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黑夜不洅萊

    一是健全教師工資保障長效機制。實踐表明,經濟待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著某種職業的社會地位。當前中國教師平均工資水準是參照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水準而定的(《教師法》第25條),而地方在具體執行這項工資政策的過程中,主要考慮了基本工資部分,而同樣作為薪酬部分的津補貼、獎金以及作為工資待遇補充延伸部分的社會福利待遇等並沒有考慮進去。因此,雖然,國家先後於1987年、2009年(限於義務教育階段)、2016年連續三次對中小學教師(包括幼兒園)現行基本工資標準提高了10%,但至今仍未使教師職業真正成為社會上人人羨慕的職業。原因在於,一旦綜合各項收入,教師綜合收入偏低,這是造成教師職業吸引力不足的主要原因。基於這一現實問題,意見提出健全教師工資保障長效機制,具體將建立教師工資水平與公務員基本工資、津補貼、獎金同步調整的聯動機制,以確保教師工資水平不低於或者高於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水平。

    二是調整完善教師績效工資政策。目前,中國的績效工資制度設計過於依賴單一的績效考核模式,這是導致績效考核激勵機制不明顯的主要原因。綜合考慮績效、晉升、教齡以及政策福利等因素,可以彌補每種工資制度設計的侷限性,透過系統設計,整體發揮效用。基於當期中國實行的績效工資政策實際,今後需要淡化單一以提高工資為導向的具有競爭性、短期性的績效薪酬制度,探索實施以教師專業發展為導向的薪酬制度,即重新設計工資結構,探索構建起集績效、晉升、教齡以及政策性補貼為一體的綜合化的教師工資結構體系,並進一步探索將能力、職責、業績透過合適的考核評價方法反映到工資待遇當中,真正構建起適合教師職業特點的工資激勵機制。

    三是對鄉村教師發放生活補助,中央財政適當擴大獎補範圍。好的待遇才能讓鄉村教師能安心紮根鄉村,並致力於鄉村教育的改革和發展。實行由中央財政負擔鄉村義務教育教師工資待遇是西方發達國家的教育改革實踐經驗,基於本國國情以及地方實際,現階段,應該明確中國鄉村義務教育教師工資,由中央財政給予適當的補助。為保證補助政策的合理性,需要進一步明確鄉村教師補助的範圍、標準和物件。具體在保持現有的實施艱苦邊遠地區中小學教師津貼補助以及實施連片特困地區鄉村教師生活補助政策基礎上,將補助範圍覆蓋到全國所有在艱苦貧困地區工作的鄉村教師,國家下一步要考慮對還不屬於前期補助範圍內的艱苦貧困地區的鄉村教師實施合理的補助。

    四是加快建設鄉村教師週轉房。教師週轉房建設關係到城鄉教師交流、鄉村教師的補充及職業的穩定等方方面面的問題,事關重大,應引起各級黨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視,切實依據相關法規政策貫徹落實。在加快建設週轉房的同時,調動縣、鄉兩級政府的積極性,為鄉村教師在城鎮購買住房提供優惠,有條件的地方為鄉村教師在城鎮建立教師小區。採取多方舉措,切實解決困擾鄉村教師生活的現實問題,使其無後顧之憂。

    五是關心全體教師身心健康,政府要為教師提供定期免費體檢。身心健康保障是教師作為一名公職人員應該享受的最基本待遇。伴隨新課改深入,教師工作量明顯在加大,即使有法定的寒暑假,也由於培訓、教研等任務得不到完整的休息調整,工作任務重,壓力大,又不能得以有效休息調整,教師身心健康不令人樂觀。而教師的言傳身教作用,又無時無刻不在發揮作用,因此,教師身心健康直接影響到了受教育者的身心健康發展。尤其在中小學階段,教師一句過重的批評甚至有可能使學生終身走不出其陰影。關心教師身心健康,並將之作為教師應有的福利待遇是當前迫切需要著手解決的現實問題。基於現階段中小學教師依法享受定期免費體檢等福利政策落實不到位的現實問題,意見明確提出了關心全體教師身心健康,政府要為教師提供定期免費體檢。為保障教師身心健康,採取政府統一組織和管理教師定期免費體檢,並就必須檢查的專案做出統一的規定。

    二、確保教師工資福利待遇需要剛性制度的保障

    教育首先是政府行為,而政府行為需以當前教育法律法規制度為依據。為保障政府行為的合理性、有效性,需要加強相關制度的建設,透過剛性制度來保障教師工資福利待遇的有效落實。

    一是實行一把手負責制。意見指出,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切實領導,實行一把手負責制。要求建立教師工作聯席會議制度,落實黨委常委會決策。在具體落實教師工資福利待遇政策過程中,按照對地方公共事業由地方主要領導人負主要責任的原則,國家可對不能落實教師工資福利待遇的地方負責人實施問責制,地方各級政府也建立相應的問責制。

    二是強化經費保障。影響教師工資水平的最為根本的原因是教育投入水平,意見指出,要求各級政府要強化經費保障,加大對教師隊伍建設的投入力度。一方面要求新增財政經費要優先用於教師隊伍建設,另一方面要求教師隊伍建設專項經費增長幅度要高於財政性教育經費增長幅度,教育投入重點放到教師專業發展和改善教師生活待遇等方面。

    三是開展考核督查。實現依法治教,關鍵在於依法行政,而實現依法行政,關鍵在於政府系統內自上而下的業績考核。一方面國家將建立教師隊伍建設考核標準,並將考核結果作為各級領導幹部獎懲任免的重要依據。另一方面要求各級黨委和政府督查部門將教師隊伍建設作為年度重點督查專案,公開督查結果。在具體督查教師工資福利待遇政策落實情況時,國家可設立專門的督查專案或機構,督促地方根據當地實際經濟發展情況以及當地居民消費水平,適時合理提升中小學教師最低工資標準。地方各級政府也相應地設立相關督查專案,督促相關部門依法確實保障教師法定的工資福利待遇。

    經濟待遇是保障,社會地位是榮譽。意見不僅明確了當前教師經濟待遇的各項具體改進策略,同時明確提出提升教師社會地位,維護教師合法權益的改革策略。具體有建立教師榮譽制度,以及依法保障教師在辦學治校中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透過待遇保障和地位提升,確實讓廣大教師安心從教、熱心從教、舒心從教、靜心從教,激發教師隊伍活力,吸引更多優秀人才持續不斷地補充到教師隊伍中來。

  • 2 # 多祿1

    物資激勵也是提高教師隊伍一種手段,才能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養和科技水平,因為不管什麼樣的人才都來自於教育,特別是退休老教師年老多病更應該多關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世界上最大的狗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