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郭羽靖心理諮詢師

    可怕!

    當需要伸出援手時,自己又有能力幫忙時,冷眼旁觀。

    如果惡性迴圈,大家只關心自己,會是什麼樣子?

    那必然是惡意猖獗,因為惡人們知道,大家都在孤軍奮戰!

    但是人心也許並不是那麼惡,也許只是覺得有人會幫忙~

    社會心理學家拉塔尼和達利做了一項實驗。讓參加實驗的被試聽到隔壁一位女士從椅子上重重摔下了的聲音並大聲呻吟,事情的全程大約有兩分鐘左右。觀察被試在不同情境中的反應。

    第一種情況,只有被試一個人在場,結果有70%的人去幫助了受害者;第二種情況,有兩個陌生人在場,結果只有40%的人去幫助受害者。第三種情況,被試和一名消極的實驗助手在場,他對被實說不用幫忙,結果只有7%的人去幫助受害者。

    這就是“責任分散效應”,是指對某一件事,如果是單個個體被要求單獨完成,責任感就會很強,會做出積極的反應。但如果要求同一群體共同完成任務,群體中的單個個體的責任感就會減弱,面對困難或遇到責任往往會退縮。

    如何打破這種局面?

    遇到需要幫助的時候不要說:誰來幫幫我啊?

    請最好能夠說的具體些:那位藍衣服大哥來幫我一下吧!

    此外,企業管理裡面也在避免責任分散效應,落實責任制度,在分配任務的時候一定要指定負責人,把每個人的責任落到實處,誰的責任就找誰。

    不然說的太籠統,大家都覺得自己不用管~

  • 2 # 地獄有魔我不成佛

    如果是這樣的小姑娘受人欺負,我想很多的男士朋友們不管出於什麼目的也一定會仗義相助的。

    如果換成這樣的老人呢?會有幾個人幫忙呢?

    環衛工人呢?遇到危險你會幫助嗎?

    這樣的小姑娘呢?你會幫助嗎?

    這樣的老太太呢?你會幫助她嗎?

    這樣的女神一定你會幫助她的!不用多說。

    這樣的乞丐你會幫助他嗎?你肯定的說會!

    也許只有她才會讓更多的人出手相助。你也會說那肯定的沒問題!

  • 3 # 塵緣未了話江湖

    正義其實有的時候很難判斷的。譬如一個壞人,偶爾也是會有佔理的地方的,也是會暴露出軟弱的一面的,這個時候,你幫忙沒準是做了壞事的。

    大概是抱著這樣的心裡,所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吧。其實這種心理是沒有太多的問題的。

    以天下為己任,那真得不是普通人能做到的。我倒是覺得,能做到儘量不給他人和社會添麻煩,不成為他人的負擔,該就是我們普通人為和諧社會做出的貢獻。

    能少一事,就少一事兒,真遇到事了,自己幫不上忙,幫個場子,也是該能做到的吧。

  • 4 # 八零後老年人

    第一戒:久利之事勿為,眾爭之地勿往。

    第二戒:勿以小惡棄人大美,勿以小怨忘人大恩。

    第三戒:說人之短乃護己之短,誇己之長乃忌人之長。

    第四戒:利可共而不可獨,謀可寡而不可眾。

    第五戒: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敗,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敗。

    第六戒:凡辦大事,以識為主,以才為輔;凡成大事,人謀居半,天意居半。

  • 5 # 21點心理學

    我得承認這個問題有點嚴肅。

    如果一種心理讓他人感到可怕,那這種心理必然是嚴重影響到他人或者社會的安全,比如反社會人格障礙,再比如一些群體性心理狀態。

    要判斷某種心理能否引起害怕的感覺,主要判斷依據還是得看它的外部表現,如行為,社會影響等。

    那麼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理帶來的行為最可能就是不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面對惡行時避而遠之。這樣的行為會讓人感到可怕嗎?

    我覺得不至於,大多數人會感到情有可原,趨利避害人之常情,如果換做是我可能也會這麼做吧。

    那麼這種心理的社會影響是什麼呢?

    正義受到踐踏,需要幫助的人錯過恰當時機,感受到周圍的冷眼和無助;其他無關人員會怒斥當場那些視若無睹,袖手旁觀者冷漠無情;大多數人的心裡都埋下一個種子“如果我是那個需要幫助的人”。這樣來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理”真的挺可怕的。

    那麼,到底可怕不可怕呢?這要看我們大多數人在遇到這樣的情況怎麼選擇了,是選擇人心難測還是人心向善?

  • 6 # 使用者52796921384

    當看到公交車上兇很惡人一手抓住小 女孩,一手拿鐵錘威脅公交司機下車時,車上的其他乘客卻驚慌逃避,沒有人想辦法去幫助導至公交司機受傷,有些事是舉手之勞的事情,可有些人就做不到,對正義或他人需要幫助的時候,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裡,是有點可怕。

  • 7 # 心元一

    沒有絕對正確或者錯誤的心態,這種心態要因人而異,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對不同的人來講具有不同的意義。

    站在真相的層級上講。我們很難判斷一件事情或者一個人他到底是否是正義的,或者是否是正確的。

    我們看到的永遠都是表象。

    一件事情到底我們該不該去做,實際上我們很難在主觀的判斷中去做出決定。

    決定我們是否去管一件事情,或者去幹涉一件事情的根本指導思想是是否遵從了我們內心發出的聲音。傾聽內在的聲音才是最重要的。

    只存在該不該做的事情,不存在多與少的問題。該做的事情再多也必須去做,不該做的事情多一件都是多餘的。

    那麼到底一件事情是該做還是不該做呢?我們不能相信頭腦給出的判斷,而應該聽從心靈的指引。

    頭腦給出的判斷往往是錯誤的,如果我們不能做到傾聽內在的聲音,當然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如果這件事情是必須要做的,那麼做這件事就是應該的事情,而不是多餘的事情。

    如果這件事情不是來自於我們內心的指引,那麼這件事情就不要去做,做了往往會適得其反,弄巧成拙。

    基本的判斷原則是,如果說我們不做這件事情,內心就會非常不安,那麼這件事情我們就應該去做。相反,如果我們做了這件事情,如果內心會不安,那麼就不要去做。

  • 8 # 奶茶小帥

    總是抱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理,總把“不想”擺在第一位:不想多打一個電話,不願意多問一句……

    2.不想面對對手

    或許因為對方地位比你高、比你強勢、不好打交道,所以潛意識裡不想面對他,能糊弄就糊弄過去。

    3.主觀臆斷

    總覺得別人會和自己想的一樣,不會有什麼問題。而這樣的結局,往往就會造成大麻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勞力士會不會漲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