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叫我大剩
-
2 # 依七媽媽生活錄
美國作家理查德·勒夫在2005年提出的“大自然缺失症”的說法在今天已經越來越普遍了。其實,很多父母都知道讓孩子親近自然的好處,卻總是因為生活的忙碌而力不從心。但這一問題已經不容忽視,家長們理應有所應對。對於有時間,有精力的家長,定期帶孩子去觀察大自然、感受大自然是最好的選擇。如果不能實現,家長也要有意識地讓孩子接觸更多的自然知識.
產生原因
1.父母出於工作因素,自己不再經常到戶外活動。而更是出於安全因素的考慮,很少讓孩子獨立外出體驗大自然。這是造成自然缺失症的首要原因。
2. 在社群和城市中“可接觸的”自然景觀的缺失。這是政府和教育者的職責。很多公園和保護區都限制人們進入,或者是豎著“請不要踐踏自然植被”的告示牌。環保主義者和教育工作者建議孩子們“只能觀察大自然,但不要亂採亂折”,進一步地阻隔了兒童和自然的聯絡。儘管人們這樣做是為了保護環境,但最終對於人和環境關係的作用並不一定是積極的。真正的體驗自然應該是將人看做自然的一部分,而不是將人作為自然的旁觀者。
3. 越來越多“留在室內”的原因。隨著電視機、電腦、遊戲機和手機的迅速普及, 兒童有越來越多的原因留在室內——美國兒童平均每週(除睡眠外)在室內度過的時間為44小時。
主要後果
1. 兒童對於自然界缺乏起碼的尊重。兒童不再理解食物的來源,不再認識家鄉的動植物,不再對家鄉的地理感興趣。兒童對自然體驗的理解對社會是有著深遠的影響的,不僅僅是對未來的一代健康體質的影響,最終將對整個地球的生態環境有巨大的影響。自然缺失症也有可能導致新的一代人的平均壽命較他們的父輩下降。
2.憂鬱症和注意力缺乏症有上升趨勢。當孩子不再接觸自然,很多問題都會出現,比如壓力過大,憂鬱和無法集中注意力。而每週在自然界中度過靜謐、放鬆的時光對緩解這些症狀大有好處。
3. 在學校中,壓力過大和注意力缺乏症會造成兒童各科學業水平的下降,以及創造力的下降(由於在自然中玩耍為主動的發現,而玩電子產品或看電視為被動的接受)。
4.兒童肥胖症也成為了一個顯著的社會問題。目前大約有9百萬的年齡6至19歲的兒童有肥胖症。學校中大多使用在操場上鍛鍊的形式對付兒童肥胖,最佳、最有效的鍛鍊方式是在自然界中呈放鬆狀態的活動(而不是有計劃的、有領導的、強調競爭意識的體育活動)。
擺脫方法——讓孩子親近大自然
活動一:賞鳥活動
活動二:傾聽觀賞大自然
讓孩子聆聽、欣賞大自然就是一種美,所以父母可以帶孩子到野外,讓他閉上眼睛,專心聽聽風聲、雨聲或是蟲鳴,並鼓勵他尋找聲音的來源。另外,也可以帶著他用雙眼觀察自然,看看雲的變化,帶他上山體驗第一次看雪的經驗,或是看看花開花謝,聽聽孩子說說他看到的自然。
活動三:種植花草、養養動物
除了觀賞接觸自然之外,也要讓孩子懂得照顧自然。雖然身處都市叢林中,不過還是可以和孩子在陽臺上種植一些簡單的植物,例如栽種一些瓜果蔬菜,並記錄瓜果蔬菜的生長情況。還可以與孩子一起飼養寵物,如果空間允許,貓狗等很受歡迎,否則養小烏龜或小魚,可以讓孩子有個寄託。讓孩子學習自己照顧植物,體會生命成長的可貴。
活動四:看大自然相關的書籍或是影片
-
3 # 米花爸爸
“大自然缺失症”並非醫學診斷標準,而是現在的孩子缺少與大自然親近的機會,沉迷於電子產品的一種現象。
按照這個判斷標準,現在的孩子們都已經患上了“大自然缺失症”。我生於90年,雖然離現在只隔了一代人,但童年的環境卻截然不同。那時候沒有網路、沒有智慧手機、沒有電腦遊戲,每到暑假田野裡到處是瘋跑遊戲的孩子,現在卻一個也見不到了。
有時候看著現在的孩子們挺感慨,他們更聰明、素質更高、童年也不能說不快樂,但他們童年的快樂,卻缺乏了很多質感,似乎是乾癟的。導致他們患上大自然缺失症的原因,我想有這麼幾個:
首先,時代變了。現在孩子們理解的大自然,頂多是樓頂上空飛過的小鳥,小區裡的綠化帶。電腦、手機帶來的資訊爆炸體驗要比這些東西有意思得多,而且更易上癮。換做是成人,大概也不願出去接近“大自然”吧。
其次,家長引導失敗。父母都忙得要命,週末也難得和孩子做遊戲,即使有閒暇時間,也總想著能休息休息,很難想到已離自己遠去的“大自然”。
最後,城市生活的限制。現在孩子們走出家門,望著高聳的大樓,環顧四周,能進行的娛樂活動無非聚聚餐、坐在一起玩玩遊戲,或者KTV唱唱歌。樂趣枯燥而簡單。
其實,在孩子遠離大自然的同時,大自然也在遠離他們,這是社會發展的結果,雖然很惋惜,但這就是這代人生活的方式。
回覆列表
講到這個我真的深有感觸,我還記得在我小的時候,我跟我的小夥伴就是放養狀態,因為我是農村的,所以父母每天很忙,需要種田,沒時間帶我的,於是跟小夥伴們帶在一塊的時間非常長。玩彈珠這一個遊戲可以玩一下午不帶停的,當然還有玩卡牌,玩泥巴等等,女孩子們喜歡玩跳皮筋,踢毽子等等。不過呢有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謠言,男孩子不能跟女孩子在一起玩,不然會掉大腿,哈哈,但是我還是跟女孩子在一起玩,一起到田野去割草,一起踢毽子,跳皮筋沒跟女孩子玩過。總而言之,我的童年是在無憂無慮中長大的,每天都會到田野去接觸大自然,每天都很開心快樂。就是現在我回老家,我經常會到田野看看野花野草,躺在麥田裡,草地裡,感受著大地,依偎在大自然的懷抱,心裡有種說不上來的親切感。
但是現在我的家鄉的孩子跟我童年時的孩子不一樣了,多數是留守兒童,孩子們在一起玩遊戲的也不多了,多數孩子自己一個人抱著一個手機在玩遊戲,孩子們聚在一起最多的話題也是某推塔遊戲等等手機遊戲。而且隔輩親,爺爺奶奶對孩子不會打不會罵不會教育,往往都是慣著孩子。這其實不是對孩子好,反而會害了孩子。如今的孩子最喜歡的是玩手機,家鄉是脫不了干係的,無論是城市還是農村的孩子,父母對孩子是最有模範作用的,所以我建議平常放假沒事的時候家鄉應放下手裡的手機,多帶孩子到外面去看一看,多接觸大自然,讓孩子更多得感受大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