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空隙18926807

    梁祝故里河南省汝南縣馬鄉鎮,至今仍存在梁山伯與祝英臺生活過的村莊——梁莊、祝莊,還有馬莊。梁祝共同就讀的學校——紅羅山書院至今仍儲存完好。梁祝墓、淚眼井、曹橋、鴛鴦池等一系列景點在綿綿不斷地向遊人訴說著這個纏綿悽婉的動人故事。

  • 2 # 環遊V中國

    光頭哥相信大家都知道梁山伯、祝英臺的故事,除了人們口口相傳以外,舞臺藝術傳播得也是非常的多,梁祝雙雙化蝶的故事幾乎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京劇裡有《英臺抗婚》、山東琴書裡也有“梁祝”的劇目,影響最大的要首推越劇。舊時流行在浙東農村的草臺班就有《梁祝哀史》的演出,後來就傳到了上海,這部劇曾經一時風靡於大上海。後來,慢慢地傳遍了全世界,被國際友人譽之為“中國的羅密歐與朱麗葉”。但是,歷史上是否是真的有其人和其事呢?如果是有,他們是哪個時代、什麼地方的人呢?或者根本就是“街談巷議”的“小說家”所造的?這倒是一個眾說紛紜、饒有興味的“謎”呀。關於梁祝墓之爭下面光頭哥給大家介紹一下。 大家都知道在清代乾嘉時期著名經學家焦循就是其中的一位代表。他在《劇說》卷二中引用宋元之際劉一清的《錢塘遺事》和自己的親身見聞,說全國至少有三座所謂的“梁祝墓”。其實研究梁祝是否確有其人其事不是從今天才開始的。而且歷史上有些嚴肅的學者也進行過研究和探索,直到今天還是說不清。

    第一座墓是在山東省的嘉祥縣,焦循曾經親眼見到過祝英臺墓的碣石拓片。他在《劇說》中說:“乾隆乙卯(1790年),餘在山左,學使阮公(即阮元)修山左《金石志》,州縣各以碑本來。嘉祥縣現在有祝英臺墓,碣文是明代人的刻石。

    第二座墓是在揚州,為祝英臺的墓葬。焦循對這個墓基本持否定的態度:“及吾郡城北槐子河旁,有高土,俗亦呼為祝英臺墳。餘人城必經此。或曰,此隋煬帝墓,謬為英臺也。”清代另一位著名的學者毛先舒在《填詞名解》卷二引《寧波府志》,和焦循記鄮城(今鄞縣)梁祝墓大同小異,只是多了“今吳中花蝴蝶,蓋橘蠹所化,童兒亦呼梁山伯、祝英臺雲”。

    第三座墓是在浙江的寧波,這一個說法是在嘉慶元年(1 795年)焦循到寧波,“聞其地亦有祝英臺墓,載於志書者,詳者事雲:‘梁山伯、祝英臺墓,在鄞西十里接待寺後,舊稱義婦冢’”。其實,“梁祝”的故事在寧波有著不同的版本。汝南的說法:在晉代,梁山伯與祝英臺同窗3年,卻沒有能看出祝英臺是女兒身,後來祝英臺就被許配給馬家。梁山伯求婚不成,一病不起,臨死前,他要求家人把自己葬在祝英臺婚轎經過的路邊上,讓自己看到祝英臺出嫁,祝英臺得知以後,身穿孝服出嫁,轎子經過樑山伯的墳墓時,便下轎拜祭並撞死在了柳樹前。寧波的說法:梁山伯是晉代鄞州縣令,是一個清廉的好官,單身由於得罪了權貴,被殘害致死,於是老百姓就為他修了一座大墓。而祝英臺是明代來自上虞的俠女,劫富濟貧,後來也被權貴殺害。當地老百姓為了紀念他們,就把兩個人合葬在一起,即結“陰婚”。兩個傳說分別都在兩地找到了考古證據。在汝南縣,至今還留有梁山伯與祝英臺的墓,分列於馬莊鄉古官道的兩側,出土的墓牆可以證明兩座墓均為晉代墓。梁山伯和祝英臺其實並沒有訂婚,二人也不可能合葬,這種分葬墓也符合當時的風俗習慣。而在寧波,至今還留有梁祝二人的合葬墓。焦循在記載中雖然沒有說曾經親眼看見這座墓,但據浙江一位新聞工作者說,解放前這個地方除了有梁祝墓之外,而且還有梁山伯廟。鄞縣鄉間還流傳有“若要夫妻同到老,梁山伯廟裡到一到”的俗語,廟中香火還很旺盛。1997年6月,寧波的梁山伯廟出土了一座晉代的墓葬,墓葬的位置、規格和隨葬器物也和志書記載的梁山伯鄞縣縣令身份和埋葬地相吻合,被認為是可信的實物資料。在這裡光頭哥也祝大家能像梁祝有一個美滿的婚姻。

