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趙雲的主要功勞以及官職: 1、初平二年(191),趙雲率領本郡義兵投奔公孫瓚。公孫瓚派趙雲為劉備的隨從,讓他為劉備率領騎兵。 2、建安五年(200),趙雲至鄴城求見劉備,劉備密譴趙雲招募兵士數百。趙雲從此便追隨劉備,後來隨他至荊州。 3、建安十二年(207),趙雲於博望之戰中生擒了敵將夏侯蘭,知道夏侯蘭明於法律,向劉備請命,並推薦他擔任軍正。 4、建安十三年(208),趙雲於當陽長坂坡救出劉備的妻子甘夫人和兒子劉禪。劉備任命趙雲為牙門將軍。 5、赤壁之戰後,趙雲跟隨劉備平定荊州四郡。劉備任命趙雲為偏將軍,兼任桂陽太守。 6、建安十四年(209),劉備領兵三萬入益州,留諸葛亮、關羽、張飛、趙雲等人留守荊州,並任命趙雲為留營司馬,負責掌管劉備出征之後大本營公安的內外事務,特命趙雲掌管內事。孫權派大批舟船接孫夫人帶劉禪一起歸吳,趙雲與張飛帶兵截住東吳船隊,奪回劉禪。 7、建安十七年(212),諸葛亮與趙雲、張飛率軍入蜀平定郡縣、江州後,兵分兩路,趙雲率軍由外水深入分定、江陽、犍為等地。次年與劉備、諸葛亮於成都會合。劉備攻下成都之後,任命趙雲為翊軍將軍。 8、建安二十三年(218),劉備率軍進攻漢中,趙雲激戰曹軍,救出部將張著,又設計戰敗曹軍,軍中稱呼趙雲為“虎威將軍”。 9、章武元年(221),劉備稱帝,欲進攻東吳,以報孫權伐取荊州之仇。趙雲上諫勸阻,劉備不聽諫言,執意東征,留趙雲都督江州。 10、章武二年(222),劉備東征大軍敗於猇亭,劉備由秭歸逃回永安,趙雲進軍至永安,而吳軍已退。 11、建興元年(223),後主劉禪繼位,趙雲由中護軍、徵南將軍,遷為鎮東將軍,並封為永昌亭侯。 12、建興五年(227),在平定南中並和東吳結盟之後,諸葛亮率領諸將進駐漢中準備北伐,趙雲隨諸葛亮轉駐漢中。 13、建興五年(228),諸葛亮出兵北伐,令趙雲、鄧芝為疑軍,佔據箕谷。由於兵弱敵強,趙雲失利於箕谷。趙雲親自斷後,軍資和人員的損失都不大。北伐以失敗告終,諸葛亮引疚上表自貶三級,趙雲亦被貶為鎮軍將軍。 14、建興七年(229),趙雲病逝。後主劉禪於景耀四年(261)追諡他為順平侯。
《三國演義》趙雲的主要功勞以及官職: 1、初平二年(191),趙雲率領本郡義兵投奔公孫瓚。公孫瓚派趙雲為劉備的隨從,讓他為劉備率領騎兵。 2、建安五年(200),趙雲至鄴城求見劉備,劉備密譴趙雲招募兵士數百。趙雲從此便追隨劉備,後來隨他至荊州。 3、建安十二年(207),趙雲於博望之戰中生擒了敵將夏侯蘭,知道夏侯蘭明於法律,向劉備請命,並推薦他擔任軍正。 4、建安十三年(208),趙雲於當陽長坂坡救出劉備的妻子甘夫人和兒子劉禪。劉備任命趙雲為牙門將軍。 5、赤壁之戰後,趙雲跟隨劉備平定荊州四郡。劉備任命趙雲為偏將軍,兼任桂陽太守。 6、建安十四年(209),劉備領兵三萬入益州,留諸葛亮、關羽、張飛、趙雲等人留守荊州,並任命趙雲為留營司馬,負責掌管劉備出征之後大本營公安的內外事務,特命趙雲掌管內事。孫權派大批舟船接孫夫人帶劉禪一起歸吳,趙雲與張飛帶兵截住東吳船隊,奪回劉禪。 7、建安十七年(212),諸葛亮與趙雲、張飛率軍入蜀平定郡縣、江州後,兵分兩路,趙雲率軍由外水深入分定、江陽、犍為等地。次年與劉備、諸葛亮於成都會合。劉備攻下成都之後,任命趙雲為翊軍將軍。 8、建安二十三年(218),劉備率軍進攻漢中,趙雲激戰曹軍,救出部將張著,又設計戰敗曹軍,軍中稱呼趙雲為“虎威將軍”。 9、章武元年(221),劉備稱帝,欲進攻東吳,以報孫權伐取荊州之仇。趙雲上諫勸阻,劉備不聽諫言,執意東征,留趙雲都督江州。 10、章武二年(222),劉備東征大軍敗於猇亭,劉備由秭歸逃回永安,趙雲進軍至永安,而吳軍已退。 11、建興元年(223),後主劉禪繼位,趙雲由中護軍、徵南將軍,遷為鎮東將軍,並封為永昌亭侯。 12、建興五年(227),在平定南中並和東吳結盟之後,諸葛亮率領諸將進駐漢中準備北伐,趙雲隨諸葛亮轉駐漢中。 13、建興五年(228),諸葛亮出兵北伐,令趙雲、鄧芝為疑軍,佔據箕谷。由於兵弱敵強,趙雲失利於箕谷。趙雲親自斷後,軍資和人員的損失都不大。北伐以失敗告終,諸葛亮引疚上表自貶三級,趙雲亦被貶為鎮軍將軍。 14、建興七年(229),趙雲病逝。後主劉禪於景耀四年(261)追諡他為順平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