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1740119262927

    嗜酸性細胞肉芽腫是一種病因不明、往往發生於外傷後的全身性骨病。

    好發於兒童和20歲左右的青年,男性較女性多見。除指骨和趾骨外全身各扁平骨均可發病。顱骨為好發部位,病變多為單發,約佔70 ̄85%。病理在鏡下可見多種細胞成份,包括淋巴細胞、網狀細胞、嗜酸性細胞、多核細胞、纖維母細胞、漿細胞等。其發展分四個階段:(1)增殖期;(2)肉芽期;(3)黃色腫塊期;(4)纖維化期。起病初時常有低熱、區域性腫脹疼痛。本病主要以手術治療為主,術後加用放療。單發者預後較佳。[症狀體症] 1.發病初期常有低熱、乏力、食慾不振等症狀。2.外傷後或突然出現頭部疼痛性腫塊,病變可為單發或多發。3.累及肋骨、股骨和骨盆等骨骼而出現胸痛、骨盆疼痛和病理性骨折。[診斷依據] 1.常見於青少年,可有外傷史,頭部侷限性腫塊,輕微疼痛,生長緩慢,常位於頂骨、枕骨及顳骨。2.起病初期可出現低熱、乏力、食慾不振等症狀。3.查血象白細胞增多和嗜酸性細胞增多,血沈加快。4.頭顱X線片顯示區域性顱骨缺損,呈園形或橢園形,邊界整齊清楚,無硬化,身體其他部位扁平骨也可能有類似病變。5.病理活檢確診。[治療原則] 1.手術切除腫塊,顱骨缺損範圍大者,可同期行顱骨修補術。2.範圍大,多發者,行放射治療。[療效評價] 1.治癒:腫塊消失,症狀消失或明顯好轉,顱內壓正常。2.好轉:腫塊縮小,症狀緩解或穩定。3.未愈:腫塊增大或未變,顱內壓增高,症狀加重。[專家提示] 本病為顱骨肉芽腫性病變,表現為顱骨破壞,取代之為軟性腫塊,部分病人發生於外傷後。因其起病初期症狀輕,往往被部分病人忽略,如出現頭部輕微痛性腫塊,尤其伴有其他部位骨骼症狀者,應及時找有關專科醫師就診。確診需病理活檢。目前尚無一種藥物對本病有特效。治療主要採取手術切除腫塊,術後加用放療,也可單獨用放療。單發者預後良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新婚姻法男女年齡規定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