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有人說在打仗時成吉思汗的軍隊可以做到全身而退,你又是怎麼看的呢?
9
回覆列表
  • 1 # 9紫氣東來

    成吉思汗的幾十萬部隊在征服世界時怎樣做到全事而退?

    江山代代出英雄,成吉思汗就是當代的英雄豪傑。

    成吉思汗的部隊來自於內蒙古大草原,而內蒙是天生善騎的民族,有著得天獨厚的野處生存的習慣,拉起帳篷就休息到處可安家,他所領導的騎兵在當時的時代就相當於一支自功機械化部隊,機動性強,善於長途奔襲,閃電式進攻,由於過去的通訊落後,等一但得到訊息時已經晚了,敵軍只有捱打的份,後勤補底可以就地取材,無後顧之憂,早晨在這兒,晚上已到幾百裡之外了,對手防不勝防。

    其實在漢朝大將霍去病也用過此戰術,輕裝簡出,長途奔襲,也不用後勤補底,打的就是讓你無一點準備,像影子一樣,讓對手捉摸不透。

    成吉思汗幾十萬騎馬,到哪兒不是排山倒海,讓對手望風而逃,這麼訓練有素,機動性強大的兵團,誰敢望其項背,在當時的時代可真是一代天驕了,這就是來去自如的理由吧!!

  • 2 # 地平線的石頭

    “曼古歹”戰術和僕從兵。勇敢與蒙古騎兵沒多大關係,他們最擅長的“曼古歹”戰術就可以看出來他們打仗很狡猾,所以敵人想給他們太大的殺傷不太可能,實在是遇到必須拼命的戰鬥,還有僕從軍頂在前面。

  • 3 # 觀弈不語僅路人

    蒙古鐵騎攻宋如何,掃蕩西方便是如何,南宋整合半壁江山還是四面透風,一路向西的遊牧部落、土著王公、邊疆城堡貴族更不能擰成一股繩。其一用僕從軍牽制,其二用遊騎襲擾,其三用本部硬剛。

  • 4 # 張生全精彩歷史

    成吉思汗的軍隊人數確實不多,我們從他的遺囑中就看得出來。成吉思汗在遺囑中表示,自己的汗位要傳給嫡三子窩闊臺,軍隊100個千戶中的96個,要傳給嫡四子拖雷。這裡說到他的軍隊是100個千戶,也就是10萬人。顯然,作為成吉思汗的嫡系部隊,人數顯然是不多的。

    成吉思汗軍隊的人數不多,為什麼卻能在世界上戰無不勝,幾乎從無敗績呢?

    (成吉思汗及其軍隊雕塑)

    第一,成吉思汗的軍隊幾乎都是騎兵,兵種優勢明顯。

    在冷兵器時代,騎兵是軍隊中最精良的部隊,它有三方面的優勢:一是速度快。騎兵來如疾風去如閃電,速度非常快,機動性很強。二是佔據空中優勢。騎兵因為是騎在馬上,從上往下進攻,因此,其戰鬥力遠遠超過站在地上,從下往上進攻的步兵。三是衝擊力強。騎兵一旦排成方陣,驅動起來,就像坦克碾壓一樣,很容易就把對方的軍隊給衝散。一支軍隊在作戰時,一旦隊形散了,顧此失彼,那就是兵敗如山倒。

    成吉思汗的軍隊不但是騎兵,而且是騎兵中的佼佼者。蒙古人因為生活在草原上,從小就在馬背上摸爬滾打,可以說,他們幾乎可以和戰馬融為一體。(這就相當於一個人從小在英語國家長大,他的英語就會無師自通。生活在巴西天天玩足球長大的孩子,足球技術自然一流)。

    另外,蒙古人騎的馬都是矮種子馬,並不是特別高。這種不高的馬有個很大的優點,就是靈活,方便。所以其戰鬥力反而比那些高頭大馬好使。

    第二,成吉思汗的軍隊戰術紀律性強,又靈活機動。

    成吉思汗的軍隊在任何時候打仗,其軍隊的陣型都是左中右三部分,中軍衝擊,左右側翼包抄。這樣的陣型,既可合,又可分。合起來就是一把強大的箭簇,分開又可以從四面八方形成襲擾,並對被攻打的敵軍形成包圍。

