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海潮地理時空
-
2 # 小偉93120841
西雙版納的潑水節是每年的4月13至15第一天江邊賽龍舟,第二天曼廳公園趕擺,最後一天潑水,但是如果鄉鎮一級的從8號就開始那些寫13至16的人我可不知是怎麼過的,不服來
西雙版納的潑水節是每年的4月13至15第一天江邊賽龍舟,第二天曼廳公園趕擺,最後一天潑水,但是如果鄉鎮一級的從8號就開始那些寫13至16的人我可不知是怎麼過的,不服來
每一種曆法,都有各自的新年,而且幾乎都以1月1日作為新年的到來之日,而西雙版納傣族則不是如此。
傣族是中華民族中的一員,中國傣族主要世居於雲南,其中最大的聚居地是西雙版納和德宏兩個自治州,此外普洱、臨滄、保山、玉溪、紅河等地皆有分佈;中國的傣族,內部支系繁多,各自還有自稱,如西雙版納傣族自稱傣泐、德宏傣族自稱傣訥,花腰傣則自稱傣雅;由於分佈地域不同,發展軌跡各異,不同支系的傣族使用的歷法也不盡相同,新年的日期也就不一樣,西雙版納地區的傣族新年在傣歷六月份。
“潑水節”作為傣族最隆重的節日,潑水狂歡其實只不過是節日中的一項活動,遠遠不是節日的全部,這歡鬧的節日是傣族的新年,被西雙版納傣族人稱為“傣歷六月新年”,已被西雙版納傣族傳承了千百年。
西雙版納傣族自稱傣泐,因此下面說到的傣泐均指西雙版納的傣族,傣歷也均指西雙版納傣族所使用的歷法。傣歷的傣泐語為“薩哈拉乍”,當前傣泐使用的傣歷是“祖臘薩哈”,即“小歷”,是相對於佛曆而言的,傣泐人信仰南傳佛教,所以傣歷也從佛曆中演變而來,其很多日期概念源於古印度相關概念。
傣歷的建元時間與緬甸歷相同,但無法證明傣歷直接使用緬歷,如果傣歷直接使用緬歷,那麼就沒必要另借新詞、另取名稱了,可事實是與緬歷相比,傣歷是另借新詞、另取名稱了。首先緬歷稱為“卡查磐差”,傣歷稱為“祖臘薩哈”,均源於梵語,可是意義不同;其次,緬歷和傣歷中的九耀、十二宮、二十七宿讀音與梵語或巴利語讀音相似,可以說是梵語或巴利語的藉詞,傣歷與緬歷沒有藉詞關係;最後緬歷的許多曆法基本概念,讀音已經大變,而傣歷中的讀音卻沒有緬語讀音,很多基本概念的詞均直接是梵語或巴利語的藉詞。
還有一點,傣歷仍然有許多東漢以前的農曆元素,其干支讀音大多是古漢語的藉詞,而且傣歷以“母子”稱干支,西漢時期農曆曾以母子稱干支,再則,十二生肖也被傣泐吸收,只是把豬改為象、把龍改為蛟或巨蛇。可以說傣歷沒有直接使用緬歷,而是緬歷和傣歷均是透過採用古印度日期法則中的資料各自創制出來的,傣歷還吸收了東漢之前的農曆概念,形成自己獨特的日期法則。
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節慶活動,這些節日最開始都是從宗教禮儀中發展演變而來的。潑水節是很多信仰南傳佛教的民族的隆重節日,又稱為浴佛節、佛誕節,源於古印度婆羅門教儀式,被佛教所吸收,隨著南傳佛教在中南半島的傳播、立腳、興盛,泰國、寮國、緬甸、高棉、中國雲南信仰南傳佛教的民族地區都歡度這一節日,它有著經久不衰的獨特魅力,節日中舉行拜佛、浴佛儀式是必不可少的活動,但並非所有地區都形成群眾性潑水活動。
