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賽爸爸說

    寶寶的情緒經常發生變化,這是常見的現象。因為寶寶年齡太小,他們強控情緒的大腦前額皮層還沒有發育好。所以可能寶寶前一刻還是高高興興的,過一會兒,他可能會因為一點事情而大哭大鬧。媽媽不用過於焦慮,這些孩子成長當中的一種正常的現象。

    但是當我們看到寶寶總是大發脾氣的時候,確實是會感到很煩躁。寶寶的探索欲非常強,因此,他們總是喜歡四處亂跑,不喜歡受限制。在與別的寶寶在一起玩的時候會發生一些衝突,並會用咬人、打人等行為來解決問題。因為他們還不知道有什麼樣的解決辦法。

    在寶寶與別人發生衝突打人的時,父母不要去懲罰寶寶。因為這種行為對2歲的孩子來說根本就無法控制。

    有一位家長曾經告訴我:他家裡的小寶兩歲了,每次小寶在與別的寶寶一起玩的時候,總喜歡用手去推別的寶寶,還有的時候會搶別人手裡的玩具。媽媽非常氣憤,想去打他。我告訴他:其實不是孩子有意要去傷害別人,只是他無法控制自己的行為。等寶寶長大一些後,他的情緒控制能力就會好。

    懲罰寶寶會給寶寶帶來哪些後果呢?

    1.他會感到很憤恨。

    本來平常爸爸媽媽是很愛他的,可是突然爸爸媽媽對他大吼大叫,不讓他玩了。寶寶會感到爸爸媽媽不愛他了。因此會產生憤恨的心理,會生媽媽的氣。

    2.他會感到很恐懼。

    有的媽媽為了懲罰寶寶的不良行為,會叫寶寶一個人站在房間裡面壁思過。還會嚇唬寶寶,說媽媽不要他了。這都會讓孩子產生恐懼感。有的寶寶感到恐懼後,會影響晚上的睡眠,偶爾會大哭起來。

    3.寶寶會變得自卑。

    有的媽媽為了懲罰寶寶,會罵寶寶不乖,不是好孩子,給孩子貼負面標籤。這會讓孩子一直帶著負面標籤長大,對自己失去信心。一個自卑的孩子會讓自己失去很多機會,性格變得內向,不願與別人說話。也不願意去嘗試做一些事情。

    當寶寶有了不良情緒時,父母要理解寶寶的感受,接納他們的情緒。問問寶寶發生了什麼事情,給他們表達和解釋的機會。當你願意接納寶寶的時候,他就越能產生足夠的安全感。對寶寶一些不良的行為,那可以忽視掉他,或者是轉移寶寶的注意力。比如,當寶寶去搶別人的物品,發生爭執後,媽媽可以問問寶寶說:“寶寶,想想看你有沒有小汽車呢?在你的玩具箱裡也有小汽車的。“

    或者對寶寶說:“我們看看那邊有什麼更好玩的?走,媽媽帶你去玩。”然後可以拉著寶寶就走。

    如果寶寶在地上耍賴的話,可以先讓他冷靜一會。媽媽可以站在寶寶的旁邊,告訴寶寶:“等你不哭了,我們就可以走了。”然後安靜的等待他,不需要去罵他。

  • 2 # 村媽育兒

    對於正在鬧脾氣,怎麼哄也哄不好的孩子,家長首先要調整自己的心態,接納孩子的負面情緒。

    之前看過一個實驗:舉起自己的左手並握緊拳頭,當用右手的手掌心去接觸拳頭,大部分人都會感受到手掌和拳頭的互相推動,而且兩者的作用力會越來越強;當嘗試用右手手掌輕輕託舉左手拳頭時,會感受到拳頭越來越放鬆。

    這個握緊的拳頭就像正在鬧脾氣的寶寶,右手就相當於父母,如果我們選擇用手掌心對抗正在鬧脾氣的寶寶,寶寶會越鬧越兇,如果我們選擇輕輕託舉,寶寶也會越來越溫順。

    另外,對於處在咿呀學語階段的寶寶,家長要學會感知寶寶的情緒變化並及時滿足寶寶的基本需求。對於咿呀學語階段的寶寶,一般是透過多變的情緒來表達未被滿足的需求。

    當寶寶渴了、餓了、困了、或者尿溼了、身體不舒服時,大多數寶寶會出現哭鬧等焦躁現象,然而每一個寶寶表達情緒的方式不一樣,經過長時期照料寶寶,主要看護人員一般都會摸索出寶寶不同的情緒想要表達的意思,這是需要家長和寶寶共同探索的。

    對於大一點的孩子,家長要學習引導孩子做好情緒管理,正確表達自己的情緒。

    我們常說的“發脾氣”其實是指是負面情緒引起的不好的行為。情緒本身沒有好壞,然而當負面情緒主導你的大腦時,很容易產生不理智的行為,比如做出讓你後悔的決定等等,耳熟能詳的“衝動是魔鬼”講的就是這個道理。所以,在寶寶小的時侯,引導孩子做好情緒管理是很有必要的。

    現在有很多兒童繪本,比如《兒童情緒管理圖畫書》等,可以和孩子一起讀,另外還可以透過給孩子講故事或者在遊戲互動中引導孩子表達情緒,做好情緒管理。

  • 3 # 木蓮媽媽

    孩子經常發脾氣,讓父母感覺到很疲憊,的確,有很多小孩子,在面對問題時,不會好好說,直接就開始哭鬧,惹得大人也忍不住發火,導致大人和孩子都非常不開心。

    那麼孩子為什麼那麼容易發火呢?

    1、孩子的表達能力不完善

    孩子的表達能力還不夠完善,面對有些事情,他不知道該怎麼說,他的的需求得不到大人的迴應和滿足,就會發脾氣,發洩出來。

    2、家長面對孩子發脾氣,不要直接滿足

    有很多家長,看到孩子哭鬧,就直接滿足孩子,即使是無理要求,透過給孩子買愛吃的,買玩具來應對孩子發脾氣。可時間長了孩子哭鬧就成為“威脅”大人的好方法,他知道他這樣做可以讓你對他有一個他想要的迴應。

    3、不要總是強調孩子愛發脾氣

    面對孩子發脾氣,家長不要總是強調孩子愛發脾氣,尤其是在孩子正發脾氣時,很多家長就會補充一句,你就知道發脾氣,讓孩子在心理上覺得自己就應該要發脾氣一樣,這是在給孩子貼錯誤標籤。

    4、學會理解和接納

    誰都會發脾氣,遇到不順心的事情,發脾氣也是一種發洩,家長要學會理解和接納,尤其是在孩子遇到不開心的事情時,你可以試著去理解孩子,當孩子的心理有了認同感,他就會慢慢的安靜下來。

    5、幫助孩子分析事情的原因

    父母要幫助孩子分析事情的原因,幫助孩子理清緣由,讓孩子知道,體會到情緒是可以理解的,但行為錯了就是錯了。

    無論大人還是小孩,都會發脾氣,更何況小孩子的自控力還沒有大人強。家長要多給予孩子一些理解,給孩子一些空間,但要和孩子說清楚,不對就是不對的,然後和孩子一切幫助孩子改正他的錯誤行為。

    家長和孩子一起,孩子在成長,家長在其中也會學到很多,給孩子更高質量的陪伴,就會慢慢減少孩子的一些小毛病,家長需要更多的付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送給女朋友最溫暖十句的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