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
回覆列表
  • 1 # 小木可閣

    很多人認為佛珠是佛教徒僅僅用以唸誦記數的隨身法器,實際上佛珠有神秘的起源和深奧的意義。依據苯教《無垢光榮經》記載,辛饒彌沃如來佛三十一歲時,看到人間生老病死的痛苦,就放棄王位離開皇宮,在吉祥白塔前依止前世佛陀的弟子忠松勒得江哇(比丘善根勝)出家為僧,然後在不同的聖地苦修九年,最後成就佛果而涅槃。他在苦修的時候,有一天,夢見自己在皇宮裡跟著親屬和家人一起享受著榮華富貴的生活,第二天夢醒過來的時候,聖尊知道自己還沒有徹底地消除貪著之念,於是誠心祈禱十方諸佛和菩薩加持,願徹底消除貪著之心。在開始誦唸諸佛的法號和心咒時,看見在山洞前面有一棵菩提樹,結了很多飽滿的果實,聖尊跑到菩提樹下時,發現在樹根旁邊有一百零八顆菩提樹果, 聖尊以吉祥草來貫穿一百零八顆菩提樹果,被稱為“塵忘”,漢語稱為佛珠與念珠。實際上“塵忘”的含義是應用菩提樹果來記數唸經,及唸誦佛號和心咒的話,能斷掉懷念與貪心等所有的紅塵。

    為何辛饒彌沃如來佛用一百零八這個數目呢?有五個意義:第一,辛饒彌沃如來佛當初在菩提樹下發現的菩提樹果只有一百零八顆,他認為這是佛和菩薩加持與贈送的吉祥品及吉祥的數目。第二,辛饒彌沃如來佛用一百零八顆菩提樹果表示一千零八位佛,用一顆大一點的佛珠表示佛祖與佛性。第三,表示斷除一百零八種錯亂之心,從而使身心能達到一百零八種入定寂靜的狀態。第四,苯教被稱為的乘(道路)可分九乘、四十五乘、一百零八乘,佛珠表示一百零八種乘。第五,民間傳說中,表示比丘善根勝給辛饒彌沃如來佛一生中圓滿完成一百零八種功績而涅槃的預言,所以辛饒彌沃如來佛一生中十二項大功績,四十五項中功績,一百零八項小功績圓滿完成而涅槃。辛饒彌沃如來佛當時應用菩提樹的佛珠,但現代人使用很多材質的佛珠

  • 2 # 帝國及時雨

    佛珠在佛教歷史上本稱為念珠,梵文原語包括四種意義

    1、 pa sakam ala音譯是‘缽塞莫’,意譯是‘數珠’。

    2、 asam alo音譯是‘阿義摩羅’,意譯是珠蔓"。

    3、 japam a la音譯是‘渣巴摩羅’,意譯是‘唸誦蔓"。

    4、 aksas0tra音譯是‘阿義修多羅’,意譯是‘珠的貫線

    由此可見,念珠有數珠和誦珠的不同名稱。但由於念珠是念佛時的隨身法器,所以珠也常稱為佛珠。

    很早以前印度人就有以要珞矍條纏身的風尚,這種風尚後來就演變成為佛珠的使用在印度出土的‘龍王歸佛’像其中一尊屬於二世紀時代的婆羅門像。這尊婆羅門像,是首懸佛珠的。據說,婆羅門教徒,很早已使用佛珠;佛教徒使用佛珠,大概也在公元二世紀。佛珠已經成為中國、西藏、日本、南韓、泰國等地區,僧尼居士所攜帶使用的重要法 器,甚至成為佛教徒的一項重要標忠。佛教經典記載佛珠的起源,一般以《木子經》所載 陀對波流離王的啟示為通說。經文中寫到:佛告王日:“若欲滅煩惱障報障者,當貫木子一百八,以常自隨,若行,若坐,若臥,恆當至心無分散意,稱佛陀、達摩,僧伽名,乃過木子,如是漸次度木穗子,若十,若二十,若百,若千,乃至百千萬。”由此看來,渡流離王用木桃子製造佛珠,持念,三室”一一佛陀,達摩、僧伽(即佛,法,僧)之名,用以消除煩惱障和報障,這是佛教念珠的起源。

