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其說是省屈能伸,不如說是一次成功的表演,而且是韓信人生中第一次成功表演,鬧市的觀眾都被他的演技震懾了,以為他真是屠戶口中那種膽怯男人。
那一年,韓信還在故鄉蹉跎歲月,忍受著飢餓和貧窮,還有故鄉人的厭煩、白眼,甚至是侮辱。
某一日,韓信在街上走,一個年輕的屠戶攔住了他。屠戶早就看不慣韓信的一舉一動了。
屠戶跟韓信說,雖然你生得高大威猛,又整天揹著一把劍東晃西逛,但你其實你的內心非常膽怯。
這時,已經有人陸續過來圍觀了,大家都模模糊糊地預感到,一場大戲即將開始。
屠戶見圍過來的人越發多了起來,便越發得意起來,繼續挑釁:
「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
韓信選擇了胯下之辱。
對於韓信的選擇,你怎麼看?韓信是忍辱負重,還是膽小怯懦?是大智慧的表現,還是粉絲的無腦吹捧?
我覺得,我們不妨試著先把胯下之辱放一邊,看看韓信是如何先後擊敗陳餘、龍且和項羽的。
陳餘可不是一般人,年輕時便憑藉著橫溢的才華迎娶了富家女,而後又憑藉過人的智慧躲過秦政府的追捕,後來又憑藉出色的才能成為陳勝的謀臣,再後來又在鉅鹿之戰後獻計,逼迫大秦最後一個名將章邯倒戈投降。
陳餘曾在勸阻陳勝稱王時為陳勝提了個「據咸陽以令諸侯成帝業」的大戰略。如果陳勝採納陳餘的戰略,恐怕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平民皇帝就不會是劉邦了。
但這麼英雄人物,竟在井陘口,被韓信算計了。
信乃使萬人先行,出、背水陳。趙軍望見而大笑……於是信、張耳詳棄鼓旗,走水上軍。水上軍開入之,復疾戰。趙果空壁爭漢鼓旗,逐韓信、張耳。
韓信先擺出明顯違背兵法的陣勢,惹得趙軍大笑,讓趙軍誤以為他不懂軍事。接著,在兩軍交戰中,韓信又丟旗棄鼓,往水上跑,更是可笑,趙軍自然傾巢而出,要徹底把韓信斬殺於泜水邊。
很明顯,韓信就是在裝,就是讓陳餘看不透他,讓陳餘誤以為他不懂軍事,靠運氣戰勝魏豹和夏說,之後又讓陳餘誤會他怯懦,打不過就跑,還傻乎乎地往水邊跑。
陳餘中了韓信的計。背水一戰,直接瓦解了趙軍的心理,令趙軍潰逃,人與人相互踐踏,大敗,趙國當權派陳餘也被當場斬殺,趙王歇被俘。
龍且是楚營中非常重要的將領,早在項梁起事時,就是楚軍的骨幹將領,曾大破秦軍於東阿,就是那個產東阿阿膠的地方。
但這樣一名曾在山東擊敗秦軍的將領,竟在山東濰水邊,被韓信所率領的漢軍斬殺,龍且率領的二十萬軍隊全軍覆沒。
龍且曰:「吾平生知韓信為人,易與耳。……」遂戰,與信夾濰水陳。韓信……引軍半渡,擊龍且。詳不勝,還走。龍且果喜曰:「固知信怯也。」遂追信渡水。
簡直就是背水一戰的翻版,只是這一次,韓信沒把自己自己的後背給河水,而是面對河水跟龍且擺開陣勢。
同樣的,打到一半,韓信又假裝跑路,韓信就跑啊,龍且就追啊,韓信已經跑過河,龍且剛追到河中間,水從上游來,龍且被濰水淹沒,戰死。
看到了吧?相似的套路,熟悉的技術,就是讓對手認為他膽怯。
項羽的履歷,就不用我說了吧?非常光輝,非有尺寸之地,乘勢起隴畝之中,僅用三年時間,就帶領五路諸侯滅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已出,號為霸王。
但霸王項羽,最後也在劉邦的命令下,被韓信給予致命一擊,自刎烏江。
淮陰侯將三十萬自當之,孔將軍居左,費將軍居右,皇帝在後。絳侯、柴將軍在皇帝后。項羽之卒可十萬。淮陰先合,不利,卻。孔將軍、費將軍縱,楚兵不利,淮陰侯復乘之,大敗垓下。
簡直無話可說,韓信、孔將軍、費將軍、劉邦,四路人馬,已將項羽軍隊團團圍住,韓信還要使斬陳餘殺龍且的套路,假裝幹不過項羽:「淮陰先合,不利,卻」。
太史公沒有記載韓信退卻後項羽做了什麼,但從常理推斷,項羽肯定不會在原地不動,如果原地不動,孔將軍和費將軍從左右兩翼進攻,也未必能佔到多大的便宜,因此我推測,韓信退卻時,項羽應當是去追了的。
項羽這一追,就不妙了,孔將軍和費將軍就像當年斬殺龍且的水一樣,向楚軍撲來,因此楚軍大不利,韓信又趁楚軍不利,上前揍楚軍,楚軍大敗,項羽開啟跑路模式。
看到了吧?韓信軍事生涯中的三次巔峰,都是讓敵軍誤會自己怯懦,屢試不爽。那麼,韓信的胯下之辱,是否也是同樣的套路呢,來了一場同樣的表演呢?答案是肯定的。
信孰視之,俯出袴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為怯。
注意這句後邊的最後三字,「以為怯」,這就是韓信要的結果,也是淮陰少年樂於見到的結果。
為什麼我能如此肯定,這便是韓信要的結果呢?
