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順世隨緣
-
2 # 走過昨天的小橋
作為中國傳統的兩大節日,端午節和中秋節在華人心目中有對國的情懷也有對家的依戀,這種能延續幾百上千年的文化傳承,說明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延續至今!
端午節作為華人最傳統的節日,民間過的還是比較隆重,吃粽子喝黃酒划龍舟活動來慶祝!各地習俗也有所不同,慶祝方式也有變化,不管怎麼說民間還是有一個共同認可來慶祝的主體,那就不得不提一個人。
那就是戰國末期楚國偉大的詩人,著名的政治家,影響至今的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的屈原,同時寫下了一首古代文學史上具有浪漫主義情懷的政治抒情詩《離騷》!這首詩也是家喻戶曉流傳至今。
作為一個憂國憂民,有理想有抱負的政治家,屈原一腔報國為民的熱忱得不到當時封建王朝君王的認可,朝堂上又遭受同僚排擠,以至於鬱郁不得志,最終被逐出流放。
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都城,屈原眼看國破家亡,心如刀割又不忍心捨棄自己的祖國而去悲憤之餘,於五月五日這天投河自盡,楚國百姓一片悲痛,為了不讓魚蝦損傷他的軀體,人們用竹筒裝米投入江中,所以每到這一天人們竹筒裝米投入江中用來祭奠,屈原投江之後每到五月五端午節這一天人們吃粽子來懷念屈原,這也是目前民間和官方最認可的過端午節一種方式。
這關於中秋節的版本就太多了,上升到神話傳說的,比如大家最熟知的就是關於后羿和嫦娥的故事,嫦娥奔月等詞句一定不陌生。有唐朝的唐玄宗和楊貴妃的故事,還有熟知的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這些只是眾多故事中比較讓人記憶猶新的人物和情節。
過中秋吃月餅不管有多少版本,總之就是寄託了人們嚮往美好生活,嚮往與家人團員美滿,通常也用月圓,月缺來表達悲歡離合之情,離家在外的遊子們更是以月來寄託了對家人都思念之情。
中秋已經不是單純的賞月吃月餅,這一天更多的是包涵了我們對家有了一個重新的定義,無論你貧窮富有,不管你成功失敗,還是遠在天涯海角!這一天我們都有了一個共同念想那就是“團圓”一句“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就詮釋了全部。。。
端午也好,中秋也罷不必刻意去糾結它是怎麼來的,這也有一種家國天下的情懷,這種傳承了上千年的文化,不要到了我們這個時代去丟失它,一個民族要是丟失了自己的文明將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當然咯這只是個人觀點不代表大眾,也代表不了大眾。。
-
3 # 只是無聊而已124358888
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偉大政治家愛國詩人屈原在這一天投江於泊羅江,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每年都會在端午節這天,包棕子紀奠愛國詩人屈原。便演變成了中國漢族人民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
-
4 # 喜三郎maofdlas
端午是中國紀念屈原詩人的一種節日,漢族有的人是農曆五月五日過端午節,而少數民族地區是農曆六月六過端午節,反正都是過端午節,端午節都包粽子,三角粽,包餃子等,同時門上還掛了一種植物叫什麼?以前在家每年都過端午節,出門打工了過端午沒以前隆重了;有的地方划龍舟比賽,舉辦很多運動專案,希望全國各地繼承和發揚傳統節日,不忘根不忘本,無古不成今。
-
5 # 一隻螞蟻RU
端午節的來歷
端午節是古老的傳統節日,始於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曆史。端午節的由來與傳說很多,流傳最廣的是與屈原相關的故事:
據《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記載,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遭饞去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天問》、《九歌》等不朽詩篇,獨具風貌,影響深遠(因而,端午節也稱詩人節)。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於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湧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裡,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罈雄黃酒倒進江裡,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為怕飯糰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棕子。
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這是最流行的一種說法,也被老百姓所喜聞樂見。
我是位80後,記得在小時候,每逢端午節最高興的幾件事:看塞龍舟,吃粽子和鹹鴨蛋。
端午節前一個月,各村的村幹部就開始張羅著端午龍舟塞的活動。村附近有條河,河兩岸有7~8個村莊,每個村莊有1~2個生產大隊。幹部們就要求每個大隊要出一隻龍舟隊伍,提前一個月就開始組隊,試船,鍛鍊士氣。船上清一色的壯小夥,都是村裡的主要勞動力。龍舟是一年一年沿用下來的。冬天擱棚裡,打了桐油。
比賽當天非常熱鬧,河裡十幾條船你追我敢。河兩岸站滿了圍觀的群眾。有的人會跟著龍舟一起奔跑。我認為,除了過年,端午應該是當時村裡最熱鬧的日子。
爸爸最會包粽子,粽葉都是他自己採的,糯米也是他親手洗淨,泡好。放一晚,第二天,爸爸一整天都在包粽子。有時忙得午飯都吃不上。爸爸包的粽子形狀好看,大小合適,用材講究。所以左鄰右舍會拜託爸爸多包一些。那時粽子都是純糯米的,蒸熟後粘著白糖吃,又香又甜,我一次可以吃7~8個:)
說鹹鴨蛋不準確,應該是雞蛋才對。小時候家裡條件比較差,吃的東西都是自家種的自己養的。一年會養20幾隻雞,年後開始,這些雞下的蛋就收集起來放到床底下,等到端午前一個月,找來幾個罈子,從灶堂裡撮出草木灰,將草木灰、黃泥、鹽還有水一起在大塑膠盆裡攪和成糊狀,然後把雞蛋一個一個裹上這種“泥糊”。放進罈子醃製20天左右。一次醃製百來個,可以吃到插早秧的時候。鹹蛋一年吃那麼一個季節,是難得的美味。後來條件好了一些,才開始醃製鴨蛋,黃多,油厚,更美味
回覆列表
農曆五月五日是歷史傳統節日,為了紀念楚國上代夫屈原,他愛國愛民的政治家,人民熱愛而紀念,在我農村一個家庭有幾口人,每人烙一個大花白麵饃,晚上吃棕子,家家戶戶大門上扠柳枝,這是老魁矩,現在想繁華,想簡單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