈安太后掣肘。朝廷裡掌軍機大臣領班的恭親王和主要軍機文祥等都是名臣,有風骨。而且安得海確實罪有應得,丁寶楨就此躲過一劫,慈禧太后也就順水推舟。

    丁寶楨這一寶押得準,殺安得海使他名聲大震,堪稱一躍而為天下第一直臣,隨後一帆風順的升官,光緒二年(1876年),丁寶楨受光緒皇帝接見,被授頭品頂戴、太子少保,兼兵部尚書、都察院右都御史銜,代替吳棠署理四川總督一職。光緒十二年(1886年),丁寶楨在四川總督任上去世,享年66歲。

    《清史稿》:寶楨政尚威猛 。至今言吏治者,常與沈葆楨並稱,尤勵清操。

  • 2 # 老威觀史

    關於丁寶楨殺掉慈禧寵信的大太監安德海,也是清末時期的一個非常有意思的事情了。事情發生的時間是1869年,當時的丁寶楨是山東巡撫,而安德海則是兩宮太后之一慈禧身邊的大紅人,對於這樣一位受到太后寵信的太監,到了地方來說,一般地方官無不會爭相巴結,都希望他能在太后面前多為自己美言幾句,日後也好為自己的升官發財鋪平道路。

    安德海被抓經過

    清朝當時有“宦官不得私自出宮”的祖制,為什麼安德海還要出宮到處巡玩呢?其實道理很簡單,他就是藉著慈禧太后對自己的寵信出來撈好處的。他自然知道自己每到一個地方,地方官都會上來巴結他,然後乘機要點好處,誰又能不給呢?給了好處的,只要有條件,他在慈禧面前多說那麼幾句好話,說不準這個人就升官了。不給好處的,雖然表面上不會有什麼後果,但是那天他只要在慈禧面前不經意間說幾句不好聽的,搞不好也會人頭落地。在官本位的清朝,官員們都深諳此道,於是安德海的巡玩之旅,就成了一場撈錢之旅了,一路遊玩一路撈,也是不亦樂乎了。

    安德海成為了慈禧的棄子

    這個時候,安德海能不能活就看慈禧的了,可是慈禧卻一反常態,最終同意了誅殺安德海的決定。那麼作為自己寵信的太監,慈禧為什麼不保他了呢?其實只要慈禧竭力保安德海,安德海還是能活下來的,所以原因只有一個,安德海此時成了慈禧的棄子,換句話說,其實安德海已經失去了慈禧的寵信了。

    安德海的情況上報到清廷後,整個清廷的意見幾乎出奇的一致,同治皇帝和慈安太后力主殺了安德海,朝中大臣也大多認為應當殺了安德海,在這樣的情況下慈禧要力保安德海實際上難度非常大。

    慈禧是一個政治家,不是一個意氣用事的人,她知道審時度勢,知道什麼時候該做什麼,什麼時候不該做什麼。其實我認為在安德海出宮之前,他就已經失去了慈禧的寵信了,進一步說,其實慈禧是想除掉安德海了。

    這還要從安德海出宮之前說起,安德海在出宮之前就已經恃寵而驕了,即便是小皇帝、恭親王奕訢等朝中重臣也不放在眼裡。這裡安德海就犯了很大的問題了,得罪了小皇帝,這就意味著慈禧要保他的話就會跟皇帝鬧翻,如今慈禧只是代小皇帝垂簾聽政,將來還是要還政於小皇帝的,所以小皇帝重要還是安德海重要呢?恭親王奕訢,在她與八大鐵帽子王爭權的時候就堅定地站在了她這一邊,幫助她除掉了八大鐵帽子王,之後朝政的很多地方都要仰仗奕訢,慈禧會為了安德海去得罪奕訢?還有其他的朝中大臣,得罪一個兩個或許還會保一下,基本都得罪了,那還能保的了麼?

