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成林茶器
-
2 # 無為大聖o
古玩行對紅釉瓷器有說法是:鈞窯洗子、郎窯瓶最值錢了。
瓷器以紅釉色和綠釉色最為難燒成了,所以我說過、瓷器是火的藝術。
-
3 # 以瓷惠友
在瓷器紅釉中,哪種釉最貴?為什麼?
在古代所有高溫紅釉瓷器中,所有紅色瓷器的呈色劑的核心其實都是銅分子,從這個意義上講,所有高溫紅色釉其實都大同小異,不應有什麼高低貴賤之分,硬性區分的話,也僅是人們內心的喜好偏差而已,並不是那種紅釉就更珍惜與名貴,這一點一定要區分清楚。
高溫銅紅釉始自五代柴窯的正紅、大紅、棗紅、鮮紅、珊瑚紅,到宋代鈞窯的玫瑰紅、海棠紅、玫瑰紫、葡萄紫、薔薇紫,再到元代的釉裡紅,然後是明代的祭紅、寶石紅、雞血紅、牛血紅,然後是清代的郎窯紅、豇豆紅,每一種紅,都紅得令人目醉神馳、心旌激盪、熱血沸騰,每一種紅,都代表了喜慶、歡快與吉祥,何分高低貴賤?何來貴賤高低?
倒是清代興起的辣椒紅、胭脂紅、胭脂紫、胭脂水這類金紅釉別有情趣,可惜是低溫彩釉,與高溫紅油並不同類,沒有什麼可比性,是以不說也罷。
因此,可以說所有的中國古代的紅釉瓷器,無論高低溫,無論何品系,無論何名稱,都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品位,各有各的趣味,各有各的尊崇,各有各的名貴,都是中華瓷器中的名門顯貴,都是歷朝歷代瓷器巔峰處最鮮明醒目的旗幟!中國紅,紅中國!
我是“以瓷惠(會、慧、匯)友”,對中國古瓷器的鑑藏有近三十年的實戰經歷和經驗,十幾年前就發表過《古玩鑑定的誤區》、《淺談瓷器的手感》、《瓷器鑑定中的“望、聞、問、切”》、《氣泡在瓷器鑑定與鑑賞中的地位和作用》等一批有一定影響力的論文和作品,現在就古董鑑定問題已經申請了國家發明專利。現在入駐自媒體平臺,期待與所有真愛古瓷的朋友坦誠溝通交流,大家各抒己見、相互切磋、共同進步!感謝各位朋友的捧場關注與點贊!謝謝!
而且宣告一下,我所有文章中才的藏品都是我個人的收藏,萬不得已用別人的圖片,我會特別註明。照片是自己拍的,圖片遠不如實物精美漂亮,沒辦法,個人技術不行,光線、角度、距離都把握不好,大家湊合著看吧,能說明問題就行。
上幾件紅釉瓷器,以證上言,以餉瓷友。
五代“柴”字款大紅釉弦紋四方僧帽口執壺。
五代“柴”字款大紅瓜稜雙耳荷葉口瓶。
北宋鈞窯玫瑰紫白色隆起蚯蚓走泥紋筆掭。
北宋鈞窯海棠紅花瓣式大盤。
元代釉裡紅纏枝花卉龍紋特大碗。
元代釉裡紅纏枝花卉雙鳳紋獸耳蒜頭瓶。
“大明宣德年制”青花無框六字楷書款寶石紅釉三足板沿爐。
“大明宣德年制”青花雙圈六字雙行楷書款霽紅釉留白三魚紋高足杯。
“大清乾隆年制”青花無框六字三行篆書款辣椒紅金彩龍鳳呈祥紋對瓶。
“大清乾隆年制”青花無框六字三行篆書款椒紅釉純金彩郎世寧繪雙犬詩文象耳盤口瓶。
喜慶中國紅,奔放亦從容!
