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土雜漫談
-
2 # 老曹電影
李自成之所以要崇禎封自己為王,是對自己實力的懷疑,認為沒有能力攻破北京城,想透過談判贏得休養之機。
崇禎是一國之主,一山不容二虎,更何況是異性王,明朝的祖訓是天子守國門,君臣死社稷,對待外地不曾和過親,簽過不平等合約,如今李自成卻想要封王,那是不可能的,朱家的臉面往哪放,崇禎何以面對明朝的列祖列宗?
再者,李自成封王后,勢力必然會更強大,因為民眾早已對朝廷失去了信心,如果再給李自成政治權力,無疑會成為心腹大患。
-
3 # 譙郡太守
明末李自成在攻佔北京城前曾經向崇禎提出議和條件:要求崇禎封自己為王,劃陝西、山西為王國,並且付給“闖軍”100萬兩白銀作為軍餉。作為交換條件,李自成軍隊願意替崇禎抵抗清軍。但窮途末路的崇禎卻沒有答應李自成的條件,否則明朝的歷史又要改寫。崇禎沒有答應李自成是出於什麼考慮的哪?筆者認為,不在乎有以下幾點:1李自成和他的隊伍過去一直是大明朝廷和崇禎心目裡的“賤民”、“亂民”、“闖匪”,崇禎和朝裡大臣們從心裡瞧不起他們。又如何能封他們為王,和他們同朝議政。2李自成在起義過程中殺死多少皇親國戚,可以說和大明皇帝有不共戴天之仇。3明朝的祖宗法度正統理念。明朝立國以來幾乎沒有封過異性王(異族除外),封異性為王和分裂疆土無異。崇禎不願意揹負這沉重的歷史包袱和千古罵名。
-
4 # 皇帝不稱朕
哪條史料有記載,說明廷有封李自成為王的動議?
這樣的建議,沒有人敢提出來。
在當時,就算有人有這樣的想法,不管李自成可不可能接受,它同時還有個時機的問題,那就是李自成的實力足夠強大,以至於朝廷不得不屈尊與他議和(而不再是收編、受降)。李自成如果不夠強,明朝只會盡力去剿,就像它過去十餘年做的那樣。沒商量!
李自成曾經屢敗屢挫,他真正坐大而不可制,是在崇禎十四年橫掃河南之後。大約在此後約一年的時間裡,李自成迅速壯大,成為威脅明王朝生存的最大的敵人,具有了嚮明王朝討價還價的力量——如果他願意與明朝妥協的話。
然而,當李自成在崇禎十四年攻下洛陽後,馬上毫不留情地處死了皇帝的叔父福王,已嚮明朝宣告,彼此勢不兩立!雄心勃勃的李自成已經用福王之血封住了議和招安的任何可能。崇禎帝也不可能屈辱地接受那個殺死大批宗室,並且掘了他祖墳的叛逆。雙方唯有你死我活。
隨即李自成在湖廣襄陽建政,在陝西西安稱帝。一個已經稱帝的皇帝,而且兵強馬壯,滅明只在朝夕,他能夠接受明朝一個不值錢的王子稱號?
崇禎十七年初發兵討伐明朝,向東攻略,勢如破竹。明朝已不可能再實施封王之計。
-
5 # 有得觀史
1644年3月,李自成百萬大軍把北京城圍個水洩不通,崇禎盼著吳三桂勤王,眼都盼藍了,就是不見蹤影,北京城內人心慌慌,守城部隊少得可憐,黑雲壓城城欲摧,北京城破就在眼前,大明王朝滅亡在即。
這時李自成提出議和,條件有三,第一是起義軍軍費緊張,要崇禎拿出百萬兩白銀補充軍費;第二是要崇禎封李自成為王,陝西、山西、河南作為封地;第三是不奉旨入覲。
按理說,崇禎已沒有退路,不答應李自成的條件只能亡國,他不可能不考慮後果,不權衡利弊。
李自成挖過鳳陽崇禎他家祖墳,殺過崇禎的叔叔福王,讓崇禎顏面無存,可以說崇禎與李自成不共戴天。可是要和大明朝的存亡相比孰輕孰重,崇禎應該還掂得清楚,那他為什麼不答應李自成的條件呢?下面豫有得試著分析一下原因。
第三條不奉旨入覲,只要聽調動,不見面就不見面,無所謂,這一條崇禎可以答應。
第二條李自成要退回河南,河南是中原的腹地,京杭大運河從河南流過,大運河是朝廷命脈,北京的糧食供應要靠大運河,李自成佔據河南相當於卡住了北京的咽喉,崇禎在北京沒法繼續待下去,只能遷都南京。崇禎可以和李自成討價還價,比如拿四川換河南。如果李自成不同意,崇禎委屈點到南京當皇帝也不是不行,總比亡國要強。
第一條李自成要百萬白銀,這是崇禎最難做到的。李自成一路勢如破竹突破山西,崇禎迎敵需要花錢,這時國庫已經空,沒辦法他號召大臣捐錢。他先找到自己的老丈人周奎,讓他捐十萬兩,帶個頭,結果周奎只捐了一萬,崇禎嫌少,讓他再捐,他就找女兒周皇后哭窮,周皇后給周奎一萬,周奎拿出五千捐了,自己昧下五千。其他大臣捐款更是少得可憐。捐款是崇禎的無奈之舉,也是他最後一招。李自成問他要一百萬,他真是一點辦法沒有。
但是,崇禎要是不拿出一百萬,李自成堅決不會答應。一方面,李自成不會相信朝廷連一百萬都拿不出;另一方面,李自成是靠搶大戶活著的,與崇禎議和成功,他就不能進北京搶大戶了,崇禎不給他錢糧,李自成的農民軍就得扎脖,這一點他是絕不會讓步的。
沒有一百萬,和談註定沒有結果,崇禎拿不出錢,這才是他不同意封李自成為王的根本原因。
互關互動,互利共贏!
回覆列表
崇禎不答應李自成的原因主要是三點:
第一點,崇禎沒錢。李自成在包圍北京以後提出了。只要給300萬兩銀子。並且只要崇禎封他為異姓王。然後李自成統領西北。李自成就退兵。崇禎一聽說要300萬兩銀子。當時就一籌莫展啊,因為當時國庫已經空了。已經空透了。崇禎讓大臣捐錢,結果滿朝文武,沒有一個人願意捐錢,只有皇后捐了兩萬兩白銀,其中還有5000兩是國仗給的。
大臣們真的沒錢麼?當然不是,滿朝文武有的是錢!只是當時的情況是崇禎跟大臣們的之間的隔閡已經相當深了,幾乎所有的大臣都抱著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心態,保持沉默。實際上這些文武大臣都是非常有錢的。李自成進北京以後。對大臣進行毆打、拷掠、抄家。從每個大臣家裡面收刮出來的銀兩都是以萬兩為單位。
第二點,崇禎比較愛面子。不願投降給賊寇。 李自成曾經在攻克鳳陽時拔了皇帝朱家的祖墳,攻克洛陽時殺了福王並烹煮之。在關中打死名滿天下的兵部侍郎孫傳庭,犯下太多難以原諒的“罪惡”。
第三點,崇禎在等待吳三桂的勤王援軍。吳三桂率領的關寧鐵騎已經在路上,向北京疾馳而來。當時官軍對農民軍的勝率很高!如果吳三桂能夠及時趕到,加上北京的守城部隊,說不定可以退兵。然而可惜的是吳三桂的部隊啟程太晚,沒來得及救援,北京城就被攻克,崇禎吊死煤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