    也就是說,安德海得罪的人太多,反對暗的安德海的勢力太大了。

    當然,安德海還經常挑撥慈禧與同治之間的關係,搞的同治經常被慈禧訓斥,從這點來說同治也非常痛恨安德海。只能說安德海太目中無人了,搞的滿朝上下都得罪了,以至於除了事也沒人幫他說話。

    所以面對這樣的局面,作為政治家的慈禧會怎麼做呢?當然是丟車保帥了,如果她力挺安德海非要保住安德海的話,就意味著在整個朝中她就等於是得罪了幾乎所有的人,那慈禧以後還能混麼?肯定就混不下去了。

    實際上慈禧要感謝丁寶楨

    於是誅殺安德海的旨意很快就下達到了丁寶楨那裡,丁寶楨便將安德海就地殺了。那麼丁寶楨殺了慈禧最為寵信的大太監,這部得罪了慈禧嗎?其實不然,實際上丁寶楨殺了安德海,是幫了慈禧的忙,慈禧並不會因為這件事情報復他。

    實際情況是,丁寶楨之後每遇到過慈禧的報復,官運一直都不錯,還當過四川總督,死後追封為太子太保。

  • 3 # 史海小白丁

    丁寶楨殺了安德海後,但並沒有因此招來殺身之禍,反而在7年後升任四川總督。

    丁寶楨此人,有兩件事讓他在中國民間很出名,一是他智殺了慈禧身邊的大太監安德海,二是他發明了一道備受歡迎的家常菜“宮保雞丁”。他勇於擔當、清廉剛正,一生致力於報國愛民。丁寶楨是貴州平遠人,33歲時考中進士,但因母親去世返鄉丁憂,丁憂期滿時恰逢家鄉苗民教匪叛亂,叛軍蜂擁而起,他因募兵鎮壓貴州苗民叛亂而名聲鵲起,同治二年升任山東按察使。同治三年升任山東布政使,同治五年出任山東巡撫。

    再說安德海此人,先後侍奉咸豐帝和慈禧太后多年,咸豐帝死後成為慈禧太后心腹,頗受寵信。朝臣想要見慈禧或者想私下打聽點宮中的事兒,都會找到安德海,很多大臣利用各種機會勾結安德海,並且對他畢恭畢敬。使得安德海越發的囂張跋扈,依仗太后寵愛日漸猖狂起來。時間一長,安德海以權謀私,就連經常人宮的恭親王奕訢也曾受過他的算計。一次奕訢對眾臣說道:“我要是不殺了安德海這條狗,就對不起祖宗,對不起朝廷綱紀!”。

    年幼的同治小皇帝對安德海和母親這種曖昧不清的事情有所記恨,表示要“殺狗賊小安子!”同治八年,宦官安德海違反祖制、擅出宮禁,在未攜帶任何公文的情況下出宮遊玩並藉機斂財。丁寶楨早就對安德海的仗勢驕橫非常憤慨,同時同治帝也利用此次機會給丁寶楨等人下令誅殺安德海。安德海到泰安境內時,丁寶楨派騎兵將其逮捕,隨後押往濟南,並立即密奏朝廷,痛斥安德海種種不法行徑,同治立即命令:無庸審訊,即行就地正法。不準任其狡飾。丁寶楨於是誅安德海于山東濟南。

    誅殺安德海後,朝中大臣紛紛讚揚丁寶楨,使得慈禧對丁寶楨也無可奈何。為了彰顯自己英明,她連發兩道聖諭,說:“我家法森嚴,有犯必懲,安德海膽大妄為,有負皇恩,種種不法,實罪有應得!”因此丁寶楨因此事並未受懲處。

    光緒二年,丁寶楨受到光緒接見,被授頭品頂戴、太子少保,兼兵部尚書、都察院右都御史銜,署理四川總督,丁寶楨在川為官10年1886年,丁寶楨在四川總督任上去世,享年66歲,諡號“文誠”。

  • 4 # 路之意

    大太監安德海是什麼人?

    宦官安德海八歲進宮,侍奉咸豐帝和慈禧太后多年,因為獻計奪掉奕訢議政王職務,立了大功,成為慈禧太后的兩大親信太監之一(李蓮英和安德海)。

    眾所周知,慈禧是晚晴時清政府實際上的統治者,她施政向來帶有強烈的個人主義,且獨斷獨行,眼裡容不得半點沙子那種。因此,安德海藉著她的威風,沒少做壞事,他不得罪那些大人物,偏挑沒背景的人,雖然惹得民間怨聲載道,卻也沒有大人物去找他麻煩。

    所以,時間久了,這人的野心也就越來越大。安德海的囂張,讓他忽視了大清朝還是有那麼一些有良知的大臣在,他正栽在這件事情上。

    丁寶楨殺了大太監安德海經過

    1869年,安德海無視宮中規矩,決心外出遊玩。《清史稿·丁寶楨傳》:八年秋,乘樓船緣運河南下,旗繒殊異,稱有密遣。安德海只是六品藍翎太監,他無朝廷的“傳牌勘合”(身份憑證),便冒用欽差大臣的名義,在山東德州一帶收受賄賂,還要公款開銷。因為費用過大,沿途的官府見他沒有相關證件,便不敢輕易拍板買單,因為這錢不是朝廷出,而是地方百姓平攤,所以德州知州趙新便稟告了山東巡撫丁寶楨。

