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職業開礦人

    以前因為好奇,研究過上班的來歷,把我總結的一些東西分享給大家。

    上班,顧名思義,上就是到,班,就是工作單位。上班,就是去工作單位報到,並履行職責。

    除了表面上的意義,上班還有更深一層的含義,那就是隱含著穩定、秩序、職責。

    我們去一家企業,可以叫做上班,去事業單位,可以叫做上班,但是很少見到在勞務市場打零工,叫做上班,就是這個意思。

    現代意義,上班的形成

    從含義上講,我們現在說的上班,是工業文明發展的產物,他與傳統自給自足的農耕文明所不同的。

    農耕文明中,個人和家庭的勞作是一致的,個體和家庭作為獨立的勞動單位,即使給地主打工,也都是各自勞作,不會分工協作,比如不會出現這幾個家庭一起負責播種,而另幾個家庭負責收貨,所有家庭分工勞作的方式。

    而在工業文明中,則不再如此,而是個人和家庭出現分工,在參加的工廠勞作時,不再以家庭為單位,而是以工作任務分組,有相同工作的人在同一地點工作。

    這就是現代意義上班模式的形成。

    但是,這只是初級模式,真正具有現代意義的上班模式形成於19世紀末期,國際勞動節的形成為標誌。

    在最初上班的勞動模式中,大量的產業工人每週工作60小時甚至以上,但是所獲得的財富極少,生活在貧困邊緣。

    1886年5月1日,美國和加拿大的工人舉行罷工,爭取8小時工作制,並最終形成了現代的勞動制基礎。

    中國上班一詞的起源

    上面我們講過,普通家庭的勞動模式,是沒有真正意義上的上班的,但是有一類群體卻具備最初意義上的上班。

    沒錯,就是古代的公務體制,以皇室為中心,形成三朝六部各級衙門整個行政運轉體系,裡面的公務人員,是具備上班的意義。

    在《左傳·文公六年》中有“班在九人”的描述,這裡的班,就有職位等次的意思。

    上班這個詞的出現,在唐朝甚至更早就有了,漢語就曾經說過,“歲餘超居上班,官尊職大”。

    而真正有了上班這個說法,形成規制,則要追溯到宋朝時候,三司使的工作通稱為上班,而宰相則稱為上朝。

    在這個意義上,上班就是從序列這個意思引申出來,把每天在衙門的工作時間,有次序的分為幾個部分,形成固定序列,然後各級官員按部就班執行,所以就形成了上班。

    引申意

    除了上面所說的意思,現在上班還有很多引申意,簡單舉幾個例子。

    1.按時去工作,我們找到工作,按時去上班。

    2.開始工作,單位幾點鐘開始上班。

    3.上課,學生去上班了,指的就是去上課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劍靈最低配置引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