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美德在我心中
-
2 # 有益菌
這種情況很正常,我寶寶有個階段也這樣,抱著走著還得這樣在大人懷了就像在媽媽肚子裡一樣有安全感,的睡踏實了才能放得下,放的時候還得慢慢的不能讓他走感覺太明顯,最好半夜醒來能不抱就不抱著哄 形成習慣了就愛抱著才能睡著。要不就多和寶寶互動 玩累了吃吃奶就睡了。
-
3 # 糖拌西紅柿呀
這可能是長期以來寶寶入睡的方式出了問題,導致他一旦離開了抱著的環境就無法入睡。
不過,其實也許不存在絕對“好”或“不好”的哄睡方式。
我們只是在小朋友入睡需要幫助的時候,找尋一個大家都覺得方便、舒適的方式,陪他們安心度過這個時期。
1、睡前程式
一個可以預期的睡前步驟,比如洗澡、換睡衣、按摩、裹襁褓、哼歌等,可以讓寶寶做好睡覺的準備。
對小寶寶而言,他們在睡覺這件事上通常會喜歡可以預測事情,所以建立一個合適的睡前程式,哄睡往往會更加容易。
2、兩種哄睡方式
噓拍法:
當寶寶想入睡卻有點鬧時,一邊在他耳邊發出“噓,噓,噓……”的聲音,一邊輕拍他的背部。一般適用於不到三個月大、很難自己平靜下來的寶寶。
之所以這樣能讓他們安靜下來,是因為在這個發育階段,嬰兒的腦子裡不能同時有3種想法。他們在被拍、聽到噓聲的同時,就無法再集中注意力在哭上面。
當寶寶呼吸更沉且身體放鬆時,輕輕放下先讓他側躺,以便你依然可以接觸到他的背部。待他睡熟後再平躺。
抱起放下法:
一般適用於3個月~1歲的寶寶。
當寶寶哭泣時,先嚐試用語言安慰他,輕輕把手放在他的後背(當寶寶6個月時,噓聲可能會干擾他的睡眠)。
如果寶寶還不停止哭泣,就把他抱起來,等他一停止哭鬧就把他放下。
如果放下後,寶寶再哭,就再抱他起來。如此往復。
這種做法是為了給他安慰和安全感。
當寶寶逐漸平和下來之後,繼續把手放在他的身上,不要噓,不要拍,不要離開房間,讓寶寶知道你在那兒……直到你陪著他進入了深度睡眠。
接覺與並覺
接覺指把兩個或多個白天的短睡眠連在一起,延長睡眠時間。透過接覺,可以讓寶寶在白天睡得更久,休息的更充分。
寶寶的兩次小睡合併為一次小睡的過程,稱之為並覺。隨著寶寶月齡的增加,小睡的次數也會相應減少。
在寶寶作息穩定的前提下,原來的小睡時間很難入睡或者時間縮短很多時(比如只有30分鐘),就可以考慮和之後或者之前的小睡時間合併。
-
4 # 樂逍遙25913
小嬰兒都是這樣,抱著睡孩子會有安全感,感覺還在子宮中的狀態,等孩子睡熟了再輕輕放到床上,最好大人也陪著睡,這樣就能睡得比較久。
回覆列表
尊重兒童正在進行的所有合理活動,並試著去了解他們是首要的原則。
一般孩子在晚上10點後,會慢慢進入熟睡狀態,在深度睡眠中,孩子活動一天的疲勞開始恢復和調整。而個別孩子出現哭鬧的情緒,一定是有原因的,這時父母不要衝孩子亂髮脾氣。
有的孩子夜裡經常哭醒,情緒處於不安和恐懼狀態。這些情緒在孩子放鬆睡眠的時候,會以夢境的形式表現出來,孩子在語言發展還沒有完善的情況下,夢到什麼他無法表達,只好以哭的方式宣洩和釋放白天積累的情緒。