    這位山東巡撫丁寶楨是個很不錯的官,他知道這件事如果上報朝廷,肯定沒有後文,雖然他佔著理,奈何慈禧就是不講理的那種。

    於是,丁寶楨想了個法子,他用密摺制度上了一道摺子給朝廷,上面寫道:

    一、清朝二百餘年不準宦官與外人交接,“亦未有差派太監赴各省之事況”;

    二、龍袍系御用之衣,自有織造謹制,不用太監遠涉糜費,且皇太后、皇上崇尚節儉,斷不須太監出外採辦,即使實有其事,亦必有明降諭旨並部文傳知;

    三、太監往返照例應有傳牌勘合,絕不能聽其任意遊興,漫無稽考;

    四、龍鳳旗幟系御用禁物,若果系內廷供使的太監,自知禮法,何敢違制妄用;

    丁寶楨的手段很高超,安德海的罪名慈禧是脫不了干係的,他在斷案時,卻將這件事功勞歸功於皇太后和皇上,顯得慈禧才是大義滅親的那一個人。

    慈禧眼見事情已經沒有回緩的餘地,為了拉攏一個有能力的實權巡撫,索性犧牲了這個必死的宦官,並且殺死了一干違反祖制的安德海親信,表示自己是站在大義一邊,好好撈了一把名聲。慈禧也從指使者變成了國家法制的守護神,並因此獲得了朝野內外一致好評:認為她“德音煥然,中外頷服。”

    這件事辦好後,因為他確實對朝廷很重要,而且佔著安德海違背祖制的理,慈禧也沒法為了死去的人刁難他,此事,也就這樣順理成章了結。

    中國有句古話叫做“打狗也要看主人”

    而慈禧太后這個女人歷來都是瑕疵必報型別的,她說的最著名的一句話就是“說讓我一時不痛快,我就讓他一輩子不痛快”,足見其狠毒。光緒皇帝讓她不痛快,被慈禧關了10年,臨死還要先毒死他,可見其用心歹毒。而且這個安德海可不是一般的太監,據說淨身的時候沒處理乾淨,還跟慈禧生了孩子,幾乎日日在一起。

    這個生孩子雖然不一定是真的,但是足可以看出,這個安德海對於慈禧來說有多麼的重要。而山東巡撫丁寶楨,在太歲頭上動土,太不給面子了。

    那麼事後慈禧是怎麼處置這位丁寶楨的呢。

    說句實話,剛開始慈禧太后肯定很生氣,想殺丁寶楨,但是當時殺安德海的決定是慈安太后下達的,自己也不能違背。

    因此,慈禧太后當時表面上不但沒有動怒,而且還說丁寶楨殺得好,這安德海也太不像話了。而後來慈安太后突然暴亡,慈禧獨掌朝政,但是她並沒有對丁寶楨下手。

    而讓丁寶楨一直做山東巡撫,這一干就是就是7年。丁寶楨為人剛正不阿,而且清廉得很,在山東做出了很多政績,人人稱頌,因此,慈禧太后也沒有抓住什麼把柄將其處置。

    在7年後,因為政績突出,丁寶楨還升了官,做了四川總督。當時光緒皇帝還親自接見了丁寶楨,對其很欣賞,

    慈禧太后令人意外的還給丁寶楨賜了寫了四個字“國之寶禎”,對丁寶楨大加讚賞。這一舉動,朝野譁然,誰也沒有想到慈禧太后這次竟然這麼大度,使得慈禧的威權和聲望更加大。

    而丁寶楨也深受感動,到了四川后,整頓吏治,懲治貪腐,盜賊,使得四川大治,夜不閉戶,道不拾遺,而且四川多年的財政赤字被扭轉。而且清正廉潔之名被百姓傳頌,成為四川歷任總督中最受愛戴的一位。

    在1886年,丁寶楨病死,享年66歲,慈禧太后再次大度的賜給美諡“文誠”,而且准許山東、四川、貴州等跟丁寶楨有關係的省、地為丁寶楨建忠良祠。

    總結:丁寶楨一生剛正不阿,清廉異常,死的時候竟然無錢辦喪事,還是其下屬和朋友湊錢送葬。出殯時幾萬人送行,成為清朝末年最可敬的大臣之一。而在這件事上,慈禧的做法大出意料,一反瑕疵必報的常態,大收人心,更加牢固的掌控朝局,獲得漢族大臣的擁戴,可謂是一個心機很深的女人。

  • 5 # 本草百曉生

    說來也奇怪,就在

    殺了大太監安德海的七年時間。慈禧不僅沒有懲罰丁,而且還升了他的官,調他到天府之國,當四川總督。

    丁寶楨(1820年-1886年)

    這又是為什麼?

