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窩頭科技675
-
2 # 董小膽聊主機
就目前來說,其實計算機的發展也是陷入了一個瓶頸,大家都說Intel是牙膏廠,其實Intel也很想努力的提升自己的晶片效能,但是不得不說,想要突破10-14奈米級的晶片實在是太難了,現在的製作工藝已經達到了一個瓶頸,而且面對少有競爭對手的企業來說,已經沒有太多的前進動力了。雖然說實驗室級別的晶片可以達到5奈米級,但是民用晶片還是在14奈米左右,英特爾在這次的第十代酷睿中終於推出了自己的10奈米晶片,但是工藝的問題帶來的必然是價格的提升。
對於我個人來說,還保留著九年前的筆記本(聯想Y560),換了一個固態硬碟,加了8G記憶體條,只能當做一個上網本來用,外加一些簡單的影片剪輯和圖片編輯工作。渲染能力跟公司的第八代i5來比,一個天上一個地下,第二代的i5已經被淹沒在了歷史的舞臺。但是橫向對比價格來說,其實沒有太大的變化。10年前7000元的筆記本定位是遊戲筆記本,而如今一樣,還是遊戲筆記本,強大的處理器外加顯示卡效能足可以滿足大多數人3-5年的使用需求。10年前在固態剛剛出現在大眾視野的時候,機械硬碟還是主流之選,很少會有電腦附加一塊固態硬碟。題主的G410更是當時聯想的影音娛樂本,搭配一塊入門級顯示卡,對於現在來說必然是十分吃力的。硬體隨著時間的老化,不加額外的散熱裝置的話,完全有自動斷電的風險。(散熱一直都是聯想的軟肋。)
題主感覺價格高的原因大多數是因為個人需求而帶來的價格提升。面對如今多樣化的筆記本分類,高價格趨向高效能,輕薄便於攜帶,高續航能力和精美造型。就超極本來說,雖然效能跟4000左右常規筆記本差不多,但是由於超薄帶來的價格提升可以多出2000-3000的預算。但是對於很多商務人士來說,這2000的價格買一個移動辦公室是超值的。對於遊戲筆記本來說,搭載的更是高效能CPU和高效能顯示卡,高昂的價格普遍都在7000以上,大多數更是在一萬以上,可以參考我一篇對遊戲筆記本的詳細介紹。目前的家用影音娛樂本還是在4000-6000這個區間的,對於題主的G410當時的需求來說,還是沒有太大的變化的。在不考慮物價的上漲和其他因素來看,其實多年以來,筆記本的價格並沒有上浮,一直是比較平穩的。只不過對於使用壽命來說,筆記本普遍在3-5年左右,這也是很多企業在3-5年換一批電腦的主要原因。
就未來發展來說,CPU和顯示卡很難有很大的提升,因為晶片製造廠商也要考慮到成本的問題,使用者也要考慮購買的價格,民用勢必帶來的是需要工廠量產,產能不足一直intel和英偉達的短板,10奈米畢竟剛剛突破,AMD還在14奈米競爭市場。即使發展也是往多核發展,16或者32核心有可能是未來CPU的常態,單核很難有大幅度的主頻提升。晶片再小就涉及量子領域的問題了,科學家們如果不能突破的話,各大CPU廠商都要常年卡在5-10nm這個級別,但也不是我們目前可以討論的話題了。就10nm來說,也夠Intel擠牙膏很長時間了,畢竟開發新產品也要留有餘地的。
如果您要買電腦就要考慮到用途上面了,只作為一個上網本來說,3-5一換還時可以接受的。如果想要買個長期使用的電腦,不如試試桌上型電腦,一個高階的晶片至少可以用5-7年。(我的其他回答也有很多關於購買桌上型電腦或者筆記本的建議,可以看看。)
-
3 # 鞋架礦主
聽說現在CPU效能過剩,反正現在主流配置夠用尤其是上固態硬碟就像吃了德芙巧克力一樣絲滑!現在行情可以不管是三大件(cpu,主機板,記憶體條)價格都不高!
隨著固態硬碟的出現,cpu顯示卡的不斷升級,如今的膝上型電腦和十年前相比究竟是貴了還是便宜了?
五年前買的聯想G410加了固態之後,散熱依舊不理想,就想將它換掉,一直在電腦市場轉悠,發現如今的膝上型電腦比起五年前的價格要貴上很多,這是為什麼
回覆列表
說到電腦的CPU,可謂是在這幾年進步飛速!尤其是它的普及速度和它的效能提升,最大的一個原因就是,長時間的和平促進科學進步,隨著人們的經濟水平提高,更多的人願意為新出來的效能級CPU買單,這也讓很多的科學家和工程師願意投身於CPU行業!
說到最古老的CPU,也就是1971年至1973年,第一代有四位和八位低檔位處理器!體積過於龐大,製作成本比較高,很難被普及,而且該處理器主要採用機器語言或簡單的組合語言,指令數目較少(20多條指令),主要適用於簡單的控制場合!在這期間,最貴的屬於1969年日本計算機制造商開了第一款微處理器,英特爾在1971年11月15日向全球市場推出了4004微處理器,為日後開發器等智慧功能以及個人電腦奠定了發展基礎!
第二階段,1974年至1977年,是八位中高檔微處理器時代,也是被稱之為處理器第二代,這是的,從你切整合度提高了約四倍,運算速度提高約10至15倍,指令系統日趨完備,具有典型的計算機結構和中斷、dma等控制功能!1974年,英特爾推出8080處理器,並作為個人電腦的運算核心,而這款處理器採用了電晶體數目約為六千顆!也是英特爾的第一款單晶片微處理器!
第三階段,16位微處理器時代,其典型產品是英特爾公司的8086,8088,這兩款處理器!Motorola公司的M680000,Zilog公司的Z8000等微處理器!無論是整合度還是運算速度都比上一代提高了不止一個數量級,指令系統更加豐富完善,採用多級中斷,多種定址方式,斷式儲存結構,硬體儲存部件配備了軟體系統。由於當時的IBM公司在發展,個人計算機採用了技術開放的策略,使個人計算機風靡世界!
第四階段,32位微處理器時代開始到來,時間是1985年至1992年,這個時期,由於技術進步,效能和運算速度極大的提升,並且支援多工任務設計,而且能同時執行多個程式!英特爾80486。
第五階段,1993年至2005年,是奔騰系列微處理器的時代,典型產品就是英特爾公司的奔騰系列晶片,即與之相容的AMD的k6k7系列微處理晶片,內部採用了超標指令流水線結構,並且有互相獨立的指令和資料快取記憶體,隨著MMX微處理器的出現,使危機的發展在網路化,多媒體化和智慧化等方面化上了更高的臺階!
第六階段,2005年至今,是酷睿系列微處理器時代,也稱之為第六代處理器,酷睿是一款米線節能的新型矽價格設計的出發點是提供卓越出眾的效能和能效提高,每瓦特效能也就是所謂的能效比!無論是效能方面還是節能方面和以前的處理器提升了不知多少倍!
總結一下:早期的CPU,由於整合的監管數量比較少,所以造成效能比較差,能效高,發熱量比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