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成長吧少年班
-
2 # 守心即守道
這個需要長期持久的心理疏導和其他新人的陪伴,如果已經出現創傷應急狀況,就需要心理治療。這種不是自己人按書上說的那些隨便搞搞就行,必須得尋求專業機構的介入。
-
3 # 心理媽媽
我用專業心理學,伴你漫漫人生路
從心理學的角度講:
1 、人的死亡恐懼與生俱來的,親人的逝去喚醒了孩子的死亡恐懼。存在主義四大人生議題之一就是死亡焦慮,死亡意味著無法逆轉的結束。
2、可以正常和孩子談談關於“死亡”——這是所有生命都會經歷的一種狀態。可以陪伴孩子參加上祖墳等祭祀活動,在這個過程中回顧逝去親人的人生。
3、死亡恐懼可以轉化為人生動力。正是因為有死亡,活著的時候應該有價值地活,珍惜生命、追求“超越”。在這個過程當中,實現自我的價值。尼采有一句話——真正活過的人,就不害怕死亡。
最後一點:尋求靠譜心理諮詢師的幫助。
-
4 # 小公主變形計
生而為人,死亡是任何人都躲不開的。但對小孩而言,這個話題有些過於沉重了。而且,在很多家長看來,如果不是遇到某些事情和機會,很少專門跟孩子去談這個事情,去做死亡教育。
不知道您的孩子現在是多大,因為有親人離世的情況,陷入對死亡的恐懼。
如果孩子很小,才三四歲,認識和理解能力都有限,那麼,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身邊有大人能夠多陪伴,透過實際的生活和感受,幫他構建起一些安全感,這恐怕比再做什麼死亡教育要來得實際和有效的多。
如果孩子稍大一些了,具備了一定的理解和認知能力,那麼家長能夠做的事情更多一些。比如前一陣子非常流行的,也非常感人的一部動畫電影,叫《尋夢環遊記》,就是非常好的對孩子做死亡教育的素材。
看完這部電影,孩子會感受到:死亡,不一定是冷漠,不一定是悲傷,它也可以是帶著溫暖的。愛不會因為死亡而消失,只要我們沒有忘記我們的親人,那我們的心就跟親人還是在一起的,他們會在我們看不見的地方祝福我們。
還有很多圖書和繪本,也是從更積極更長遠更溫暖的方向來看待死亡這件事情。
-
5 # 楊靖
謝邀。當父母準備好了面對孩子的悲傷時,可以讓孩子表達自己的擔心,認真傾聽,並作出誠實而簡潔的回答。“奶奶去哪裡了?”“她去世了。”“什麼是去世?”“就是死了,身體停止工作了。”“那我會死嗎?”“只要是人,都是要老去和死亡的。”“那你會死嗎?”(這是孩子真正想問家長的問題)“不會那麼快,我想照顧你,直到你長大。”家長的回答最重要的是讓孩子肯定,父母不會輕易離開他們。
兒童理解死亡的能力因年齡而異,因此應該以適合年齡但誠實的方式解釋死亡。一般來說,6歲或6歲以下的孩子能夠接受一個人的身體“停止工作”和“無法修復”的解釋。6到10歲的孩子通常會在一定程度上掌握死亡的終極性,但往往會擔心死亡是一種“怪物”或某種“傳染”,所以你的解釋應該保證這不是那回事。那些接近青少年或青少年的孩子通常會開始瞭解死亡的永恆本質,但也會開始質疑生活中關於死亡率和生命意義的“大問題”。
聽完孩子的表達然後提供有關情況的誠實解釋後,應該讓孩子問你問題。年幼的孩子通常會提出實際問題,例如,現在所愛的人或者寵物也會去天堂嗎?你應該誠實、耐心地回答這些問題,併為孩子在未來幾天和幾周內提出類似問題做好準備。年齡較大的孩子,比如青少年,最初可能不會問任何問題,但是你應該明確表示,他們可以隨時隨地找你聊聊。
分享問題也很重要。家長可以和孩子談論去世的親人或朋友,和他們一起回憶過去的時光。紀念儀式會讓我們對某些記憶更深刻,也讓我們有機會更加坦誠地面對親人的離世。
把情緒變成文字。鼓勵孩子在失去後的幾天,幾周和幾個月內說出他們的想法和感受。談談你自己的感受:它可以幫助孩子們瞭解並感覺舒適。比方說:“我知道你感到非常難過。我也很傷心。我們都非常愛奶奶,她也愛我們。”
告訴孩子未來的期待有什麼。如果親人的死亡意味著你孩子的生活發生變化,請透過解釋將要發生的事情來避免任何擔憂或恐懼。例如,“姨媽會像奶奶一樣從學校接你。” 或者,“我需要和爺爺呆在一起幾天。這意味著你和爸爸會在家裡照顧彼此。但我會每天和你說話,我會在週日回來。”
談論葬禮和儀式。允許兒童參加觀看,葬禮或追悼會等儀式。提前告訴你的孩子將會發生什麼。例如,“很多愛奶奶的人都會在那裡。我們會唱歌,祈禱,談論奶奶的生活。人們可能會哭泣和擁抱。人們會說‘我很抱歉你的遺失’,或者,‘"節哀順變。’在葬禮上,這些都是禮貌和善良的事情。我們可以說,‘謝謝你’,或者‘謝謝你的到來’。如果你願意的話,你可以靠近我,握住我的手。”你可能需要解釋埋葬或火葬。例如,“在葬禮之後,在墓地有一個葬禮。這個人的屍體在一個棺材(或棺材)中,在一個特殊的儀式下被埋在地裡。這可能感覺像是一個悲傷的再見,人們可能會哭泣“。分享你的家人對死亡的理解。解釋儀式後發生的事情,以此表明人們會感覺越來越好。例如,“我們都會一起吃飯。人們會笑,說話,擁抱更多。專注於關於奶奶的美好回憶以及在一起的好感讓人們開始感覺更好。”
幫助你的孩子記住這個人。在未來的幾天和幾周內,鼓勵你的孩子畫畫或寫下他們所愛的人最喜歡的故事。不要忘記提及死者。回憶和分享快樂的回憶有助於治癒悲傷並激活積極情緒。
舒適和放心地迴應情緒。請注意,如果你的孩子在其他方面感到悲傷,擔心或不安。詢問感受並傾聽。讓你的孩子知道,在親人去世後需要時間讓自己感覺變好。有些孩子可能暫時無法集中精力或睡覺,或有恐懼或擔憂。支援小組和諮詢可以幫助需要更多支援的孩子。
幫助你的孩子感覺更好。提供孩子所需的舒適感,但不要忘記悲傷的感受。在幾分鐘的談話和聆聽之後,轉移到一個幫助你的孩子感覺好一點的活動或主題。玩,做藝術,做飯,或一起去某個地方。
讓你的孩子有時間從損失中治癒。悲傷是一個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發生的過程。一定要進行持續的對話,看看孩子的感受和行為。治癒並不意味著忘記所愛的人。這意味著用愛來記住這個人,讓愛的記憶在我們繼續享受生活的過程中激起支援我們的美好感受。
回覆列表
如果嚴重影響生活的話,建議正規醫院心理輔導介入治療。心理輔助治療讓孩子正確認識和麵對並接受死亡,這才是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