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箭箭4819

    (一)建置沿革

    犍為正式建縣於北周保定三年(公元563年),當時名武陽縣,縣治所在寶乘寺(今孝姑鎮永平村永平小學坎下的河壩)。隋開皇三年(583年)更名犍為縣,至今1400多年,縣名未變,這在中國歷史上是少有的。

    建縣之前,縣境長期屬南安縣轄。

    在犍為縣境,歷史上曾分設有:玉津縣(今五通橋區冠英場)、冶官縣(今犍為縣金石井)、大牢縣(今五通橋區金山寺)。大牢縣曾兩撤兩建,第一次名大牢縣,第二次名應靈縣,治所均在金山寺。

    犍為縣城幾經遷徙,建縣之初在寶乘寺,宋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移治清溪,明洪武初(1368年)由清溪遷今治玉津鎮,有史為據。但舊縣誌記:“後蜀明德三年(936年),縣治由岷江東岸遷西岸。”東岸可以理解為寶乘寺,但西岸呢?最近,從許多歷史文獻資料中查到,“東岸遷西岸”之“西岸”,即今天的犍為縣城。證據有三:

    (1)從936年至1011年這75年中發生了一件大事,即宋乾德三年(965年),蜀後主孟昶投降,孟昶從成都坐船過犍為,在犍為留月餘,“見山川之蔥鬱,民物之繁華,百姓競以羊酒饋遺,問慰如家人狀……命花蕊夫人作‘戀戀’詞。”當時陸路交通不便,所以孟昶水路東下。如果縣治設在其他什麼地方,交通不便,他是不會去的。加上當時孟昶是亡國之君,不可能讓他繞道走。

    (2)《嘉定府志》記:“宋犍為舊城,縣南二十里懲非鎮,大中祥符中(宋大中祥符年號共8年,即公元1008年至1016年)移置(懲非),明洪武中(1368-1398年)復移今治。”這段話原見於明代陳循修《寰宇通志》。

    (3)《嘉定府志》在記“學宮”一事時如是說:“舊在沉犀之東,宋大中祥符間邑令左震遷於縣城南。明洪武初縣佐陳興重建。”這段話也說明在宋代,今玉津已是縣城了。因學宮都建在城內或城鄰。

    以上三點可以推測,今玉津作犍為縣城應從公元936年始,至今已有千餘年曆史。

    從公元563年(北周保定三年)建縣到唐肅宗乾元元年(758年)均屬犍為郡轄,758年犍為改名嘉州(當時的郡治設嘉州)。從此,再無犍為郡,而只有犍為縣了。

    此後,嘉州曾更改為嘉定府、嘉定府路等,但治所未變,均在今樂山市市中區。民國時,曾改稱上川南道、第五行政督察區,但犍為隸屬未變。解放後,四川曾為4個行政公署,樂山專區屬川南行署,樂山先後名專區、地區、市,犍為均屬樂山轄境。

    (二)、犍為郡和犍為縣

    很多人都容易把“犍為縣”同“犍為郡”混淆起來。其實,它們是兩個概念。《辭海》(縮印本)1449頁載:“犍為,郡名,西漢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置。治所在鱉(別,即今貴州遵義市西),旋移南廣(今四川筠連縣境),又移治僰道(今宜賓市西南),再移治武陽(今彭山東)。轄境相當於今四川簡陽和新津以南,大足、合江、貴州綏陽以西,岷江下游、大渡河下游和金沙江下游……”,比現在的四川省範圍還大。

    犍為縣僅僅是犍為郡下轄的一個縣,雖然歷史上的犍為縣境比現在要大得多。即使是建國初時的犍為縣境,也包括今五通橋區全境,井研縣的王村、馬踏、勝泉、磨池、三江、竹園、黃缽,今樂山市中區的菜金、新場、紅豆及沐川縣的箭板等鄉鎮。

    3、“犍為”一詞的由來

    “犍”字在《辭海》有兩種解釋:(1)(jian肩),閹割過的牛。(2)(qian虔),即犍為古郡名。西漢建元六年置。治所在僰道(今四川宜賓西南)。東漢永初元年分犍為郡南境置犍為屬國都尉……

    歷史上對犍為縣得名有幾說:(1)因山得名。縣(孝姑永平寶乘寺)東南有犍為山;(2)因郡得名。犍為郡下設犍為縣;(3)因產“犍”牛得名。我縣《縣誌》幾說照錄,但傾向於以郡得名。

    山西學者胡元樹《犍為含義新解》雲:“漢武帝開西南蠻夷時,每打下一地,手下人均請他取名,如打下成都平原,漢武帝命其為‘廣漢郡’,意為廣泛地開闢漢地。打下西昌以北地區,武帝即命其為‘越西郡’,因當地有一條河,叫‘西水’,因之意‘越過西水,建立郡縣’。漢武帝不愧為政治家,每取一名均帶政治意見。他派唐蒙滅掉夜郎國後,為什麼命名‘犍為郡’?實際上,‘犍’字,古體上為‘楗’,為蜀地人治水,用竹篾編的像豬籠子一樣的簍子,放到河邊,然後再往裡邊裝進鵝卵石,用以築堤阻水。這種籠子當地人把它叫作‘楗’,即屏障之意。實際上,漢朝滅掉夜郎國,建立‘犍為郡’,漢武帝當時就認為是在漢王朝的國土邊上修了一道城牆,因之命名為‘犍為’。‘犍’是名詞,即攔河用的竹籠子;‘為’是動詞,‘爪’從‘象’,意為‘牽’,引申為牽制、控制、鉗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在瓷器紅釉中,哪種釉最貴?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