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致意致善

    生當為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是宋代著名女詩人李清照的《夏日絕句》中的詩句,短短四句,卻有長虹貫日擲地有聲的氣勢,英雄英撲面而來,表達了對項羽的讚美之情。一個古代史上罕見的才女,一個是古代史上罕見的英雄,確實很有意味。

    這句詩簡單來理解就是生時應當做人中豪傑,死後也要做鬼中英雄。到今天人們還在懷念項羽,因為他不肯苟且偷生,退回江東。言語之中不乏讚美。

    李清照對項羽如此讚美,那麼項羽不肯過江東自刎而死,到底是因為什麼呢?他又為何會讓人們感嘆和紀念呢?

    在公元前203年,這一年是決定歷史走向關鍵的一年。劉邦和項羽兩股勢力最強大的力量,在秦末群雄逐鹿中脫穎而出。在那個時候,他們都面臨一些新問題,部隊的戰力和糧草。

    劉邦方面是士氣高漲,糧草充足,而項羽方面是士氣低落,糧草緊缺。雖然劉邦的優勢很明顯,但是劉邦所率領的部隊戰鬥力卻不及項羽部隊勇猛,所以劉邦在這樣優勢的情況下,依然無法戰勝項羽,而項羽方面因為面臨糧食斷絕,所以也不具備戰勝劉邦的能力。但雙方僵持也不是辦法,所以就進行了一次談判。

    談判的主動方是劉邦,劉邦最開始派去的外交官是陸賈,陸賈的任務是說服項羽,討要太公,但被拒絕。成大事者不拘小節,劉邦就又派遣侯公去面見項羽,再次談判,這次談判成功,項羽同意了劉邦的建議,於是雙方定約,也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鴻溝協議”。就是指鴻溝以西屬於劉邦的漢地,而鴻溝以東則歸屬項羽的楚界。協議簽訂後,項羽就把劉邦的家人送了回去。

    協議訂立之後,按說雙方都應該撤軍,項羽照做了,帶著部隊撤向東。

    劉邦本來也想做個君子,畢竟既然說好了,就該遵守約定。但是劉邦這個君子沒有做成,因為在以實際利益和勝王敗寇為衡量標準的時代,成就大業都離不開小人手段,所以當劉邦手下的張良和陳平勸說劉邦毀約的時候,劉邦就聽從了他們的建議。

    很多人不理解,劉邦為什麼聽從他倆的呢,當然是因為張良和陳平給出的理由實在太誘人,我們來看看他們的分析。第一是劉邦當時的地盤已經很大,離天下只差一步,豈可輕言放棄。第二是劉邦的部隊計程車氣很高,鬥志很強,有繼續作戰的條件。第三是項羽的部隊嚴重缺糧,正是敵弱我強的大好時機。第四是項羽一旦恢復元氣,以後就不好收拾了。第五是劉邦想得天下,那項羽必定是最大的阻礙,而現在是除掉這個阻礙的最佳時機。不要說劉邦,這樣的時機誰都不想錯過吧。

    經過思考後,劉邦沒有讓部隊西歸,而是火速追殺項羽毫無防備的東歸部隊。同時,劉邦派人以利誘安撫並調來了齊王韓信和梁王彭越的部隊,約好地點,合力圍殺項羽的楚軍。最終在垓下,項羽被 劉邦、韓信、彭越、英布4路大軍會師合圍。