因為太史公用「孰視之」三字記載了韓信當時的動作,韓信仔仔細細地看了淮陰屠戶,看什麼?記住淮陰屠戶的容貌,日後回來報仇嗎?
不是的,韓信要看清除,淮陰屠戶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該採用什麼計策。
韓信採取的計策便是表演給屠戶看,讓屠戶覺得自己看人很準,讓屠戶的自尊心無限地膨脹。
這才是真實的韓信,隱藏真實的自己,不讓別人輕易瞭解自己。
韓信的一生中,都是這個樣子,經常性地隱藏自己,在打仗的時候隱藏自己,讓敵軍猜不透自己,在聽完蒯通三分天下的建議後,仍舊拿出一套冠冕堂皇的話來騙蒯通,在成為楚王后,把侮辱自己的屠戶封官,給贈自己飯食的漂母千金,批評供自己幾月飯食的南昌亭長,殺故交鍾離眜,都是在隱藏自己。
那麼,為什麼韓信要讓淮陰少年以為自己膽怯呢,韓信當時完全可以不理淮陰少年,直接掉頭走開的。
這麼問的人,一定從來沒有被中二少年無緣無故地找麻煩,不知道這世界上,就有一種人,特別閒特別無聊,閒來無事就拿老實人取樂。
淮陰屠戶就是這種無聊的中二少年,聽聽他對韓信說的話吧。
「若雖長大,好帶刀劍,中情怯耳。」
一旦韓信選擇大家說的第三條路,掉頭就走,淮陰屠戶一定緊追不捨,糾纏不清。俗話說,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韓信雖然長得高大,但也抵不過一幫混混天天找麻煩吧?
若要息事寧人,最好的辦法就是讓淮陰屠戶相信韓信怯懦,韓信深思熟慮後,也便選擇了這條路。
與其說是省屈能伸,不如說是一次成功的表演,而且是韓信人生中第一次成功表演,鬧市的觀眾都被他的演技震懾了,以為他真是屠戶口中那種膽怯男人。
那一年,韓信還在故鄉蹉跎歲月,忍受著飢餓和貧窮,還有故鄉人的厭煩、白眼,甚至是侮辱。
某一日,韓信在街上走,一個年輕的屠戶攔住了他。屠戶早就看不慣韓信的一舉一動了。
屠戶跟韓信說,雖然你生得高大威猛,又整天揹著一把劍東晃西逛,但你其實你的內心非常膽怯。
這時,已經有人陸續過來圍觀了,大家都模模糊糊地預感到,一場大戲即將開始。
屠戶見圍過來的人越發多了起來,便越發得意起來,繼續挑釁:
「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
韓信選擇了胯下之辱。
對於韓信的選擇,你怎麼看?韓信是忍辱負重,還是膽小怯懦?是大智慧的表現,還是粉絲的無腦吹捧?
