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5464423892263

    蛋殼顏色有白、淺褐、褐、深褐和青色之分。

    有人偏愛紅殼蛋,有人喜歡青殼蛋,認為營養價值更高。

    其實,雞蛋的營養價值高低,與蛋殼顏色並無必然聯絡。

    就蛋的營養價值而言,其高低主要取決於飼料的營養結構與雞的攝食情況,

    與蛋殼的顏色無多大關係。一般產蛋初期殼色最深,然後逐漸變淺,

    產蛋量高的母雞其蛋殼顏色較淺。

    影響蛋殼顏色的主要色素是棕色原卟啉(又稱卵卟啉),它是由母雞蛋殼腺中的氨基乙醯丙酸合成。原卟啉的生物合成始於蛋殼形成的最後5小時,色素沉積於蛋殼外層和殼上膜,因此蛋的色澤是蛋殼和殼上膜中所含色素的綜合結果。一些影響蛋殼著色因素和外觀的視覺因素均影響蛋殼顏色的變化。

    一、影響蛋殼顏色的遺傳因素

    1、合成原卟啉能力是由遺傳因素決定的,而且僅限於帶顏色羽毛或面板的雞種。因此,蛋殼顏色主要受遺傳因素的影響。對一隻母雞來說,蛋殼顏色深淺是比較固定的。天然食物或商品飼料中獲得的色素,並不能被沉積到蛋殼中,如核黃素和β-胡蘿蔔素只能影響蛋黃的顏色。

    2、合成原卟啉的能力受到遺傳能力的影響,因個體不同而有差異,商品雞群是有一個主要遺傳品系以上的雜交品種。因此在原卟啉的合成能力上,個體之間存在著與遺傳相關的細微差別,即使相同品種的雞蛋殼顏色也有一定的差別。在實踐生產中,偶爾我們可以看到一隻產白殼蛋的褐殼蛋雞。

    二、年齡因素

    母雞殼上膜的分泌量並不因年齡的變化而有所提高,當母雞隨著年齡增長而蛋重亦增大時,有限的殼上膜就會分佈到擴大的蛋殼上,因此蛋殼顏色變淺。

    商品雞群在40周以後,所產蛋蛋殼變薄,目視色素含量較少。另外,40周以後的蛋重增加,蛋殼的表面積增大,色素的分佈面積增加,總的結果使蛋顏色變淡。生產實踐中,開產蛋雞所產的蛋和老雞所產的蛋有明顯的區別,老雞所產的蛋更大,但顏色更暗淡些。

    三、疾病與應激因素

    殼上膜是蛋殼的最外層,其內所含的色素與殼上膜的量有關,這一含量也最終決定蛋殼的顏色。發生環境造成的應激或疾病時,殼上膜的分泌會減少,主要的原因是母雞在生理應激的情況下,將營養物質從非必須代謝活動如殼上膜的生成等轉而用於急需的代謝活動上。

    1、疾病:

    一些傳染病引起誘發免疫應激反應的疾病,如傳染性支氣管炎、典型新城疫和產蛋綜合症等疫病,會導致蛋殼腺萎縮,影響蛋殼的色澤。沙門氏菌和大腸桿菌輕度感染也會影響蛋殼腺的分泌,出現所謂的沙皮蛋,許多小型的飼料廠在產蛋雞濃縮料中也新增少量的抗菌素,反而有助於蛋殼質量的改善。不明原因蛋殼顏色變淺發生後,應該觀察雞群有無呼吸道症狀,必要時可進行NDⅣ系、H52加強免疫。

    2、應激:

    母雞在遭受應激,尤其熱應激時,殼上膜的色素分泌會減少。在母雞蛋形成的最後5小時期間造成的應激,尤其在蛋殼形成過程中的生理或人為應激因素,都會使蛋殼的質量下降,顏色變淺雞。

    四、影響蛋殼顏色的營養因素

    普遍性的蛋殼變白髮生在氣溫炎熱的夏季,冬季很少發生。營養因素導致蛋殼顏色變淺往往不是僅僅因為配方營養含量不夠,而是因為採食量的因素。氣溫較低的情況下,蛋雞可以透過調整採食量來滿足其營養需求,但在氣溫很高的夏季,這種調節機制就不可能發揮作用,出現每天蛋雞採食的營養素不能滿足其需要的情況。

    1、鈣: 飼料中缺乏鈣,蛋殼質量變差。鈣新增過多,會導致蛋殼和殼上膜的鈣沉積過多;鈣的沉積過度又會使蛋殼的顏色變淡,色調變差。

    2、磷: 飼料中磷過多,破蛋率會增多。磷過少,產蛋率下降。

    3、錳: 錳與粘多糖的形成有關,飼料中錳缺乏,蛋殼變薄易碎。

    4、維生素D3、A、E不足和日糧供應不足可造成蛋殼顏色變淺。

    夏季給蛋雞在基礎日糧外適當新增多維素,有助於減少淺色蛋的發生。

    五、藥物因素

    少量的尼卡巴嗪會影響蛋殼色澤,使其變差。原因可能是它干擾這些色素的合成,導致正常產棕色蛋的品種產白色蛋。在實際生產中,因尼卡巴嗪常用於抗球蟲藥添加於飼料中,機械裝置的殘留都會導致這種原因的發生。磺胺類藥物也有這種效果。

    過量飼餵高水平的一些藥物也可導致這些抗菌素的沉積,產生黃色蛋殼。

    六、電解質平衡

    家禽電解質平衡是日糧陰離子和陽離子的平衡,通常是調節日糧中Na+K-Cl的平衡性,平衡指標多用毫克當量來表示,每公斤日糧毫克當量250為正常。當偏離太遠時,會影響家禽的蛋殼質量以及全面的健康和代謝.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梔子花多久發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