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1659800814593
-
2 # 使用者2241264816021
1、晉陽起兵:義寧元年(617年),李世民鼓動父親李淵起兵反隋,是為晉陽起兵。李淵封李世民為敦煌郡公、右領軍大都督,統帥右三軍,起兵攻入長安,並且滅隋。李世民官拜光祿大夫、唐國內史,徙封秦國公,食邑萬戶。
2、任用人才:李世民即帝位不久,按秦王府文學館的模式,新設弘文館,進一步儲備天下文才。李世民知人善任,用人唯賢,不問出身,初期延攬房玄齡、杜如晦,後期任用長孫無忌、楊師道、褚遂良等,皆為忠直廉潔之士;其他如李勣、李靖等,亦為一代名將。
3、完善制度:李世民在位期間使隋制更趨於完善。如中央朝廷方面延續了三省六部制,特設政事堂,以利合議問政,並收三省互相牽制之效;地方上沿襲了隋代的郡縣兩級制,分全國為十個監區(道)。此外,行府兵制,寓兵於農;均田制、租庸調製、科舉制等皆有所發展。
4、經濟:李世民在經濟上實行均田制和租庸調製,使農民有可能安定生產,耕作有時,促進了經濟的發展。重視農業,減輕農民賦稅勞役。“戒奢從簡”,節制自己的享受慾望;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利於減輕人民的負擔。
5、外交:中外關係方面也迅速出現了繁盛景況。貞觀十五年(641年)正月,唐太宗在吐蕃贊曾(即君長)松贊干布的多次請求下,答應將宗女文成公主嫁給他,並派禮部尚書、江夏王李道宗護送公主入藏。從此,吐蕃和唐朝結為甥舅關係,相互學習,友好相處。
-
3 # 劉浩劉一
勤政愛民,開創貞觀之治。採用魏徵、房玄齡、杜如晦、一批有才能的人輔佐他,納諫如流。經濟繁榮,社會穩定。貞觀六年,唐太宗與長孫皇后特所鍾愛的長樂公主將要出嫁,唐太宗特別下令讓有司準備比長公主多一倍的嫁妝,然而不久之前御史大夫韋挺剛剛上表批評過時風:“今貴族豪富,婚姻之始,或奏管絃,以極歡宴;唯競奢侈,不顧禮經。……若不訓以義方,將恐此風愈扇。”結果唐太宗竟然“頂風作案”,要為自己的愛女準備的嫁妝甚至比長公主還要多許多,此舉自然而然招徠了魏徵的嚴厲制止。魏徵認為嫁妝比長公主多一倍不合禮法,極力諫止,唐太宗下朝後將這件事告訴了長孫皇后,長孫皇后感嘆道:“我知道陛下器重魏徵但不知道其中的原因,今天才知曉原來魏徵果然是於社稷有益的肱骨之臣,而魏徵作為臣下卻能夠秉直上諫,這份品行實在是難能可貴。”於是下旨賞賜了二十萬錢與四百匹絹給魏徵,並特意囑咐道:“我希望鄭公能夠一直將這份敢於直諫之心保持下去,認為不對的就直說,不要因為君臣之禮而有所諱言。”
回覆列表
、吸取隋亡的教訓,調整統治關係。正確處理君臣關係,把君比作舟,把民比作水,提出“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2、正確處理君臣關係,善於用人,虛心納諫。使決策正確,政治清明。
3、完善三省六部制,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強了中央集權。
4、完善科舉制度,重視人才的培養和選拔,擴大了統治基礎
5、經濟上重視農業生產,減免租賦,減少力役,促進了經濟的恢復和 發展
6、民族關係上,對少數民族一視同仁,促使民族關係融洽,民族大團結。
7、對外關係上,加強與日本、新羅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