    這是西藏最古老的一張菩薩持佛珠唐卡圖。

    佛教是漢代傳入中國的,一說是漢哀帝(公元前6一前1年在位)時,博士弟子秦景憲從大月氏使者伊存,口受《浮屠經》,為佛教傳入中國之始;或說漢明帝水平十年(公元67年),遺郵中蔡惜到天竺求佛法,以白馬負經而歸,是佛教正式傳入中國之始。

    根據正史的記載,東漢明帝(公元58-74年在位)時,楚王英是中國最早奉把浮屠(即佛陀)的人(見《後漢書·楚王英傳》),而漢末竿融是最早“課讀佛經”的人,(見《三國志…吳書·劉蘇傳》附傳)。他們有否使用佛珠,都不可考。

    上圖是佛像圖鑑的高僧空海祖師坐禪持佛珠像。

    三國時代,吳主孫權,築建初寺,禮待康居僧人僧會,許其譯佛經與佈道佛數,由其是江南一帶,佛教開始流行。魏齊王曹芳嘉平二年(公元250年),印度僧人縣摩迦羅來朝穎川朱士行受戒出家,這是中國正式有沙門之始。上述兩位來華的僧人,有否攜用佛珠也無可考。

    兩晉南北朝時代,異域僧侶來華的人數越來越多,最著名而影響最大的高僧是佛圖澄和鳩摩羅什。佛圖澄在洛陽,受後趙君主石勒、石虎的禮敬,在境內建築佛寺八百餘所他的弟子道安,也受前秦君主堅的敬重;而道安的弟子慧遠,結白蓮社於廬山,講論佛法,為一時朝中士大夫所宗仰。鳩摩羅什在長安,受後秦君主姚興,尊為國師,在逍緩園召集僧睿、僧肇、道生等八百餘人,從事佛經翻譯,譯出經書九十八部,四百二十五卷。從此,佛經流傳廣遠了。後魏楊燭之撰的《洛陽伽藍記》說:“時佛法經象,盛於洛陽,外國沙門三千餘人。“這時外國來華僧侶眾多,其中多數僧侶都攜帶著佛珠。

    這是敦煌莫高窟儲存下來一尊十六國時期(公元304-439)泥塑彌勒菩薩像,便是頸部有掛佛珠的塑像。

    根據佛經記載,持有佛珠的本尊是毗俱胝菩薩。毗俱胝在梵文中是皺眉頭的意思。佛經記載,有一天在佛陀的說法大會上,觀世音菩薩的額頭皺紋中突然化現出一個菩薩,十分的威猛雄壯,做大悲怒狀。當時諸金剛們很是畏懼,紛紛地逃到佛陀的蓮座下尋求救助。於是,佛陀對這尊菩薩說:“您且止住。”這尊菩薩立即止住不動說:“惟佛所教敕,吾當奉行!”他就是毗俱胝菩薩。在佛教中,毗俱胝菩薩代表著大悲者,具有不可抗拒的大威勢力。這尊菩薩額上有眼,有四隻手臂,左邊一手舉著蓮花,一手拿著淨瓶,右邊一手結施無畏印,另一手把持的就是佛珠。

    華人知道佛珠,確實可考者,始於《木桃子經》。《木穗子經》在東晉時不知誰人翻譯,其中提到佛珠的源起,則東晉(公元317-420年)時代,華人正式知道佛珠了。其餘,唐代阿地瞿多譯的《陀羅尼集經》、寶思譯的《校量數珠功德經》不空譯的《金剛頂瑜伽念珠經》,明顯地提到佛珠。事實上,到了唐朝時代,華人用佛珠已經很普了。現今雲南昆明市筇竹寺,在唐太宗貞觀二十年(公元618年)造的五百羅漢像,其中有手持佛珠和頸掛佛珠的。《舊唐書·李輔國傳》載:“輔國不茹葷血,常為僧行,視事之暇,手持念珠。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棚番茄裂果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