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王老先僧

    拿現代舉例吧。

    咱們現代華人,上學第一堂語文課,都是從拼音學起的。aoe、聲母韻母,一二三四聲,語文老師一天恨不得讓你寫一百遍。學拼音除了讀懂並認識漢字,還有一個作用,那就是統一華人的普通話。

    什麼意思?

    老四上大學的時候,有次跟老鄉打電話,說了一句後生。這兩字在山西方言裡本來是小夥子的意思,可讓我來自東北的室友聽成了髒話。各地區方言嚴重的差異性,在幅員遼闊的中國非常普遍。普通話沒普及前,雖然華人用的漢字都一樣,但從嘴裡說出來的意思卻千奇百怪。比如,南方人把福建說胡建,北方人把父親叫成嗒或爹。南方人和北方人湊在一塊兒,如果沒有普通話做媒介,估計雙方互相謾罵都以為在談工作。

    荀子說:事物的命名,無所謂合理不合理,只要共同約定就行。

    現代,國家透過拼音標註漢字的方式,讓每個人都能正常交流。全中國都會說會聽的話,我們成為普通話,古代則叫官話。普通話有標準的字母拼音供我們學習、掌握,古代的官話同樣也有這方面的教育推廣。比如,明朝官話是南京一帶的方言,東漢那會兒的官話是河南方言。

    古代人怎麼學習普通話?

    咱現在有詞典幫助掃盲,古代也有詞典。

    春秋戰國時期,國家眾多。楚華人說得跟趙華人的說得話根本不一樣,文字也不一樣。國與國之間的來往,用的多是翻譯。當時,有本詞典叫《爾雅》,主要是幫助人們瞭解學習漢字。秦以後統一了文字,之後漢朝又出了一本《方言》的詞典。方言要比爾雅更加包羅永珍。它把各地區不同的方言詞彙聚集到一本書上,進行了不同方言之間的互譯。比如,父親一詞,南方人叫什麼,北方人叫什麼,東北人叫什麼。還把各地區通用的語言羅列出來,比如,雞,各地都叫雞。在古代,倉頡篇、說文解字等書都是詞典的作用。

    古人這些著作,要麼說字的意思,要麼科普字的讀音。(古代沒有拼音字母注音,一個字怎麼念,靠直音、讀若,反切來表現。這就不多說了,把它們當作古代字母拼音即可。)

    所以,每個朝代都有普通話,只不過以前用的是河南方言,換個朝代又換成了北京方言。一種透過國家手段,強制普及的方言就是普通話。

    皇上給大臣開會,大臣雖然來自天南地北,但所用的話都是當時的普通話。皇帝沒有理由聽不懂。至於咬字不清,有口音這種事情,那屬於個人問題,現代這樣的人多的是。比如,斷背山、智取威虎山,碟中諜山。

  • 2 # 南京寧

    中國地大物博,南北差異很大,加上少數民族眾多,即便是皇帝,也要為語言問題頭疼。歷史上有不少皇帝都在這方面出過一些規定,總的來說,最有效的方法還是推廣普通話。

    在先秦時期,華夏大地上有眾多小國家,每個國家由於地理位置原因導致風俗語言各異,例如秦國與楚國的語言差異就很大,不僅是發音不一樣,文字也不一樣,對很多東西的叫法都不一樣。所以,秦始皇統一全國後,也統一了文字。

    統一文字,就是以秦國的語言為基礎創造官話,也就相當於普通話了。不過,那時普通話的推廣可不像現在,即便是現在,廣東福建等地還是以當地方言為主,不少人在正式場合仍然說方言。

    好在古代皇帝上朝的人員不多,加上上朝這種例會基本上都是人員固定,而古代又特別注重禮儀,新晉官員參加朝會面君前禮部都會有人專門調教,所以大部分官員在朝會上說的是官話。有那些發音不準的,相處時間長了,大家也適應了。況且,會上有資格發言的人也不多,大部分人只是列席而已。

    所以,早朝上的方言並不是最折磨皇帝的。最折磨皇帝的是地方官員進京朝聖,那一口口的濃濃鄉音,能讓寶座上的皇帝抓狂,甚至忍不住罵娘。

    例如,雍正。有一次雍正接見一個福建官員,該官員一張嘴一口福建話,讓雍正直接抓瞎,然後是憤怒。於是,不久後一份有點長的聖諭下來了,大意是說當官的有教化四方的責任,如果你自己連普通話都說不好,怎麼去教育別人呢?所以,以後福建廣東的考生,如果普通話說不好的,先練好普通話,否則就別來參加科舉考試了。

    雍正曾誇獎過一個福建官員,說此人“不似福建人”,這位官員聽了後大為榮光,因為這是雍正在跨他的官話說的好,有可以進京為官的條件。

    為了改變這種被皇帝歧視的情況,廣東、福建兩地奉喻建了很多“正音館”,也就是推廣官話的機構。平均每個縣都有好幾所。當地想走仕途的人,必先到正音館學習官話也就是當時的普通話。

  • 3 # 老向沐浴國風哦

    皇帝怎麼可能聽懂各地方言呢?中國方言那麼多,想聽懂各地方言簡直比登蜀道還難!

    一句“夾嘣”,康熙皇帝絞盡腦汁也猜不出來什麼意思。

    那時候正熱播《康熙微服私訪記》,有天我剛開啟電視就看到這一幕:

    康熙皇帝想領略一下地方方言,於是叫一個廣東潮汕的大臣說個詞給他猜。那個大臣說了一個“夾嘣”,康熙帝瞬間就懵了。

    洋洋得意地猜了“夾縫”、“駕崩”等詞,大臣都搖頭。最後沒辦法才叫他說出答案:吃飯!

    哈哈,兩者簡直天差地別,一點像的地方都沒有!怎麼猜都不可能猜出來!

    所以,朝堂上的皇帝是不可能聽得懂各地方言的。

    那麼,就只有一個辦法了,那就是都學一種語言!也就是都學普通話,也叫官話!

    周朝時有雅言,相當於現在的普通話了。當然,普及度肯定是不如現在的。以後的列朝列代都會推廣自己的官話,比如秦始皇書同文,車同軌,發音肯定也得“同”。

    至於以哪種語言作為自己的普通話呢,一般都是中原地區或附近地區,因為那是國都所在,是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比如現在的普通話就是以北京方言為基礎的。

    如果當官上朝的人不會普通話,基本就很難混了,因為你連最基本的交流都做不到,你還能怎樣?

    雍正時就規定了,尤其是福建、廣東這兩個方言最盛的地方,不會官話連科舉都不能考。

    所以就下令各地辦了許多的正音館,只是剛開始的時候大家還挺認真,到後來就不當回事了。所以,這個措施也就涼了。到了,嘉慶、道光時期,基本看不見正音館的影子了。

    不過上朝的人還是說的官話,地方官的話就管不了那麼多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2004年刑法法修正案的主要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