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航天兔
-
2 # 魂舞大漠
陸地有陸軍、火箭軍,空中有空軍,太空太空軍,海軍呢?海軍是航母當家,集制空制海反艦反潛掃雷防空和海上作戰指揮中心為一體,一個航母編隊開出去,正是海上作戰一體系,補給艦一艘,潛艇或二、三艘,驅逐艦或三、四艘,護衛艦四、五艘,前呼後湧,世界霸主稱雄的霸器,大國海軍維護國家利益的利器,霸主的霸器越造越多,大國利器有與沒有不一樣,成為致命重器。當航母發展百年後,如今是這樣的局面,狀若寶塔,小國的越來越小,大國的越來越先進,強國的越來越強,無不在潛心打造,尖端型航母越來越少,如美國新型“福特”級航母,裸艦的價格150億美元,一個編隊的艦隻從研製到達全壽命期,450億美元,相當於海軍大國一年的軍費,造價昂貴,使用成本巨大,嚴重製約了航母發展,不少國家從無到有,更有的國家從有到無,淡出了航母發展,就是示人潑天富貴的美國,也開始有意削減航母數量,如今債臺高築,咬牙支撐了幾年後,漸漸力不能支,疲態漸顯,讓人不勝唏噓。
印度的糾結。印度航母,史上一支奇葩,自從1961年引進本主英國一艘尊嚴級大力神號,因名“維克蘭特”,成為亞洲戰後第一個擁有航母的國家,深為自得,憑此一擊而勝眼饞肚飽的葡萄牙,果阿的勝利也使印度人從此踏上了航母發展之路。1971,三戰巴基斯坦,“維克蘭特”號再次出動,掩有支援封鎖之功,然而這艘1944年打造的航母也進入了暮年,印度未雨綢繆,1986年相中了老東家1985年退役的“半人馬座”級“競技神”號,改造兩年後,1987年入役印度海軍,稱為“維拉特”號,換裝20架“海鷂”戰鬥機,一時有了兩艘航母在役。只是十年以後,印度航母發展便來到了一個不明期,1997“維克蘭特”退役,“維拉特”同樣造於1944,經過兩次大修,在“海鷂”掉光了以後,堅持到2017才正式退役。當印度再次把目光轉向老東家的“無敵”級,英國開始板起了高傲的臉龐,不賣了。困急來個熱枕頭,2000年,俄羅斯願將一艘現役航母“戈爾什科夫海軍上將”號免費送給印度,只是改造和艦載機要在俄羅斯進行,這便是傳說中的“維克拉瑪蒂亞”號,在花了43億美元后,2014交付入役。2009年自造航母“維克蘭特”號,鋪下第一塊龍骨,中國專家估計2023年前難以服役,要在從設計到每一關鍵裝置,自己一樣不俱,一切全靠外來,慢極了。
英國的衰落。看到女王級,咱們的局座有評定,哪有設計雙艦島的呀,什麼玩意。語含諷意,一句正說出航母一個技術特徵,艦島儘量要小,以儘可能釋放飛行甲板空間,何況雙艦島的惡風不善,對艦載機起降也多有影響。看到這,我們不得不說,一葉落而知天下秋,發展出世上第一艘航母的英華人,如今居然這般模樣,航母設計不倫不類,艦載機亦多受制於人,正陷入裸奔的尷尬,這讓昔日的老英國府情何以堪。形勢總是比人強,一朝霸主碾作塵,多有秋風之悲。心有不甘,心有念念,把三艘“無敵”級盡付之土耳其拆解,絕不把技術機密輕易示人,印度要買不給,網上招標,中標者付了大價錢,宣佈流產,畢竟當過大國的,知道醋從哪酸,鹽從哪鹹,無關錢多錢少,自從掉下寶座,也不失很深的戰略設計,航母正其心思縝密處,國家再難也要造,給千般生計艱難,一造就是兩艘,無機可用成為一種大國象徵和宣示,此心不老,心比天要高,正式跨越四代打造五代機,以取F-35B而代之,只是時間的節點嘛,要在2035年以後,在此之前,女王的心哪,更與何人說?
-
3 # 霹靂火觀察
航母自出現以來,不斷的進行升級,而航母本身也從一開始的一艘默默無聞的船成為了毫無爭議的海上霸主,在二戰的太平洋海戰上,航母幾乎成了決定了整個戰局的武器,直至今日,航母仍然是大洋上的霸主,各國也對航母十分重視,美國擁有11個航母戰鬥群,這些航母戰鬥群是確保其地位的工具,這也能說明,美國這個最強國家對航母的重視,航母是海上最重要的武器,沒有之一!
地球上,有超過70%的地方是海洋,而要在海洋上作戰,必不可少的就是艦艇了,而現代海戰的原則就是以空制海,在飛機的面前,軍艦完全劣勢,不管防空多強大,飛機在機動性以及速度上有巨大優勢,你可以選擇進攻或者撤退,還能進行躲避,像軍艦那種塊頭,只能待在原地捱打,而飛機所裝備的機載導彈,射程一般都遠遠高於艦空導彈,戰機可以輕鬆在軍艦防空火力圈外就發射導彈擊沉軍艦,而飛機也需要補給,也需要降落,在大洋上可沒有地方給飛機降落以及補給,透過這些你就能明白為何航母如此重要了,航母是你在遠洋作戰中唯一能找到的機場,海戰中擁有航母,那麼就意味著擁有了以空制海的巨大優勢。
而航母上的預警機,也是它的一個優勢,普通艦船通常把雷達放到很高的地方,這是為了增強對低空以及海面目標的探測距離,但是艦船畢竟只有那麼高,而預警機可以將雷達高度輕鬆提到幾千米甚至一萬米以上,使得航母在戰場資訊掌控能力上有巨大優勢,而想要破解航母戰鬥群所帶來的劣勢,依靠沒有航母的水面艦艇是不行的,只能依託岸上反艦設施,或者是,自己也擁有航母,這也是為什麼各國對航母如此重視的原因。
回覆列表
很簡單,因為海洋佔地球總面積的71%,從十五世紀西班牙、葡萄牙等國透過海上貿易、殖民掠奪等手段興起後,就基本證明誰統治了海洋,誰就統治了世界。
所以無論是十五世紀的西班牙、葡萄牙,還是十八世紀的英國,甚至是二戰後的前蘇聯、美國都將海洋權益當做立國之本,大力發展海軍力量來維護自己的海洋權益。
而我們也在十八大後,明確將海洋權益劃入了我們未來發展的主要維護方向,而航母作為海戰中最有利、最高效的常規武器,自然成為了各國發展的關鍵。
為什麼現今網路上流傳著“無論世界各地突發什麼事件,美國總統第一個問的,總是我們最近的航母戰鬥群哪裡?”
就是因為“航母”這個最具“威懾力”、最高效的快速打擊平臺,在現今海戰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而航母作為集大型船舶製造業、先進航空工業、微電子工業等多種關鍵工業製造能力的集合,對一個國家的重工業製造能力要求極高,對其各部門、門類整合調配能力要求極嚴,自然也就成了各國綜合國力的主要象徵。
借用遼寧號孃家黑海造船廠廠長馬卡洛夫,關於完工“瓦良格號”的那句名言:“蘇聯、中央、軍事委員會、九個國防工業部、600個相關專業、8000家配套廠家、還需要一個偉大的國家才能完成它,可這個國家已經不在了”,就可以看出“航母”在一個國家中所佔的地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