孩子本哭時,父母需要耐心接納孩子有這樣的不安和驚恐,可以抱著孩子,同時站在孩子的角度,“共情”他的感受,也就是體諒孩子當下的情緒,父母可以說:“寶寶做夢了嗎?夢到什麼了?媽媽在這裡,會陪著你。”一邊說一邊輕拍孩子,身體上跟孩子的接觸會給孩子帶來安全感。也許孩子持續大哭不止,父母依然要保持耐心,孩子哭就讓他哭一會兒,當這些害怕的感覺在哭聲中宣洩後,孩子會逐漸平靜下來。這個過程可能需要一段時間,在半夜會讓父母感到很煎熬。但在父母的接納之後,特別是媽媽的愛撫和關照之後,孩子很快會入睡。
孩子為什麼會有這些情緒反應呢?這與孩子在白天的生活即所見所聞是分不開的,也與我們最近的養育方式有關,比如孩子白天看到讓他害怕的東西,如小狗在孩子猝不及防時突然跑到他面前,孩子看到毛茸茸的動物感到害怕、緊張。還與我們對待孩子的態度有關。3歲前的孩子,如果我們看到他哪些地方沒做好,父母嚴厲的態度和大聲的語調,會讓孩子沒有安全感,經常這樣,孩子的安全感、價值感都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威脅和破壞;另外,也可能與媽媽最近陪伴孩子的時間較少,對孩子說話缺乏耐心有關。
有些被老人照看的孩子,經常聽到威脅性的話語。為了讓孩子聽話,有的老人會說:“再不聽話會被壞人抓走”“再不聽話警察就來了”“再不聽話大灰狼把你叼走”等;有時為了催促孩子睡覺,會說些讓孩子害怕的語言,如:“不好好睡老虎就來了”等。這些語言對於幼小的孩子來講,容易產生恐懼心理。老人本希望孩子乖乖入睡,殊不知無意中的恐嚇會使得幼兒分不清現實和想象,他們真以為這些可怕的東西會如影隨形,從而精神處於緊張狀態,處於擔心害怕之中。
孩子良好的睡眠需要一個安全穩定的家庭氛圍,這個環境祥和美好,孩子的內心就會感受到充分的安全感,睡眠時才會安定,因此老人要避免恐嚇、嚇唬孩子。想要孩子安靜睡覺,需要孩子保持心情愉悅,擁有輕鬆的環境,比如輕輕吟唱兒歌、說話聲音變小、每天有固定的睡眠時間等,都有利於孩子入睡。
要想孩子夜間睡眠好,父母可以嘗試以下一些做法:
第一,孩子哭泣時,父母的理解安慰、擁抱安撫必不可少,越小的孩子擁抱安撫效果越好,身體的親密接觸會讓孩子減少恐懼感。
第三,父母多陪孩子一起玩耍,可以在家裡做遊戲,特別是爸爸可以和“疊飛機”等遊戲,讓孩子在歡笑中釋放他們恐懼、害怕孩子玩“騎大馬”的情緒。
第四,對於稍大的孩子,第二天白天可以問問他,晚上哭是夢到了什麼,引導孩子說出不快,也可以讓孩子將想象中可怕的東西畫下來,這樣能有效緩解孩子的緊張情緒。
第五,如果父母知道孩子害怕某些動物,比如小狗、小貓等,近期最好少接觸。如果孩子看到跑動的小狗小貓等,父母可以將孩子抱起來。等孩子渡過了這個階段,可以讓孩子看感到害怕的動物圖片,孩子能夠接受後,再看畫面中的這些動物。隨著年齡的增長,等以後看到這些動物時,他們將不再害怕。
第六,避免給孩子看刺激暴力的動畫片、電視劇或電影。有些父母忙碌,顧不上孩子時讓他一個人坐在家裡看電視或影片,殊不知那些有衝擊力的畫面會很容易給孩子帶來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