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93nm指的是極紫外線的波長,波長指的是最近兩個波峰之間距離為193nm奈米,要想把這個極紫外線光波描述清楚還有波峰、波谷,還有每秒30萬公里的光速。 14奈米是指半導體晶片上面的線寬,半導體晶片上面肯定要劃線吧!劃線要用光刻機,光刻機目前全世界最牛的是荷蘭,劃完線要用刻蝕機,也有叫蝕刻機的,刻蝕機再把劃的線雕刻出來,該刻洞的刻洞,該刻凸的刻突,然後估計就是連金線、銅線、封裝啊什麼的亂七八糟我也不知道的東西了。中國刻蝕機在2017年4月左右報道說中微半導體尹志堯世界最先進5奈米等離子刻蝕機17年底交貨,現在18年了我也沒搜尋到什麼訊息。
10
回覆列表
  • 1 # 如鯨向海鳥投林

    讓我們來看看193nm和14nm的區別。

    193nm指的是什麼,這裡的193nm指的是光源波長,也就是深紫外光波長。

    14nm級別CPU中的14nm指的是,電晶體結構中柵極的寬度(柵長),柵極越短,電流損耗越少,表現出來發熱和功耗就會越少。

    gate(綠色部分)為柵極,只要控制兩段電流的通斷為什麼可以用193nm波長的光源製造14nm製程的晶片

    一是,波峰和波谷在無法突破衍射極限的情況下,可以利用光刻膠的性質,透過特定的化學處理或者是物理處理,不同的光刻膠有了不同的特性,簡單的來說使光刻膠到達一個特定的曝光量後才融化,透過這種辦法當曝光量到達某個值過後光刻膠融化,過了這個值就不在變化,這樣就可以去的小於波長的的結構,如下圖。

    黃色方框區域極為去的結構長度,小於波長

    二是由於第一種方法光刻膠有限制,並不能做出無限小需要的結構,這個時候就可以利用到多次曝光,就是在第一次已經曝光過的結構之上,重複曝光,下圖中黃色為第一次曝光,藍色為第二次,只要將兩次重疊在一起,這樣結構寬度就會減小一半。

    中國的刻蝕機技術

    講到中國的刻蝕機,大家都知道是中微半導體,但是很少人知道中微的幕後功臣尹志堯,他曾經在美國矽谷工作20餘年,個人擁有專利近百項,沒回國之前擔任美國應用材料公司副Quattroporte,帶著自己的團隊回來,在什麼都沒有的情況下,創辦了現在的中微半導體。

    在中國沒有一點半導體基礎的情況下,中微在尹老帶領下彎道超車,現在已經量產的7nm級別刻蝕機,世界一流,已經向臺積電供貨,並且已經掌握獨一無二的5nm刻蝕機技術,目前正在準備量產中。

    我們有理由相信,中國半導體技術的落後只是佔時的,有很多向尹老這樣的默默付出者,他們在為中國半導體事業默默奉獻著,他們是中華民族不屈的脊樑。

  • 2 # 仁觀天下

    14奈米CPU:是指晶片的製程是14奈米。即半導體積體電路製造的“線寬”---就是尺寸14奈米。

    193奈米光刻機:我想應該說的是193奈米液浸式光刻技術,採用的是遠紫外光源。當前10納米制程光刻機是採用這個技術。臺積電最近宣佈7奈米量產成功,不知道是極紫外光還是原來的193奈米液浸式光刻。按照光波長度,小於190奈米的稱為極紫外光。2017年初,臺積電向荷蘭ASML訂貨,定的是極紫外光刻機。荷蘭ASML和我們長春光機所研製的極紫外光刻技術,採用的波長都是13.5奈米。

    5奈米刻蝕機:現在量產的刻蝕機最小製程是7奈米。5奈米還沒出現。

    在晶片製造中,要生產的晶片、光刻機、刻蝕機三者的的製程應當一致。比如,生產14奈米的晶片,要用14奈米的光刻機放樣(在晶圓上用光畫好電路圖樣)、14奈米的刻蝕機雕刻(等離子刻蝕)。