我覺得,我們不妨試著先把胯下之辱放一邊,看看韓信是如何先後擊敗陳餘、龍且和項羽的。
陳餘可不是一般人,年輕時便憑藉著橫溢的才華迎娶了富家女,而後又憑藉過人的智慧躲過秦政府的追捕,後來又憑藉出色的才能成為陳勝的謀臣,再後來又在鉅鹿之戰後獻計,逼迫大秦最後一個名將章邯倒戈投降。
陳餘曾在勸阻陳勝稱王時為陳勝提了個「據咸陽以令諸侯成帝業」的大戰略。如果陳勝採納陳餘的戰略,恐怕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平民皇帝就不會是劉邦了。
但這麼英雄人物,竟在井陘口,被韓信算計了。
信乃使萬人先行,出、背水陳。趙軍望見而大笑……於是信、張耳詳棄鼓旗,走水上軍。水上軍開入之,復疾戰。趙果空壁爭漢鼓旗,逐韓信、張耳。
韓信先擺出明顯違背兵法的陣勢,惹得趙軍大笑,讓趙軍誤以為他不懂軍事。接著,在兩軍交戰中,韓信又丟旗棄鼓,往水上跑,更是可笑,趙軍自然傾巢而出,要徹底把韓信斬殺於泜水邊。
很明顯,韓信就是在裝,就是讓陳餘看不透他,讓陳餘誤以為他不懂軍事,靠運氣戰勝魏豹和夏說,之後又讓陳餘誤會他怯懦,打不過就跑,還傻乎乎地往水邊跑。
陳餘中了韓信的計。背水一戰,直接瓦解了趙軍的心理,令趙軍潰逃,人與人相互踐踏,大敗,趙國當權派陳餘也被當場斬殺,趙王歇被俘。
龍且是楚營中非常重要的將領,早在項梁起事時,就是楚軍的骨幹將領,曾大破秦軍於東阿,就是那個產東阿阿膠的地方。
但這樣一名曾在山東擊敗秦軍的將領,竟在山東濰水邊,被韓信所率領的漢軍斬殺,龍且率領的二十萬軍隊全軍覆沒。
龍且曰:「吾平生知韓信為人,易與耳。……」遂戰,與信夾濰水陳。韓信……引軍半渡,擊龍且。詳不勝,還走。龍且果喜曰:「固知信怯也。」遂追信渡水。
簡直就是背水一戰的翻版,只是這一次,韓信沒把自己自己的後背給河水,而是面對河水跟龍且擺開陣勢。
同樣的,打到一半,韓信又假裝跑路,韓信就跑啊,龍且就追啊,韓信已經跑過河,龍且剛追到河中間,水從上游來,龍且被濰水淹沒,戰死。
看到了吧?相似的套路,熟悉的技術,就是讓對手認為他膽怯。
項羽的履歷,就不用我說了吧?非常光輝,非有尺寸之地,乘勢起隴畝之中,僅用三年時間,就帶領五路諸侯滅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已出,號為霸王。
但霸王項羽,最後也在劉邦的命令下,被韓信給予致命一擊,自刎烏江。
淮陰侯將三十萬自當之,孔將軍居左,費將軍居右,皇帝在後。絳侯、柴將軍在皇帝后。項羽之卒可十萬。淮陰先合,不利,卻。孔將軍、費將軍縱,楚兵不利,淮陰侯復乘之,大敗垓下。
簡直無話可說,韓信、孔將軍、費將軍、劉邦,四路人馬,已將項羽軍隊團團圍住,韓信還要使斬陳餘殺龍且的套路,假裝幹不過項羽:「淮陰先合,不利,卻」。
太史公沒有記載韓信退卻後項羽做了什麼,但從常理推斷,項羽肯定不會在原地不動,如果原地不動,孔將軍和費將軍從左右兩翼進攻,也未必能佔到多大的便宜,因此我推測,韓信退卻時,項羽應當是去追了的。
項羽這一追,就不妙了,孔將軍和費將軍就像當年斬殺龍且的水一樣,向楚軍撲來,因此楚軍大不利,韓信又趁楚軍不利,上前揍楚軍,楚軍大敗,項羽開啟跑路模式。
看到了吧?韓信軍事生涯中的三次巔峰,都是讓敵軍誤會自己怯懦,屢試不爽。那麼,韓信的胯下之辱,是否也是同樣的套路呢,來了一場同樣的表演呢?答案是肯定的。
信孰視之,俯出袴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為怯。
注意這句後邊的最後三字,「以為怯」,這就是韓信要的結果,也是淮陰少年樂於見到的結果。
為什麼我能如此肯定,這便是韓信要的結果呢?
因為太史公用「孰視之」三字記載了韓信當時的動作,韓信仔仔細細地看了淮陰屠戶,看什麼?記住淮陰屠戶的容貌,日後回來報仇嗎?
不是的,韓信要看清除,淮陰屠戶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該採用什麼計策。
韓信採取的計策便是表演給屠戶看,讓屠戶覺得自己看人很準,讓屠戶的自尊心無限地膨脹。
這才是真實的韓信,隱藏真實的自己,不讓別人輕易瞭解自己。
韓信的一生中,都是這個樣子,經常性地隱藏自己,在打仗的時候隱藏自己,讓敵軍猜不透自己,在聽完蒯通三分天下的建議後,仍舊拿出一套冠冕堂皇的話來騙蒯通,在成為楚王后,把侮辱自己的屠戶封官,給贈自己飯食的漂母千金,批評供自己幾月飯食的南昌亭長,殺故交鍾離眜,都是在隱藏自己。
那麼,為什麼韓信要讓淮陰少年以為自己膽怯呢,韓信當時完全可以不理淮陰少年,直接掉頭走開的。
這麼問的人,一定從來沒有被中二少年無緣無故地找麻煩,不知道這世界上,就有一種人,特別閒特別無聊,閒來無事就拿老實人取樂。
淮陰屠戶就是這種無聊的中二少年,聽聽他對韓信說的話吧。
「若雖長大,好帶刀劍,中情怯耳。」
「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
一旦韓信選擇大家說的第三條路,掉頭就走,淮陰屠戶一定緊追不捨,糾纏不清。俗話說,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韓信雖然長得高大,但也抵不過一幫混混天天找麻煩吧?
若要息事寧人,最好的辦法就是讓淮陰屠戶相信韓信怯懦,韓信深思熟慮後,也便選擇了這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