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晚睡剪輯
-
2 # 自在飛花悄入夢
在交往中,一定要避諱“交淺言深”。
為什麼呢?
你想想,你倆才認識,別人對你的經歷未必感興趣,人家可能就是禮貌性的問候一下,你卻拉著人家掏心掏肺。是不是很唐突?
如果你不知道剋制一下,巴拉巴拉說個不停,會不會對對方造成很大壓力,讓人家以後對你避而遠之?
“交淺言深”就是對初識或者沒有交情的人,你說話點到為止,再根據對方的反應來決定是該繼續深入還是適可而止。
比如你去旅遊,坐在位置上休息,旁邊也坐過來一個人,隨口問了句,你是怎麼來的,也是坐火車嗎?雖然你是坐飛機來的,但是你只需要說句,是的。沒必要去糾正他的錯誤。為啥呢?萍水相逢,人家只是隨口找個話題,避免尷尬。你要實話實說,人家是接還是不接?
古人有句話,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其實也是這個理。該說啥的時候,就說啥,一定要把握這個度。
人與人相處,最重要的方式就是言語的溝通。說話之前好好想一想,該說不該說,說到什麼點就可以停下。不僅是說話的藝術,也是做人的智慧。
-
3 # 美青青666
這個詞語來形容說話漏底的人蠻恰當的,不過也是個人的思維不同。 我們家前幾天有個爭論,在這裡說沒事。起因是我孩子爹去他二姐婆家幫忙幹活,他們還請了鄰居幹活。那個人跟我孩子爹說"這小叔子(他姐)要結婚,好幾個親戚們都借錢給他了,這當哥嫂的是不是也得接濟他些?”我孩爹說啥呢?說他姐沒錢,連之前她公公住院都是跟我們借了幾千塊錢~~事後跟他姐學說,他姐很不高興,數落他一頓,跟家裡其他人說起,他的爸媽,大姐都覺得他說話沒錯,是二姐賊心眼子多,聽不出人家是為她說話,一家人爭執半天,誰也不服誰。只有我是認同二姐的觀念。為啥呢?因為人言可畏啊!他小叔子要結婚,不讓老人在院裡住,讓老人搬到大哥的院裡,這個在村子裡估計已經被事多的人當談資了,在這個風口浪尖的非常時期,人家鄰居套閒話,你作為二姐孃家人說話鄰居都記在她頭上。等這鄰居回去跟老婆學說,老婆跟別的老婆婆學說,傳來傳去誰還清楚是問他啥了他說沒錢,搞不好最後傳出的話就是,問他養老人不?說沒錢!
我跟她二姐一個觀念,就是說話別漏底,有些事不適合傳揚出去,或者暫時不傳揚,尤其跟鄰居們。她自己沒事說道就算了,我們總是局外人,跟人鄰居不熟,應了那句話“交淺言深”,人家當談資說出去,添枝加葉,導致不必要的輿論
-
4 # 心理竹先生
交淺言深是指人家和你關係本來很一般,甚至是陌生人,你卻站到了他知己的立場上說話。
【出處】:《後漢書·崔駰傳》:“駰聞,交淺而言深者,愚也。”舉例:畢業後接到500強offer的小卉是我大學同學,這次她卻選擇了跳槽,不免讓我心生疑惑。
加上出於關心,我與之攀談了幾句,小卉才跟我吐露了原委。
原來,都是過於信任他人,交淺言深讓其吃了苦頭。
小卉向來是熱心仗義的人,上大學那會,她左能幫女生搞定宿管阿姨,右能幫男生擺平就業困難,被尊為專業的“大姐大”。
進入社會這個大熔爐後,交際氛圍自然不像校園裡那般單純直接,這不,小卉就深深吃了交淺言深的虧。
小卉在這家央企工作一年有餘,她活潑外向的性格也招人喜歡,但她有一個毛病,就是與人交際無法掌控好分寸感。
英英是今年剛畢業的實習生,小姑娘為人熱情,一口一個哥哥姐姐的叫,加上她是小卉的高中校友,二人不免更親近些。
有一次英英跟小卉哭訴被部門同事穿小鞋,感嘆職場的血腥,求助小卉,向她討教應對同事相逼的措施。
熱心腸的小卉一五一十地說出內心真實想法,包括哪個同事會嚼舌根,哪個領導喜歡朝令夕改以及一些職場忌諱之事。
不久後,小卉卻聽其他同事說起英英在說她的壞話。
瞭解過後,才知英英企圖透過洩露小卉對她說的真心話來拉近與其他同事的距離,加上其他人的以訛傳訛,說起了小卉的閒話。
領導聽聞後,將小卉抽調到外地的子公司,說是外調,其實是被邊緣化了。
本就心無所念的小卉,也不急著討說法。
能力出眾的她,找到了一份更好的工作,更重要的是,這個新公司工作氛圍融洽,發展前景一片看好,沒有國企的彎彎繞繞。
