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LJCL1
-
2 # 傻兔兔喵
最早的湯圓出自宋代的明州,也就是今天的浙江寧波。當地人用白糖、黑芝麻和豬油做成餡芯,再用水磨糯米麵,包製成直徑2至3釐米的圓形生品,開水下鍋,煮熟後食用。由於下鍋時先沉後浮,所以最初叫“浮元子”,煞是好看,讓人聯想到一輪明月掛在雲空。在古漢語裡,“湯”是開水的意思,後來人們逐漸改叫湯糰、湯圓。人們認為,湯圓象徵閤家團圓美好,吃湯圓意味新的一年閤家幸福、團團圓圓。
-
3 # 使用者8178039722882
湯圓的來歷有很多種說法,今天小編和大家講述下,關於湯圓最常見的兩個典故。其一,漢武帝時期,有一名宮女,名叫元宵,此女擅長做湯圓。在宮中的元宵十分想念家中的父母姐妹,經常一個人在閨房中哭泣,這種思家之情深深的感動了東方朔。於是東方朔就編造了玉帝要“火燒長安城”的故事,以此為由讓漢武帝批准正月十五日家家戶戶做湯圓、點燈籠,與其同時,允許宮女出宮。正月十五這天到來的時候,宮女元宵提著寫有“元宵”兩字的燈籠,帶著自己做的湯圓順利出宮,終於和家人團聚,享受著夢寐以求的天倫之樂。從此湯圓就被稱為元宵!
其二,唐太宗李世民繼位之後,外敵不斷入侵,於是李世民便派遣郭子儀出兵抵抗。郭子儀凱旋歸來時已經過了春節,為了犒勞功臣,李世民決定在正月十五和正月十六日,為郭子儀補設一個小年,而且要求御廚一定做出新鮮的食物來招待郭子儀。命令下達的簡單,但是執行起來卻成為了一個困難的事,御廚們開始不知如何是好,最中一個聰明的御廚想出了一個辦法,將米磨成面,然後包上餡後做成美食。唐王李世民和郭子儀品嚐完美食之後,讚不絕口,於是問道御廚,此物何名?御廚靈機一動,說道:“白麵團”!緊接著,魏徵說道:“這些白麵團圓溜溜的,象徵著天下一統、人民團圓,就叫唐圓吧!”李世民聞之大喜,傳令下去,每年的這一天都要吃唐圓。因為唐圓和湯圓諧音,最終湯圓這個名字便在民間流傳下來了!
-
4 # 使用者2471770065606
相傳是在公元610年正月十五,隋煬帝揚廣為粉飾太平,炫耀民富國強,下令在洛陽城裡搭起座座高臺戲棚,調來全國各路高手戲班,從十五之夜開始,夜夜花燈高招,歌舞生平,絃歌不絕。一時間,看燈的,聽戲的,做小生意的,人山人海,使的個洛陽城沸沸騰騰起來。據說,這時有個小吃店鋪的老闆別出心裁,把糯米碾成粉,包以糖餡做成糰子,然後一煮,又飽肚子,又暖身子,很受歡迎。因為古時稱正月十五為上元節,稱夜晚為宵,所以元宵由此得名。 北方叫元宵,在南方呢習慣叫湯圓。還有呢元宵是這樣滾出來的,而湯圓是一個個手工包出來的。 湯圓是用糯米細面,再配以白糖等各種餡,透過灑水工藝滾成的一種風味食品。北方習慣稱之為元宵,而南方則稱之為湯圓,它最大的區別是南方湯圓是逐一手工作成的,餡料是軟的,而北方元宵餡料預先制好,晾乾並切成小四方塊,然後置於機器中滾上面粉即成。無論是哪一種都是細粉餡精。 還有啊這元宵的吃法也是有講究的,煮:一次不要太多,水要多放些,因為天冷元宵的溫度低,放多了不易開鍋,浸泡時間一長麵粉就會脫落,造成混湯,水開後再點兩次冷水,有兩三分鐘就能起鍋了,煮好的元宵應是蓬鬆如棉絮狀
回覆列表
湯圓起源於中國宋朝。當時明州(現為浙江省寧波市)興起吃一種新奇的食品 ,即用黑芝麻、豬油、白砂糖為原料,首先把黑芝麻磨製成粉末狀,然後豬油、白砂糖相繼放入混合物揉成團做餡,外面用糯米粉搓成圓形,煮熟後,吃起來香甜可口,饒有風趣因為這種糯米球煮在鍋裡又浮又沉,所以它最早叫“浮元子”,後來把“浮元子”改稱湯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