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詢的代表作有:
1、《九成宮醴泉銘碑》
由魏徵撰文,是歐陽詢七十五歲的作品,最能代表他的書法水平,記載唐太宗在九成宮避暑時發現泉水之事。被視為“楷書法的極則”,也就是說是楷書研究的出發點、終點站,是歷代學書者的楷模。
《九成宮醴泉銘》充分體現了歐陽詢的書法高華莊重,法度森嚴,筆畫似方似圓,結構佈置精嚴,上承下覆,左揖右讓,區域性險勁而整體端莊,無一處紊亂,無一筆松塌。用筆方整,緊湊,平穩而險絕。
2、《化度寺邕禪師塔銘》
於貞觀五年(公元631年)書刻,時歐陽詢75歲。此碑書法道勁溫雅,結字端嚴,用筆輕快、靈動,較《九成宮醴泉銘》更為輕鬆。清人楊守敬認為:《化度寺碑》是歐陽詢書法中最醇古的,字形較小,但非常精緻。
《化度寺碑》晚年書刻,險勁嚴謹的特徵更明顯,被歷代書家奉為“歐體”之楷模。
3、《皇甫誕碑》
又稱《皇甫君碑》,現存陝西省博物館碑林,二十八行,行五十九字,該碑為其早期之作,卻也初具“歐體”風貌,結字嚴整險絕,一直頗受世人所重,楊士奇、翁方綱、孫承澤、王世貞、張懷瓘等諸多名家對此碑皆有精彩點評。
4、《仲尼夢爽帖》
為遼寧省博物館收載展跡本。此帖體禿筆疾書,轉折自方筆網、氣勢沉著,綠色以淡筆為主,用筆易妍媚為遒勁, 並吸如,無有停滯;結體易方為長,與度世南相比,少了一些溫收北朝書法險峻外露的造型,潤平和計程車大夫氣息。
5、《虞恭公溫彥博硨》
刻於貞觀十一年(公元637年),岑文字撰文,歐陽詢書丹時年已81歲。原砷在陝西醴泉,可惜殘缺太甚,但完好處的碑文,極為道嚴精勁、乾淨利落,無絲老拖泥帶水之習氣,從碑的風格看有復歸平正的趨勢。
歐陽詢的代表作有:
1、《九成宮醴泉銘碑》
由魏徵撰文,是歐陽詢七十五歲的作品,最能代表他的書法水平,記載唐太宗在九成宮避暑時發現泉水之事。被視為“楷書法的極則”,也就是說是楷書研究的出發點、終點站,是歷代學書者的楷模。
《九成宮醴泉銘》充分體現了歐陽詢的書法高華莊重,法度森嚴,筆畫似方似圓,結構佈置精嚴,上承下覆,左揖右讓,區域性險勁而整體端莊,無一處紊亂,無一筆松塌。用筆方整,緊湊,平穩而險絕。
2、《化度寺邕禪師塔銘》
於貞觀五年(公元631年)書刻,時歐陽詢75歲。此碑書法道勁溫雅,結字端嚴,用筆輕快、靈動,較《九成宮醴泉銘》更為輕鬆。清人楊守敬認為:《化度寺碑》是歐陽詢書法中最醇古的,字形較小,但非常精緻。
《化度寺碑》晚年書刻,險勁嚴謹的特徵更明顯,被歷代書家奉為“歐體”之楷模。
3、《皇甫誕碑》
又稱《皇甫君碑》,現存陝西省博物館碑林,二十八行,行五十九字,該碑為其早期之作,卻也初具“歐體”風貌,結字嚴整險絕,一直頗受世人所重,楊士奇、翁方綱、孫承澤、王世貞、張懷瓘等諸多名家對此碑皆有精彩點評。
4、《仲尼夢爽帖》
為遼寧省博物館收載展跡本。此帖體禿筆疾書,轉折自方筆網、氣勢沉著,綠色以淡筆為主,用筆易妍媚為遒勁, 並吸如,無有停滯;結體易方為長,與度世南相比,少了一些溫收北朝書法險峻外露的造型,潤平和計程車大夫氣息。
5、《虞恭公溫彥博硨》
刻於貞觀十一年(公元637年),岑文字撰文,歐陽詢書丹時年已81歲。原砷在陝西醴泉,可惜殘缺太甚,但完好處的碑文,極為道嚴精勁、乾淨利落,無絲老拖泥帶水之習氣,從碑的風格看有復歸平正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