    其實丁寶楨只是捉刀人,真正要殺安德海的,實際另有其人。這個幕後黑手,便是大名鼎鼎的恭親王——奕欣。

    說起恭親王奕欣,人們首先想到是他是慈禧的盟友,要不是在1861年奕欣站在慈禧這邊,不然哪有慈禧今天什麼事。

    前期慈禧倒懂得投桃報李,讓奕欣管理總理衙門,甚至成為議政王。不過恭王和慈禧的蜜月期僅有四年保鮮期。到1865年,奕欣受到編修蔡壽祺的彈劾,無非說他貪汙受賄,驕傲蠻橫。那時奕欣作為洋務運動的扛旗人,他大力支援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等人,在地方建廠,學習西方技術,派學生出洋留學,無不搞得紅紅火火。

    奕欣

    洋務派得勢,免不了受到朝中保守派的妒忌。他們以恭王與洋人走得太近為由,咒罵奕欣為“鬼子六”,處處藉機刁難洋務派,這次蔡壽祺的彈劾,正是保守派自導自演的惡作劇之一。

    作為當朝統治者慈禧,很願意看到朝中兩派不和,這叫權術,也叫“制橫”。另一方面,作為宗親,同時兼功臣奕欣位高權重,無疑會威脅到慈禧的地位。這次剛好借這麼一茬,慈禧以“目無君上”為由,免去奕欣議政王一職以及其他一切職務。

    後在大臣的求情下,奕欣雖然繼續管理總理各國事務衙門,但免去了議政王職務。

    作為報復,奕欣慫恿山東巡撫丁寶楨殺掉路過泰州的安德海,並將其屍體陳屍三天,無非向慈禧傳達一個資訊——我恭親王不好惹!

    這條資訊,慈禧看得真切。但作為政壇老手,慈禧並沒有急著報仇,她採取懷柔政策,一方面提拔丁寶楨的職位,讓奕欣等人麻痺大意;一方面則在暗中窺探時機。

    所謂功夫不負有心人,1881年慈安逝世,恭王失去宮中的一大靠山,三年後他就被慈禧以“委靡因循”為由,免去他的一切職務。

    此後,奕欣雖有復出,但都沒有太大的作為,直到1898年病逝。

  • 6 # 司馬路的歷史會客廳

    慈禧太后有句名言:“誰讓我一時不痛快,我就讓他一輩子不痛快”,可見其心胸狹隘,睚眥必報。但有一個人讓慈禧不痛快,最後卻安然無恙,甚至還得到慈禧褒獎。

    安德海當時的權勢,連王公大臣們受了他的氣後,還要拼命討好巴結他。同治八年,安德海以籌備同治皇帝大婚為由,到江南採辦大婚用品。結果一行人前呼後擁,進入到山東境內,被山東巡撫丁寶楨下令逮捕,並於五日後以“違反祖制擅離皇城”誅殺。

    安德海是慈禧最信任的心腹,所謂“打狗還要看主人”,丁寶楨狠狠扇慈禧的耳光,慈禧自然勃然大怒,懷恨在心。但是她卻沒有對丁寶楨下手,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首先,安德海由於一向過於囂張撥扈,樹敵很多,也引起同治皇帝和慈安太后的不滿。當時的慈禧並不是一家獨大,權力也是受到很大的制衡。其次,清朝祖制明文規定太監級不過四品,不許擅自出皇城,違者殺無赦。安德海因此被殺,誰也挑不出一點毛病,慈禧私下准許安德海出京,反而是自己理虧。丁寶楨殺安德海,並不是全憑自己主張的,他事前就密摺上奏安德海種種不法情事,而慈禧也因為過於獨斷專行,引起奕訢和慈安不滿,正想要給她點顏色看看。所以真正誅殺安德海的命令是慈安太后通過軍機處下達給丁寶楨的。

