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古今通史

    您的關注就是我的動力

    先說景山這個名稱,這是清朝初期才有的名字,崇禎自盡的時候可沒這稱呼,在元代名"青山",後名"萬歲山"(又說,曾經堆煤如山,故稱“煤山”)。我們談論歷史問題當然要以史料為基礎,但有一點,古代的文史工作者也是人,他們受朝廷和個人好惡的影響,敘述和評論在某些時候·描述某個事件、某個人物也不能保證完全符合史實,之所以在開端就這麼說,是因為我下面的引據:

    盜賊之禍,歷代恆有,至明末李自成、張獻忠極矣。史冊所載,未有若斯之酷者也。—— 《明史》

    這就有些欲蓋彌彰了,《明史》是清代編篡的,所以把明朝滅亡的黑鍋完全甩給了李自成之流,當然禍水東移的原因也不難猜到,無非就是讓李自成之流吸引仇恨,而把自己偽裝成為大明覆仇的正面形象,這樣民心則定,便於統治,不會再有更多的有識之士加入到“反清復明”的鬥爭中。

    當時明朝內憂外患,皇帝雖然勤勉但也瑜不掩瑕、愚蠢至極,那不是工作勤奮就能彌補的,想跑大臣們又都不同意,所以城破之時給自己留個體面吧,也只能如此。

  • 2 # 君箋雅侃紅樓

    崇禎作為末代帝王,回天乏術,大明王朝在他手中而終。景山上吊自殺,是他對天下和祖先的交待。

    李自成攻破北京,讓風雨飄搖的大明帝國徹底崩潰。操勞一生的崇禎皇帝徹底絕望,在殺了妻女之後,自己也領著一個老太監王承恩,來到煤山。崇禎臨死前只有一句話給王承恩,就是讓他將自己的臉用布蓋住,以示無言見列祖列宗的意思。

    崇禎即位之初,一定沒有想到自己會有山窮水盡的一天,所以他也曾經意氣風發的誅殺魏忠賢,整頓朝綱,針對關外女真指定有效抵禦方針,對內也算兢兢業業,時刻檢討反省自己,可萬沒想到,從崇禎元年,亡國之相已經籠罩了大明。

    從崇禎元年的陝西全境天赤如血,乾旱無雨,進而引發連年旱災蝗災,人相食,人死者八九,到災情進一步擴散山西,河間,大名府,天津瘟疫橫行,人死七八。這簡直是末日的景象。大明王朝在這樣的景象之下還能支撐十幾年,已經是不容易了。

    崇禎是個苦命的皇帝。他的缺點很多。但他真的比他的很多祖先靠譜。只是他卻是是個苦命的人。沒有享福,卻承擔了亡國的命運。只要有一絲機會,他應該也不想死。可是最後時不我待了而已。

    最後,崇禎的死,也應了明成祖朱棣訓:“文死諫,武死戰,國君死社稷。”

    崇禎皇帝其實是個可憐人!

  • 3 # 非議史

    景山,明朝時又稱煤山,就在明故宮的北面,中間有橋相連,可以和故宮看成是一體的,當時李自成領導的大順軍已經將紫禁城重重圍困,崇禎選擇了在這裡自殺,也是理所當然的

  • 4 # 日慕鄉關

    崇禎皇帝上吊自殺的景山就在今天北京的景山公園,景山公園是國家4A級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中國北京市西城區的景山前街,西臨北海,南與故宮神武門隔街相望,是元、明、清三代的御苑.公園坐落在明清北京城的中軸線上,公園中心的景山,曾是全城的制高點。

    崇禎十七年(1644)三月十八日,李自成攻克北京城,崇禎皇帝倉惶逃命到景山,連龍靴都跑丟了,身邊只有一個秉筆太監王承恩,崇禎匆忙地在龍袍的袖口寫下遺詔:“皆諸臣誤朕。朕死無面目見祖宗,自去冠冕,以發覆面。任賊分裂,無傷百姓一人”,後吊死在景山的一棵槐樹上,王太監在附近另找了一棵樹也上吊了。

    為什麼逃到景山,一來景山距離皇城比較近,倉促之間能去地方不多,二來景山是制高點,可以看到城破情況,無奈大勢已去,崇禎只能自殺。

    李自成進了北京後,命人用兩扇門板將帝后屍體停在東華門側,裝入柳木棺內,搭蓋了臨時靈棚。後葬入早逝的田貴妃墓中。

    順治入關以後,為了彰顯滿清合法性,給崇禎舉行了國葬,還建造陵寢,思陵在十三陵中規模最小也最為簡陋。除此以外,順治還把崇禎自殺的槐樹命名為:罪槐,用鐵鏈鎖住,立下馬碑,令文武官員臨近此處必須步行而過,其實槐樹何罪之有。

    八國聯軍打進北京的時候,把鐵鏈當文物給搶走了。再到後來十年動亂,紅衛兵把那棵老槐樹當做“四舊”砍掉了,現在看到的是後來重新栽的贗品。

    朕非亡國之君,臣乃亡國之臣

    崇禎18歲登基,35歲自盡,在位17年,勵精圖治,無奈能力有限,時運不濟,內焦外困之下國破生死,令後人唏噓!

  • 5 # 江東汪郎

    元朝戲曲家鄭光祖的《王粲登樓》中有這麼一句話“登高望遠,人人懷故國之悲;撫景傷情,處處灑窮途之泣。”我認為這就是崇禎皇帝朱由檢在景山自縊時最真實的心理寫照。登高而望遠!崇禎登景山其實是想最後看一眼自己生活了34年的北京城,內心深處對自己成為亡國之君的不甘和無力迴天的無奈,傷心之下選擇自縊!

    景山地處北京城的中軸線上,高聳峻拔、樹木蔥鬱、風景優美,是登高遠眺、觀看北京全城的最佳地理位置。

    這裡是皇家花園,平時一定是崇禎攜帶後嬪子女賞玩遊樂,並恩賜大臣遊玩的地方。

    只可惜在改朝換代的這一刻登景山,身邊只有一位老太監陪同,心境不一樣了,內心恐怕充滿了無盡的憤恨!撫景而傷情!崇禎登景山就是想最後體驗一下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的感覺。他對自己一心想拯救大明反而落了個亡國結局的不解,痛苦之下選擇自縊!

    有對比才有傷害。十六歲登基立志做明君的朱由檢,面對哥哥朱由校生前留給世人昏庸、無能的印象,盲目的少年自信的認為他可以比他哥哥做的好,可是現實卻打了他的臉。

    朱由校時期,雖然政局相對糜爛,但女真不能入關,財政還能支撐,內患雖有但不致命!而到了他手裡,遼東局勢一潰千里,女真多次扣關,內患嚴重到破了鳳陽祖陵,財政也是入不敷出,這樣的局面恐怕朱由檢在登基時是沒有想到的。

    我想朱由檢此前肯定也多次登景山,俯瞰眼前的紫禁城時心境肯定是不相同的。

    最後一次的心境估計是對自己勤勉救國不成反而成了亡國之君的不解,和哥哥的差距讓他無比傲惱和痛苦,自縊也就成了最好的選擇。在北京城生活了34年的崇禎,前16年活得膽顫心驚,後18年過得如履薄冰,某種程度上說他確實是位悲情的皇帝!

    他臨死前“諸臣誤朕”的遺言,恐怕是他已經想通了,並對自己十七年治國道路上的最後總結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馬琳的簡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