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
面朝照壁獨雄高,雲集五涼聞聖韶。
崇聖祠通大成殿,欞星門對狀元橋。
學宮流彩折丹桂,月殿騰輝凌碧霄。
先哲功名冠河隴,讀書聲裡復今朝。
其二
龍集聖賢之大成,狀元橋畔讀書聲。
自成一脈揚仁氣,獨冠千秋得物名。
往昔儒經不寥寞,至今論語尚縱橫。
直將月桂競相折,義路欣欣俱向榮。
其三
影壁崇高萬仞牆,步趨義路向文昌。
欞星門外浮虹氣,桂籍殿中騰月光。
匾額留痕皆教化,學宮拔萃任揮揚。
書城不夜今依舊,直把雄渾入玉章。
其四
天衢所向自玄通,蟾闕嵯峨氣勢雄。
折桂終須學宮裡,騰輝只在月明中。
何妨客享清平世,況覆文爭造化功。
歷代風騷今勝昔,聖賢形跡接蒼穹。
其五
入門仰望獨穹窿,隴右堪稱第一宮。
桂籍騰輝月華好,學宮明目大成雄。
歷朝匾額分先後,自古儒風貫始終。
但看今朝更何似,讀書聲裡志無窮。
其六
聖明至上是先師,教化千秋眾望歸。
客自文昌宮及第,月因桂籍殿騰輝。
拔高此地通槐路,出類當時披錦衣。
莫管讀書聲外事,奎章妙處見精微。
其七
風簷月殿古槐森,閣迥廊回掩綠陰。
幾處猶聞儒者語,千秋獨見聖人心。
只緣義路前途遠,何懼天衢門徑深。
漫道功名已過去,須知大雅在如今。
其八
斗拱飛簷遏彩雲,學宮千載復生春。
曾經桂籍通槐市,每向大成崇聖人。
入殿甘為圓夢客,過橋莫負讀書身。
此間風物何如此,一覽才知別樣新。
其一
面朝照壁獨雄高,雲集五涼聞聖韶。
崇聖祠通大成殿,欞星門對狀元橋。
學宮流彩折丹桂,月殿騰輝凌碧霄。
先哲功名冠河隴,讀書聲裡復今朝。
其二
龍集聖賢之大成,狀元橋畔讀書聲。
自成一脈揚仁氣,獨冠千秋得物名。
往昔儒經不寥寞,至今論語尚縱橫。
直將月桂競相折,義路欣欣俱向榮。
其三
影壁崇高萬仞牆,步趨義路向文昌。
欞星門外浮虹氣,桂籍殿中騰月光。
匾額留痕皆教化,學宮拔萃任揮揚。
書城不夜今依舊,直把雄渾入玉章。
其四
天衢所向自玄通,蟾闕嵯峨氣勢雄。
折桂終須學宮裡,騰輝只在月明中。
何妨客享清平世,況覆文爭造化功。
歷代風騷今勝昔,聖賢形跡接蒼穹。
其五
入門仰望獨穹窿,隴右堪稱第一宮。
桂籍騰輝月華好,學宮明目大成雄。
歷朝匾額分先後,自古儒風貫始終。
但看今朝更何似,讀書聲裡志無窮。
其六
聖明至上是先師,教化千秋眾望歸。
客自文昌宮及第,月因桂籍殿騰輝。
拔高此地通槐路,出類當時披錦衣。
莫管讀書聲外事,奎章妙處見精微。
其七
風簷月殿古槐森,閣迥廊回掩綠陰。
幾處猶聞儒者語,千秋獨見聖人心。
只緣義路前途遠,何懼天衢門徑深。
漫道功名已過去,須知大雅在如今。
其八
斗拱飛簷遏彩雲,學宮千載復生春。
曾經桂籍通槐市,每向大成崇聖人。
入殿甘為圓夢客,過橋莫負讀書身。
此間風物何如此,一覽才知別樣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