  • 7 # 陸棄

    母子連心。得罪慈禧的兒子同治的安德海早命不久矣。

    安德海原本只是咸豐身邊一個小太監,因為聰明伶俐得到咸豐和慈溪的喜愛。在辛酉政變中,安德海充當慈溪和恭親王奕訢之間祕密聯絡人,為慈禧剷除以肅順為首的八位顧命大臣立下大功,被晉升為總管大太監。後又幫助慈禧祕密聯絡外臣,革除了奕訢手中的權力,使慈禧真正了掌握了朝政大權。

    安德海經過了這兩件事事情成為慈禧身邊的大紅人,連慈禧親生兒子小皇帝同治都不太尊敬。經常在慈禧面前說小皇帝的壞話,同治對他非常怨恨。而安德海仍然我行我素胡作非為,要知道母子連心,得罪皇帝的安德海離死期不太遠。在1869年為預備小皇帝的婚禮,請求慈禧派他出宮採購物資。慈溪應允之後,安德海帶著一大票隨從出京。

    安德海到了地方都有當地官員熱情招待,但在路過山東時被山東巡撫丁寶楨抓獲。丁寶楨以太監出宮有違大清祖訓,且官位不足四品沒有詔書上書軍機處,請求處置。而軍機處則迴應說立即處死,而當時國家的大權都掌握在慈溪手裡,與其說安德海死在丁寶楨手中,不如說慈禧借刀殺人。

  • 8 # 福垊

    丁寶楨殺了慈禧的心腹大太監安德海後,慈禧的報復簡直像報答——因為丁寶楨不僅沒被報復後來竟然後來還官運亨通,並受到慈禧的賜字恩賞。慈禧是氣傻了?還是喝高了?還是以德報怨的高尚情操呢?都不是!我們先來看看作死哥——安德海。

    安德海之死——作死的作。

    安德海聰明機敏顏值高,在辛酉政變時,他祕密聯絡,精心安排,使恭親王與兩宮密切合作,一舉挫敗贊襄政務八大臣(顧命八大臣)——載垣、端華、肅順、景壽、穆蔭、匡源、杜翰、焦佑瀛,使兩宮打破祖制實施垂簾聽政。故而,年輕的安德海封賞甚厚,深受慈禧喜愛,竟滋生驕狂的性情。而且他還協助兩宮(主要是慈禧)對恭親王的打壓,六爺(恭親王)一下子失去了議政王和相關差事。心寒的鬼子六(六爺)再也不六了,然後兩宮讓奕訢(鬼子六)任軍機大臣。慈禧對兒子同治皇帝有點很鐵不成,小皇帝經常挨吵,安德海也時常勸說小皇帝理解媽媽的苦心。慈禧越發喜歡安德海,不僅准許他娶了19歲的戲神(花旦)馬賽花(不是馬賽克哦),而且還賞銀千兩及綢緞百匹。

    圖為丁寶楨

    此刻安德海得罪了皇帝、恭親王以及慈安太后(看不慣他的小人得志樣)。1869年,安德海央求著慈禧要下江南,以給皇帝做龍袍和採購婚禮(皇帝大婚)用品為由。幾經請求,反覆保證後,慈禧才同意安德海出宮。這安德海一出宮就瘋了,一路康熙、乾隆下江南的陣勢,帶著大小太監宮女還有妻子,浩浩蕩蕩出發了。一路上以欽差大臣的身份,耀武揚威、招權納賄、敲詐勒索,到山東後被巡撫丁寶楨請示慈安太后後就把安德海砍了。原因是祖制不許太監出宮,而安德海不僅出宮,反而還以欽差名義胡作非為,他也根本沒有欽差的手續。

    慈禧為什麼不救安德海?

    1869年八月二日,抓獲安德海,當即審訊,並上報軍機處及太后。八月六日,軍機處密諭下到濟南。八月七日安德海伏法。只用五天,就把不可一世的安德海給宰了。安德海臨死前可能會想,同樣是違反祖制,為什麼兩宮能垂簾,自己不能下江南呢?跟太后比?誰叫你是個不男不女的臭太監呢?

    可慈禧不報復丁寶楨也就算了,為什麼還要報答丁寶楨?

    殺死自己的心腹太監,慈禧自然非常生氣。慈禧惹不起皇帝、慈安、恭親王的鏘鏘三人行,還惹不起一個小小的巡撫嗎?當然不是!還為什麼不報復丁寶楨?主要是丁寶楨是個幹吏好官,深孚民望,受朝野一致好評。孤立的慈禧此時,需要幫手,需要丟卒保帥 ,需要以德報怨的高尚情操。丁寶楨自然安然無事,而且丁寶楨在殺安德海之後,工作上更無可挑剔了。可那也不至於報答丁寶楨啊?

