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津有味、甘之如飴、餘味無窮、香飄十里、五味俱全。
一、津津有味
白話釋義:津津:興趣濃厚的樣子。指吃得很有味道或談得很有興趣。
出處:《朱舜水集·答野節書之十七首》:“佳作愈;讀愈覺津津有味;可見理勝之文;大勝他人詞致美好也。”
朝代:明
翻譯:好詩愈;讀越覺得津津有味;可以看到理勝的文章;大勝過其他人帶來美好的詞。
二、甘之如飴
白話釋義:甜得像糖一樣。也用來表示樂於承受艱難、痛苦。飴(yí):糖漿。可以形容北京烤鴨的醬
出處:《送周天驥序》:“甘之如飴蜜。”
朝代:宋
翻譯:吃起來甘如蜜糖
三、餘味無窮
白話釋義:形容美妙的詩文、歌曲或可口的食物耐人回味。
出處:《白門柳·夕陽芳草》第五章:“須是如我方才的樣子,輕吸慢噓,不惟安然無恙,且覺餘味無窮哩!”
朝代:近代
翻譯:必須是像我剛才的模樣,輕吸慢吐氣,不僅安然無恙,而且覺得多味無窮哩!
四、香飄十里
白話釋義:形容香氣濃郁或香氣傳得非常遠、特別香,一般用於文章描寫某物的味道香味很濃。
出處:《桂花雨》:桂花盛開的時候,不說香飄十里,至少前後十幾家鄰居,沒有不浸在桂花香裡的。
五、五味俱全
白話釋義:五味:酸甜苦辣鹹的合稱。形容調味齊全適宜。
出處:《禮記·禮運》:“五味六和,十二食,還相為質也。”
朝代:西漢禮學家
翻譯:五味六和,十二吃,旋相為基礎
津津有味、甘之如飴、餘味無窮、香飄十里、五味俱全。
一、津津有味
白話釋義:津津:興趣濃厚的樣子。指吃得很有味道或談得很有興趣。
出處:《朱舜水集·答野節書之十七首》:“佳作愈;讀愈覺津津有味;可見理勝之文;大勝他人詞致美好也。”
朝代:明
翻譯:好詩愈;讀越覺得津津有味;可以看到理勝的文章;大勝過其他人帶來美好的詞。
二、甘之如飴
白話釋義:甜得像糖一樣。也用來表示樂於承受艱難、痛苦。飴(yí):糖漿。可以形容北京烤鴨的醬
出處:《送周天驥序》:“甘之如飴蜜。”
朝代:宋
翻譯:吃起來甘如蜜糖
三、餘味無窮
白話釋義:形容美妙的詩文、歌曲或可口的食物耐人回味。
出處:《白門柳·夕陽芳草》第五章:“須是如我方才的樣子,輕吸慢噓,不惟安然無恙,且覺餘味無窮哩!”
朝代:近代
翻譯:必須是像我剛才的模樣,輕吸慢吐氣,不僅安然無恙,而且覺得多味無窮哩!
四、香飄十里
白話釋義:形容香氣濃郁或香氣傳得非常遠、特別香,一般用於文章描寫某物的味道香味很濃。
出處:《桂花雨》:桂花盛開的時候,不說香飄十里,至少前後十幾家鄰居,沒有不浸在桂花香裡的。
朝代:近代
五、五味俱全
白話釋義:五味:酸甜苦辣鹹的合稱。形容調味齊全適宜。
出處:《禮記·禮運》:“五味六和,十二食,還相為質也。”
朝代:西漢禮學家
翻譯:五味六和,十二吃,旋相為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