傣歷新年潑水節,傣泐語稱為“楞賀桑堪比邁傣”,即“傣歷六月新年”之意,在傣歷中,六月是一年的開始,是歲首,在辭舊迎新的節日裡,洗滌物品、清掃環境、辭舊年儀式、佳餚待客、划船慶賀、誦經拜佛、滴水迴向、浴佛洗塵、堆沙祈願、潑水狂歡、燃放天燈、趕擺活動、蘇瑪儀式都是傣歷新年重要活動,不可或缺,不是潑潑水就完事了,所以西雙版納把這一節日名稱都統一為傣歷新年潑水節。
傣歷新年潑水節前後會持續數天,但最關鍵日期是三或四天,第一天為辭舊之日,是一年的最後一天,傣泐語為“宛比拜”,洗滌物品、清掃環境、辭舊年儀式是這一天的主要活動。
第二天為空閒之日,傣泐語為“宛鬧”,即為“空日”,即不屬於上一年,也不屬於新年,大部分時候空日僅為一天,少部分時候為兩天,主要活動大致有佳餚待客、準備佛事活動和準備新年事宜。
空日結束後,就是新年之日,傣泐語為“帕雅宛瑪”,直譯是“新日子之王到來”,意味著新年、新日子開始了,傣歷新年中最高潮就是這天,誦經拜佛、滴水迴向、浴佛洗塵、堆沙祈願、潑水狂歡和燃放天燈都集中在這一天。
而像划船慶賀、趕擺活動大多在另外相近的日子裡舉行,趕擺像內地的趕集,只不過傣泐的這一趕擺,融合了趕集、貿易、展演、祭祀、交流等元素,趕擺場地一般是田邊的樹林中,或者村寨旁的林地中,此時可以品嚐到很多特色美食、欣賞傣泐的服飾與歌舞、觀看高升沖天呼嘯、參與歡樂的玩鬧活動等。
“蘇瑪”在傣泐語中,有道歉、懺悔、謝罪的意思,也有表示請安、感恩的含義,蘇瑪儀式傣泐語稱之為“蘇瑪嘎臘瓦”,是傣泐人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儀式之一,蘇瑪儀式分為兩種,一是向佛法僧蘇瑪,一般在新年第一天的傍晚舉行;二是向父母長輩蘇瑪,可以在之後的一段時間內舉行,蘇瑪儀式除了在傣歷新年舉行,關門節和開門節也會舉行,此外在出遠門時,也要向父母長輩蘇瑪。向父母長輩蘇瑪的儀式很簡單,有單獨的向父母長輩舉行蘇瑪儀式,有一家子或一個家族集中舉行蘇瑪儀式,參與的晚輩將蠟條、鮮花、幹檳榔串、供品和錢財放置於案子或盤子上,雙手合十,雙膝下跪,拜在父母或長輩的面前,如果曾經做錯事、說錯話、有不禮貌的事,此時就向父母或長輩謝罪、請安或感恩,並希望得到他們的祝福和諒解;父母或長輩接過晚輩的案子或盤子,口中唸誦古詞,祝福晚輩身體健康、工作順利、家庭和睦,祝福晚輩遠離疾病、災難和痛苦。
對於傣泐人來說,潑水狂歡只是傣歷新年的皮毛,但是“潑水節”卻成了眾所周知的節日稱謂,這很好理解,潑水狂歡更具群眾性,不論是傣泐人,還是其他民族;不論是信仰南傳佛教,還是有無宗教信仰;無論是本地人,還是外地人,都可以參與其中,都能從潑水狂歡中感受到節日的歡鬧、幸福和激情。
西雙版納傣歷新年的日期不是固定的,就像農曆春節對照成公曆後日期也不一樣,傣歷的六月相當於公曆四月,所以傣歷新年的日期會出現在公曆四月中旬的某一天,西雙版納劃分為景洪市、勐海縣和勐臘縣,其中景洪市和勐海縣為了方便組織活動、方便遊客選擇出行日期,已經把傣歷新年中潑水活動的日期定在公曆的四月十五日,而勐臘縣公曆2019年·傣歷1381年新年的儀程仍然按照傣歷新年的傳統,潑水活動選在新年之日,換算成公曆是四月十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