    要知道後來皇帝駕崩了、慈安駕崩了、恭親王徹底靠邊站了,而慈禧此時可是權傾天下,就連新皇帝也是“兒皇帝”(其實是侄皇帝、甥皇帝),這時說丁寶楨的事豈不是更易如反掌。他再是幹吏好官,慈禧還不是隨時隨地給他來個莫須有的罪名啊!可為什麼不但不報復還要報答呢?

    有種說法是:民間傳言慈禧跟安德海有一腿還是假太監。雖然慈禧讓安德海結婚以證清白,但丁寶楨直接讓安德海裸體曝屍,堵住悠悠眾口。而且清朝末年,局勢動盪,像丁寶楨這樣又能幹還忠心的好官,自然是慈禧拉攏的物件。給人感覺慈禧能對“仇人”以怨報德,唯才是舉,更何況他人呢?自然大家就對慈禧更加忠心了,而慈禧權力也就更穩固了。而丁寶楨因為“對不起”慈禧,工作只能更賣力,並受到慈禧的重用和褒獎,親自手書——國之寶楨。由此足見慈禧手段和心胸,頗有劉邦封雍齒的風範。

  • 9 # 毛筍56561098

    毛筍應邀答題:

    安德海。(?一1869)清末宦官,直隸南皮人。自宮為宦,人稱小安子。同治初,受慈禧太后寵幸,幹予國政。同治帝,恭親王及一些正直大臣鄙視之,在宮內,挑撥慈禧太后和同治帝、恭親王關係,擾亂朝政。1869年,得太后默許,私自出京(太監私自出京必誅)往南方採辦同治帝大婚龍袍及其它物件,乘船緣運訶南下,一路張揚跋扈,旗上畫三足烏,妨效王母娘娘,一路打秋風,招權納賄。在山東德州,被山東巡撫丁寶禎以"宦豎私出,非制,且大臣末聞有命,必詐無疑"為由拘捕。此時,太后有恙,同治帝和恭親王密令丁寶禎驗明正身,立斬。並裸體暴屍三日。

    傳說安德海是假太監,與慈禧太后有染,丁寶禎為了替慈禧正名,故將安裸暴三日,證明安德海是真太監。

    就憑這一點,慈禧不但不降罪於丁寶禎,還擢升他為四川總督。

    丁寶禎是一位清官,在四川任內,一到年底將一隻貼上"總督府"封條的空箱孑託下人去典當,朝奉一看封條,立即給銀子。節後,丁寶禎再將空箱孑續回。

  • 10 # 嘉佳小博士

    殺安德海事件從來不是一個孤立的事件,而是一個有組織,有預謀的事件。安德海當年可是慈禧眼前的紅人,那是各位大臣正想巴結的物件呀。看看後來的李蓮英,還有小德張的排場,就能知道能夠成為慈禧的眼前的當紅太監那是多麼厲害的一個人。普通人一般都是不敢動他們的。

    那麼丁大人是是如何有了雄心豹子膽,膽敢做出這麼出格的事情?

    出了這麼大的事情,慈禧竟然沒有做出報復行動。這又是為什麼呢?按道理處理一個丁的這個級別的巡撫不是很難的事情,但是她卻沒有做呢。那麼就說明,這個背後是一個很大組織在推動這件事情,而且幾乎慈禧沒有實實在在的藉口去打擊人家。

    首先,安德海違反規矩出宮,這本身就是死罪。這個很重要,這是他被殺的官方原因。也是一條無法辯駁的原因。之所以安德海能夠被殺的這麼快,那就是因為這條罪很重,重到可以直接殺頭而不用去走太多的司法程式。

    第二就是背後的勢利,那就是恭親王。恭親王可不是一般的王爺,能夠聯合慈禧打敗八大臣,還能搞得一手好洋務。手下自然有一些能幹的人唄。而且當時朝廷和地方都在做洋務,那麼恭親王的影響力自然也是不容小覷額。

    之前慈禧已經整過恭親王一次了,就是把他的議政王的頭銜去掉了,而且讓他很沒面子。所以他肯定想要報復呀。而這次安德海就是他的一次報復。丁殺安只是表面的現象,實質就是恭親王帶領了一批官員在集體向慈禧太后施加壓力,然後逼迫她就煩而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房子沒人住,汽車沒處停,孩子沒人生,老人沒人養,莊稼沒人種,以後會不會有這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