因此,即便目前待遇差一些,她也想趕緊拎包走人。
後來聽前同事說英英因為口不擇言,得罪了多位同事,領導知曉了她搬弄是非的行徑,三個月實習期一到就被開除了。
孔子曰:“不得其人而言,謂之失言。”雙方第一次交流時對彼此的印象將深度影響今後的交往關係,有種“先入為主”的意味在裡頭,這在心理學上稱之為“首因效應”,由美國心理學家洛欽斯提出。
其實一言以蔽之,交淺言深的背後,其實是建立在自信缺失條件下的社交焦慮和應激反應,是心靈自殘的惡性迴圈。
換言之,交淺言深的人很大部分是那些無法忍受沉默的人。由於缺乏自信,我們這類人對於社交過程中的沉默異常敏感,同時會下意識的將沉默看成是自己的過錯,因此便產生了社交焦慮,希望用更多,更深入的資訊來打破沉默,吸引對方的注意力,懇求對方瞭解自己,於是不知不覺便說了很多“不該說”的話,造就了不好的印象。
所以建議我們逢人只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這句話並不是說要有所保留,而是得分情況,分人,分場合,俗話說得好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你先用三分話去試探一下對面的反應再決定要不要把剩下的七分說出來,最忌諱交淺言深,這樣是為了明哲保身而不至於被小人利用。
以下交流技巧可以參考一下:1.多談論愉快的事,不要向他人傾訴、倒苦水。
2.可以表達自己喜好,但不要輸出價值觀或者表示強烈支援或者反對什麼。
3.不要過於詢問對方隱私。如果是必要的關心當然有益,但如果只是滿足自己好奇心,趁早戒掉。
-
5 # 頂配自動化劉雪瓊
馬斯洛將安全感歸為人類除了生理需求外的第二需求中的主要部分。
安全需求是人類與動物間的最大區別,而安全感又是由物理邊界及心理邊界等構成,兩個人之間並不相熟也還沒構成信任關係,安全感需求構成的防備還在的時候,就開始強制越過邊界去表達自己的想法,是極度破壞對方安全感的行為,引起的後果只能是對方會針對你豎立起厚厚的防火牆並遠離你而去而已
-
6 # 倚山拳社de大胖小胖
這個可以從兩個維度去理解
交淺,交往不久認識不久經歷事情不夠多;在心理學中的【光環效應】還沒褪去,此時你對這個人的認知是沒有準確的判斷;缺乏準確的認知,你跟這樣的人一起本身就是很危險的;舉個例子:比如說你現在跟的是客戶,才見過幾次,你就開始跟他談產品的優勢,與同行的比較,你覺得能聽得進去多少?
言深,以前人會先入為主的認為“我說最隱私的話看我多把你當朋友”多半是按著這個邏輯去交往;在我剛入坑銷售中也遇到過這種事情,以為拉近關係就是透過說別人多半最後都是一個人在浪。這個本質就是【你認為最隱私的話在別人看來,其實沒什麼大不了的】這還是在無心人聽到的情況,要是有心人聽到了,還會利用這一點,等你們一旦關係動搖了,相處出現矛盾,還會利用這個攻擊你。
說白了,交淺言深這個狀態在職場上最常見,所以要警惕 -
7 # 心理諮詢師心幫主
答:人際交往中避諱“交淺言深”,這屬於“心理距離”的問題。人與人之間,需要適度的心理距離,以便相互瞭解,瞭解以後才能知道彼此是否適合“言深”。按照心理學的依戀理論,並非所有人都喜歡跟人“深交”,迴避型的就會很反感捲入別人的心理世界,迷戀型的人則喜歡追著別人“言深”。在人際交往中,透過交淺到漸漸交深,發現彼此是相互匹配的人,才能透過“言深”獲得理解接納。
-
8 # 人人可以收穫好命好運
人際交往中最重要的是能夠識人
哪些人能深交,可以看曾國藩的八交九不交的原則,有些人如是牆倒眾人推的,那不可深交;如是雪中送碳,則可託付重任
-
9 # 樂趣問答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因此,在人際交流中避諱交淺言深是對的,交流淺交談不要太深認真,以免給對方利用,下陷阱上當受騙。
回覆列表
無論是對事還是對人,我們只需要做好自己的本分,不與過多人建立親密的關係,也不要因為關係親密便掏心掏肺,切莫交淺言深,應適合而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