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566759068971

    郡:中國行政區劃單位之一。始見於戰國時期。秦統一天下設三十六郡,後漢起,郡成為州的下級行政單位,介於州、縣之間。隋朝廢郡,以縣直隸於州。唐朝武則天曾改州為郡,旋復之,明清稱府。

    縣:行政區劃單位。周代縣大於郡,秦以後縣屬於郡。今為一級行政區劃,隸屬於地區、自治州、直轄市之下。

    道:“道”作為一種行政區劃始創於中國。“道”在漢朝開始出現,起初跟縣同級別,專門使用於少數民族聚居的偏遠地區,《漢書》地理志解釋為“有蠻夷曰道”或者“縣主蠻夷曰道”。 唐初分天下為十道,僅為州縣之上的一種監察區,之後迭有增加,至二十三道之多(唐睿宗景雲年間)。但節度使制掌握地方實權後,“道”日漸演變為對一個節度轄區的稱呼,和初唐、盛唐時的意義有所不同。宋代地方監察區不使用“道”而改用“路”,字不同義相通。而遼朝因循唐朝舊制仍使用“道”作為一級行政區劃。元朝建立後,行省成為一級行政區劃,行省下設有道,道下有“路”的行政區劃單位。至明清時期,“道”成為省之下軍區的通稱,如“福建省臺廈道”或“臺灣道”,但明朝及清朝意義上稍有不同。其中,也有人把清朝的道與省、府、縣相提並論,稱之為四級地方行政機構。

    州:漢武帝為加強中央集權,於元封五年(前106)創部刺史制,將全國分為13個監察區。監察區名為州,州設刺史。除13州之外,另在三輔(京兆、右扶風、左馮翔)、三河(河內、河南、河東)、弘農7個郡設司隸校尉部,與州同級,由中央直轄,主管京師附近地區,與13州合稱14部州。東漢時,州已成為一級行政區劃,形成州、郡、縣三級制。全國仍為13州。魏晉南北朝時沿用。隋煬帝時為郡縣二級制。唐高祖又改郡為州。以後中國曆朝不再設郡。唐代的大州稱為府,仍為州級。自從在邊境設立節度使後,節度使發展成為州之上、道之下的行政區。宋太宗太平興國二年(977),盡罷天下節鎮所領支郡,從此全國諸州直轄於中央,州的長官稱知州事,簡稱知州。

    遼代諸州有節度州、刺史州之分,分別置節度使和刺史。金代的州隸屬於路,分節鎮州、防禦州、刺史州3類,以節度使、防禦使、刺史為長官。元代的州有的屬於路,有的則屬於省,即直隸州。

    明代的州有直隸州和屬州之分。直隸州上隸於京師或各布政使司,地位視府;屬州上隸於府,地位視縣。州的長官也稱知州。清承明制,直屬於布政使司的州稱直隸州。直隸州有屬縣,是相當於府一級的地方行政區。隸屬於府的州,稱散州、屬州,是相當於縣一級的地方行政區劃。直隸州和州的長官都稱為知州。

    省:在古代,省指天子所居之所,宮禁。唐有三省六部,“尚書省”為其一。元代中央行政機關叫“中書省”,又於各路(各行政區)設“行中書省”(中書省派出的機關),簡稱“行省”,最後簡稱為“省”。現在的“省”由此發展而來。

  • 2 # 使用者566759068971

    郡:中國行政區劃單位之一。始見於戰國時期。秦統一天下設三十六郡,後漢起,郡成為州的下級行政單位,介於州、縣之間。隋朝廢郡,以縣直隸於州。唐朝武則天曾改州為郡,旋復之,明清稱府。

    縣:行政區劃單位。周代縣大於郡,秦以後縣屬於郡。今為一級行政區劃,隸屬於地區、自治州、直轄市之下。

    道:“道”作為一種行政區劃始創於中國。“道”在漢朝開始出現,起初跟縣同級別,專門使用於少數民族聚居的偏遠地區,《漢書》地理志解釋為“有蠻夷曰道”或者“縣主蠻夷曰道”。 唐初分天下為十道,僅為州縣之上的一種監察區,之後迭有增加,至二十三道之多(唐睿宗景雲年間)。但節度使制掌握地方實權後,“道”日漸演變為對一個節度轄區的稱呼,和初唐、盛唐時的意義有所不同。宋代地方監察區不使用“道”而改用“路”,字不同義相通。而遼朝因循唐朝舊制仍使用“道”作為一級行政區劃。元朝建立後,行省成為一級行政區劃,行省下設有道,道下有“路”的行政區劃單位。至明清時期,“道”成為省之下軍區的通稱,如“福建省臺廈道”或“臺灣道”,但明朝及清朝意義上稍有不同。其中,也有人把清朝的道與省、府、縣相提並論,稱之為四級地方行政機構。

    州:漢武帝為加強中央集權,於元封五年(前106)創部刺史制,將全國分為13個監察區。監察區名為州,州設刺史。除13州之外,另在三輔(京兆、右扶風、左馮翔)、三河(河內、河南、河東)、弘農7個郡設司隸校尉部,與州同級,由中央直轄,主管京師附近地區,與13州合稱14部州。東漢時,州已成為一級行政區劃,形成州、郡、縣三級制。全國仍為13州。魏晉南北朝時沿用。隋煬帝時為郡縣二級制。唐高祖又改郡為州。以後中國曆朝不再設郡。唐代的大州稱為府,仍為州級。自從在邊境設立節度使後,節度使發展成為州之上、道之下的行政區。宋太宗太平興國二年(977),盡罷天下節鎮所領支郡,從此全國諸州直轄於中央,州的長官稱知州事,簡稱知州。

    遼代諸州有節度州、刺史州之分,分別置節度使和刺史。金代的州隸屬於路,分節鎮州、防禦州、刺史州3類,以節度使、防禦使、刺史為長官。元代的州有的屬於路,有的則屬於省,即直隸州。

    明代的州有直隸州和屬州之分。直隸州上隸於京師或各布政使司,地位視府;屬州上隸於府,地位視縣。州的長官也稱知州。清承明制,直屬於布政使司的州稱直隸州。直隸州有屬縣,是相當於府一級的地方行政區。隸屬於府的州,稱散州、屬州,是相當於縣一級的地方行政區劃。直隸州和州的長官都稱為知州。

    省:在古代,省指天子所居之所,宮禁。唐有三省六部,“尚書省”為其一。元代中央行政機關叫“中書省”,又於各路(各行政區)設“行中書省”(中書省派出的機關),簡稱“行省”,最後簡稱為“省”。現在的“省”由此發展而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看待印度女子邊充電邊打電話時手機爆炸,被炸死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