    (成吉思汗和他的後代雕塑)

    而且成吉思汗的軍隊每次都有俘虜軍參與作戰。俘虜軍每次都站在蒙古軍隊的最前沿,直接面對敵人。蒙古軍隊總是用箭頭對準俘虜軍的後腦勺。一旦俘虜軍想退縮,成吉思汗的軍隊就會把箭射向他們的腦袋。因此,他們只能朝著前面,沒命地衝擊。就算是俘虜軍打光了,但這至少已經給對方的軍隊帶來了巨大的消耗。這時候蒙古軍隊再往前打,就變得很容易了。

    成吉思汗的軍隊還養成了一種特有的後退式進攻打法。就是說即便打敗了,他們也可以在撤退的時候,一邊撤退一邊放箭。最後,朝前追趕的人不敢再追了,蒙古人就這樣反敗為勝。

    第三,成吉思汗的軍隊最不怕死。

    這一點,和當今中東地區搞自殺性襲擊的那些人有些相似,就是不怕死,認為死亡不是湮沒,而是重生,是昇天,是在天國享受更美好的生活。這是他們的宗教和文化決定的。

    在一個軍隊裡,精神力量超過一切,因為有強大的精神力量,所以成吉思汗的軍隊就算人數少,也有超強的戰鬥力。

    第四,成吉思汗的軍隊只是嫡系部隊少,但是其它部隊非常多。

    成吉思汗的軍隊,除了嫡系的蒙古軍外,還包括很多其它從徵軍,包括探馬赤軍、漢軍等等。這些軍隊又由不同的民族組成,這些軍隊都是跟從成吉思汗作戰的。

    (成吉思汗軍隊雕塑)

    為什麼會有那麼多軍隊跟從成吉思汗作戰呢?因為蒙古人在每次攻城作戰的時候,都會向對方講明兩個條件:一是投降,當從徵軍。二是不投降,則屠城或當俘虜軍。我們知道,屠城和當俘虜軍都會是死得最慘的。所以,投降的都比較多,因此從徵軍比較多。

    所以說,成吉思汗軍隊絕對人數比較少,但相對人數還是非常多的。

    (參考資料:《多桑蒙古史》)

  • 5 # 歷史救生圈

    “殺敵一千,自損八百”,成吉思汗的幾十萬軍隊在征服世界時,怎樣做到全身而退? 其實,無論蒙古帝國,還是元朝,還是四大汗國。其實其軍隊,都有很大一部分不是蒙古人。在蒙古西征的時候,就融合了大量突厥部落,這些來自烏克蘭,南俄羅斯大草原一直到中亞地區的突厥人,為蒙古軍隊提供了大量騎兵力量。甚至還有超過30支突厥騎兵進入中國,蒙古人稱其為色目人部隊。同時,還有大量亞美尼亞重甲騎兵加入到了蒙古軍隊,而金朝覆沒以後,蒙古大量徵招了包括女真,契丹在內的北方漢人參軍,建立起了侍衛親軍,武衛軍,還有漢軍萬戶府,漢軍探馬赤軍。在元朝,忽必烈的幾十萬大軍當中,真正的蒙古騎兵只有十分之一。其主力其實就是漢軍萬戶府和武衛軍,還有色目人部隊,再次是戰鬥力最差的新附軍。就是山地戰,蒙古人也一樣有優勢,我們從元軍序列當中,可以看到大批來自雲南和西南地區的夷人部隊,黎人部隊,他們都是優秀的山地步兵和弩手。在蒙古西征歐洲和西亞的時候,軍隊成分非常複雜,既有郭侃率領的漢軍萬戶府,炮兵軍,也有大批色目人輕騎兵和重騎兵,亞美尼亞重甲騎兵,還有俄羅斯步兵。以及操作回回炮的回軍。到了蒙古四大汗國的時代,金帳汗國,伊爾汗國這樣的蒙古軍隊,其實已經大部分都是突厥部隊,真正的蒙古騎兵已經越來越少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不定冠詞表泛指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