  • 3 # 北京晨夢

    在汝南縣,至今留有梁山伯與祝英臺墓,分列於馬莊鄉古官道兩側,出土的墓牆證明兩座均為晉代墓。梁山伯與祝英臺並沒有訂婚,二人不可能合葬,這種分葬墓符合當時的風俗習慣。(網上查閱)

  • 4 # 笑傲哥

    梁祝的墳墓全國就有九處,由於年代久遠,又缺乏權威的記載,究竟在哪兒至今並不能完全確定。

    1.河南汝南(梁山伯與祝英臺墓、故里、讀書處、十八相送舊址,梁山伯故里,祝英臺故里,馬文才故里),

    2.浙江寧波(梁山伯墓)

    3.甘肅清水(祝英臺墓)

    4.安徽舒城(祝英臺墓)

    5.江蘇宜興(祝英臺讀書處、祝英臺墓)

    6.河北河澗(祝英臺墓)

    7.山東曲阜(祝英臺墓)

    8.山東嘉樣(祝英臺墓)

    9.江蘇江都(祝英臺墓)

  • 5 # 老齡健康

    梁山伯與祝英臺墓在哪裡?

    作為中國四大民間傳說之一的“梁祝”有著廣泛的流傳性,被歐美稱之為東方的《羅密歐與朱麗葉》。 梁祝的墳墓全國就有七處,讀書處有三處,“梁山伯廟”有一處。由於年代久遠,又缺乏權威的記載,究竟在哪兒至今並不能完全確定。

    據眾多民俗學家考證,梁祝墓、廟、讀書處在全國共有9處。1.河南汝南(梁山伯與祝英臺墓、故里、讀書處、十八相送舊址,梁山伯故里,祝英臺故里,馬文才故里),2.浙江寧波(梁山伯墓),3.甘肅清水(祝英臺墓),4.安徽舒城(祝英臺墓),5.江蘇宜興(祝英臺讀書處、祝英臺墓),6.河北河澗(祝英臺墓),7.山東曲阜(祝英臺墓),8.山東嘉樣(祝英臺墓),9.江蘇江都(祝英臺墓)。

    很顯然,梁、祝風物圈所形成的基本走向是:東南走向:河南、安徽、江蘇、浙江;東北走向:河南、河北、山東嘉祥、山東曲阜;西北走向:河南、山西、陝西、甘肅(民俗學家錢南揚語:山西、陝西亦有梁祝經過的痕跡可尋)。

    圍繞樑山伯與祝英臺的傳說應有個風物“中心”,那麼這個中心到底在哪裡呢?比較多的說法是,梁祝墓地址在河南省汝南縣。在汝南至今留有梁山伯與祝英臺墓,分列於馬莊鄉古官道兩側,出土的墓牆證明兩座均為晉代墓。梁山伯與祝英臺並沒有訂婚,二人不可能合葬,這種分葬墓符合當時的風俗習慣。

    河南汝南縣馬鄉鎮不但有祝英臺墓,而且還為祝英臺立了一座“白衣閣”,稱祝英臺為“白衣菩薩”,成為貞潔之神的化身。而在周圍的山西、河北、安徽、江蘇、浙江均有祝英臺墓,或祝英臺讀書處。以此亦可以斷定,汝南縣應為粱祝故事發展的中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ps3型號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