    目前,在桌面電腦CPU領域,製程停留在14奈米很長時間。而手機晶片已經從10奈米進入7奈米時代。臺積電剛剛宣佈7奈米晶片量產技術成功。製程越小,同樣體積容納的電晶體越多,運算能力越強,越省電。這對手機這種電源受限(電池),體積受限(追求輕、薄、小)的裝置尤其重要。而電腦就沒有這方面的壓力。

    中微是給臺積電提供7奈米刻蝕機的廠家之一。中微與臺積電在 28 nm 製程時便已開始合作,並一直延續到14nm、10 nm到今天的7奈米。在刻蝕機領域,還有應用材料、科林研發 、東京威力科創、日立先端這幾家外國企業具備同等實力。

    下圖:中微刻蝕機

    至於中微的5奈米刻蝕機,現在還沒出來。出來也沒有意義。因為5奈米的光刻機還沒有,不能把放樣做到5奈米,要5奈米的刻蝕機做什麼用呢?中微是做了5奈米刻蝕機的技術儲備,只要5奈米光刻機面世,即可推出5奈米的刻蝕機。刻蝕機的技術難度比光刻機還是要小得多。

    下面說說光刻機,我們現在就卡在光刻機上。目前國內量產的只能做到90奈米。上海微電子的產品。而荷蘭ASML已經量產7奈米產品。差距不是一點兩點。

    不過,我們已經採取直接進入極紫外光刻技術臺階的策略,並取得很大進展。

    2017年6月,“極大規模積體電路製造裝備及成套工藝”國家科技重大專項(02專項),“極紫外光刻關鍵技術研究”專案順利驗收。實現了國內首次極紫外光投影光刻32 奈米線寬的光刻膠曝光圖形。當然這是在實驗室中完成的,距離量產還有距離。但這是在技術封鎖下的一次重大突破。

    專案由長春光機所牽頭,參與單位有:中科院光電技術研究所、中科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中科院微電子研究所、北京理工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未了這一刻,從試製 極紫外光樣機算起,整整花了16年。

    讓我們為默默奮戰在科研一線的工作者們致敬。

  • 3 # 力通科技論壇

    光刻機,顧名思義就是用光做為能量,進行實物雕刻的機器;刻蝕機,就是刻蝕掉對產品本身設計不想保留那部分的機器。

    14奈米是指光刻機制造晶片所達到的線寬工藝。線路越細小,電晶體柵極越短,單位面積所刻制晶體就越多,晶片效率就越高越省電,目前最高工藝已達7奈米.如臺積電正在量產的麒麟980就是這個極品工藝

    要想有奈米級的工藝,普通光源是無法滿足晶片製造要求,因為普通光源波長太大,存在太強的衍射,小孔成像原理知道,光線透過小孔射到屏上,亮斑之外還有餘光繞過。現實光源採用波長更短(193奈米),頻率更好,直線性更強(衍射更小)的紫外鐳射。隨著工藝的推進,對光源要求會更加嚴格…

    簡單的說,晶片製造第一步就是轉錄刻模。類似照相原理:把設計好的原理結構製成掩模薄片(類比成相片做好的底片),然後透過193奈米的光照,投射到塗膠的晶圓薄片上,在薄薄的膠莫上留下晶片結構影象,從而把設計圖紙的容轉錄到晶圓薄片的膠莫上,朋友你明白了吧

    帶有影象資訊的膠莫,在刻蝕機的作用下,曝光的部分膠莫開始溶解脫落熔化。未被膠體薄膜覆蓋的矽晶體因失去保護,而在離子作用下被刻蝕掉。刻蝕機工藝越先進,刻蝕精度越高,五奈米可刻蝕7奈米,但不能反過來用,那那樣刻蝕的效果質量會太糟糕。刻蝕機其實才更像雕刻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奧數追及問題的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