-
4 # 不惑匠屋
哪個紅釉貴不能一概而論吧,每一種都有自己的特色和難度,在自有體系中平行對比品相越好則越佳,這樣比較比較客觀一些。
分享一下當代(非古董)的古法柴窯工藝燒製的幾種紅釉,請品鑑。
圖 1-3 郎紅
圖4-6 祭紅
圖7-9 豇豆紅之(蘋果綠)
-
5 # 老吳283884471
在瓷器紅釉中,聽說永宣寶石紅釉最貴。發上一個傳世珍藏宣德寶石紅梵文五爪龍紋天球瓶的圖片,請鑑賞!
麻倉土二元胎特徵明顯。桔皮釉面側光下隱見蛤蜊光和陳骨膠。紅色如已熟將爛的紅棗,聚釉處紅中隱見灰青色。
-
6 # 觀復奪寶
霽紅釉最名貴
霽紅釉亦稱“祭紅釉”、“鮮紅釉”、“寶石紅釉”、“積紅釉”、“醉紅釉”,是明宣德時創燒的著名銅紅釉品種,因祭紅器作祭祀郊壇之用故名。有清一代,霽紅釉之燒造當以雍正朝為最,縱觀雍正一朝內務府造辦處燒造瓷器檔案中,關於燒造霽紅器皿的記載佔居大半,尤得雍正皇帝之鐘愛。
《歷代名瓷圖譜》中雲:"祭紅,其色豔若朱霞,真萬代名瓷之首冠也!"。霽紅器歷來難燒,清代康熙、雍正時期,在皇帝的支援和參與下曾傾盡良工復燒霽紅,後再度失傳。因此,它比其他名貴色釉瓷更為珍罕,也是各類釉色的瓷器中最難燒造的品種之一。
分享一個藏品供參考:
清中期 霽紅釉小天球瓶此件瓶的造型模擬傳統的天球瓶,但比例縮小,既保留天球瓶的雄偉氣勢,又給人精巧新穎之感。
瓶精巧秀麗,小口,直頸,圓腹,圈足。器身施霽紅釉,釉色紅粉怡人。器底施白釉,整器散發出典雅沉靜氣息,收藏、陳設難得佳器。
回覆列表
紅釉的形成最初是偶然性的,因為形成的條件比較苛刻,主要是以銅為著色劑,當釉水在一千多度的窯溫裡時,就會出現紅色,但這個點比較難控制,溫度過高,或過低,都會使紅色消失!
目前人們透過考古發現,最早紅釉是出自唐朝的長沙窯,改變之前大家一致認為紅釉是透過鈞瓷演變過來的。下列是1999年長沙窯遺址出土的紅釉執壺(顏色為玫瑰紫紅)
宋朝的紅釉在鈞瓷上體現出,鈞窯瓷器以掛紅為貴,如玫瑰紅,海棠紅等,藍紅相間,為鈞瓷之最。有流傳這樣一句話:鈞窯掛紅價值連城。可見紅在鈞瓷中的重要性。這種鈞紅的出現同時也給元代紅釉打好了基礎。
元代有蒙古人統治,比較崇尚紅色,認為紅色溫暖,與火、太陽相似。在這樣一個背景下,由景德鎮來製作,紅釉來勢兇猛,品質大大超越前朝,真正的紅釉也由此誕生。顏色較為濃重,如圖下所示:
明朝紅釉的頂峰在永宣時期,永樂時期紅釉較為通透,鮮紅如血,以鮮紅為貴。宣德紅釉比永樂時期較為沉著,紅之飽滿,如初凝之牛血。一個是鮮紅強烈,一個是色暗沉著,形成鮮明對比,永宣之後直到明朝滅亡200多年裡,紅釉再也無人超越。
清朝康熙爺江山坐穩之後,派江西巡撫朗廷極二品大臣,到景德鎮御窯廠督窯,可見皇帝對瓷器的重視。經過一番努力,攻克重重難關,終於在康熙晚年燒出紅釉,和永宣相比足可以假亂真。讓紅釉又如初凝之牛血,好到足可以用他的名字命名。脫口垂足郎不流,這句俗語至今還廣為流傳。同時他還恢復了霽紅、豇豆紅的燒造工藝,在陶瓷歷史上做出了偉大的貢獻。
要說誰的好,當然永宣時期和康熙時期的較好,你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