    此時,已經是公元前202的冬天,也就是鴻溝協議的第二年。我們來看看當時的情況,齊王韓信帶三十萬主力軍,為正面進攻,此外還有左翼、右翼部隊,以及劉邦坐鎮的後方部隊,同時還有周勃、柴武的預備軍隊。漢軍有四十餘萬之眾。可以說是兵精將足,實力雄厚。我們再來看看項羽方面,當時楚軍有十萬,但是軍中物資緊缺,尤其是軍糧出現了嚴重的短缺問題,又是被圍困的一方,士氣大跌,情況著實不妙。但是儘管如此,韓信統領的主力第一次發動進攻的時候,仍然被項羽的部隊擊退,但是韓信這邊還有左翼、右翼部隊,所以項羽的部隊立即就被夾擊,但項羽部隊的戰鬥力不得不說還是非常強悍的,在夾擊的情況下依然沒有敗績,但在韓信的主力再次出戰,三面圍攻,項羽方面的部隊被擊退,被迫回垓下。最後就是楚軍殺不出去,漢軍輕易不得攻入,雙方呈現出一個對峙局面。

    在這個時候,打破僵局的一方,往往能夠決定著戰鬥的走向。劉邦出招了,漢軍官兵們深夜高唱楚歌。我們可以想想看,自己在飢寒交迫又被困住的情況下,思家之情是很強烈的,家代表著溫暖和希望。項羽的楚軍本來就已經絕境重重,此刻覺得楚地已被漢軍攻陷,最後一點精神支柱也崩塌了,士兵們鬥志全無。當時項羽還慷慨悲歌一首:“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柰何,虞兮虞兮柰若何!”

    絕望之下,項羽夜間帶著八百騎兵突圍而出。天色微亮,知道情況後的劉邦,即令統帥騎兵的灌嬰帶領五千精銳追殺項羽。等項羽渡過淮河的時候,他身邊計程車兵已經僅百餘人。不知道是不是天意,當時項羽在陰陵迷路,向一個田裡的農夫問路,問題就出在這個農夫身上,他故意告訴了項羽一條錯路,而這條錯路是無邊沼澤,項羽難以行走,導致灌嬰率領的精騎追上。一陣廝殺後,項羽撤到東城,這時候,身邊兵士僅餘二十八人。楚軍的戰鬥力還真不是蓋的,項羽帶著二十八忠心的騎兵在數千漢軍的圍困下殺出一條血路,斬殺漢軍數百人,向南至烏江。

    在經歷過前面的一系列奔波後,對項羽的信心造成了巨大的影響。在烏江邊,寒風蕭瑟之中,他剩下的只有一腔悲情和憤恨,烏江亭長駕船迎接項羽過江,亭長勸項羽可以回到江東以圖東山再起,但項羽以無顏見江東父老為由拒絕,並將自己坐下馬賜予亭長。於是,項羽下馬步戰,一口氣殺了漢兵幾百人,自己也受了十幾處的傷。而後揮刀自刎。那年的他,只有31歲。

    很多人不明白項羽當時的選擇,在我們的認知裡,回江東招兵買馬,捲土重來,豈不快哉。可是這位西楚霸王卻選擇了自刎了結,有點耐人尋味,其實細細想想,我們不難發現,這正是項羽的風格。項羽少年有成,曾經風光無限,雄心壯志,但是在經歷這一系列的挫折打擊後,難免會對他的心智造成很嚴重的影響。項羽在聽起烏江亭長說起江東的父老鄉親時,不由想起了自己當年帶領江東子弟渡江向西挺進,豪言壯志,眾志成城,成就了一番豐功偉績,那才是自己,被稱為大英雄的自己,無盡的榮光和敬仰。但想想現在,當年跟隨自己的那些人都死了,江東弟子皆亡,獨活自己,兄弟意氣很重的項羽,會認為自己是江東的罪人,狼狽逃回江東,不是他的風格。

      不僅如此,項羽知道自己是劉邦的心腹大患,就算順利回到江東,江東百姓也會力挺自己,但劉邦定會起軍剷平江東,生靈塗炭。在項羽的心中,實力是很重要的,自己的實力勝過劉邦之時,都不能保全他的兄弟,更何況現在處於弱勢之時呢,即使回去了,成功的機率也是很小的。要是自己只會給江東百姓帶來災難,還不如用自己的死來保全他們。對他來說也許是一種解脫,去陪伴自己心愛的女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火燒茶葉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