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折衝萬里

    渤海國(698年—926年)是中國古代歷史上,存在於東北地區,一個以靺鞨族為主體的地方政權。其統治範圍大體相當於今中國東北地區的東部、北韓半島東北部,以及俄羅斯遠東的部分地區。渤海國的建立族群是隋唐時期,歸附中原王朝,並被安置於營州的靺鞨人(主要是粟末靺鞨,融合有白山靺鞨等部)。

    營州之亂爆發後,營州的靺鞨人參與了叛亂。神功元年(公元697年),武周聯合後東突厥汗國,平定了營州之亂。叛軍首領孫萬榮無處可逃,被部下所殺。平叛後,武周政權對曾參與叛亂的各族百姓,殘酷屠戮、瘋狂報復。聖曆元年(公元698年),為反擊李楷固的追殺,臨危受命的靺鞨首領大祚榮於武周軍必經之路天門嶺(今輝發河與渾江的分水嶺),精心設伏。大敗追擊而來的武周軍。天門嶺之戰的勝利,即讓大祚榮及其部眾擺脫了遭殲滅的厄運,同時,也讓大祚榮獲得了,原唐屬靺鞨和原高句麗屬靺鞨的共同擁戴和認可,奠定了其統領粟末靺鞨的執政地位。後因後東突厥汗國復與武周政權反目,而契丹族、奚兩番乘機投靠了後東突厥汗國。受此影響,武周政權北部邊疆的形勢驟然緊張,而且,由內地通往東北地區的陸路交通,也被阻絕。因“王師道絕,不克討”,武周政權無力再出兵進討大祚榮,大祚榮遂“率其眾東保桂婁之故地”。

    698年,粟末靺鞨首領大祚榮在東牟山(今吉林敦化西南城子山山城,又說在今吉林延吉東南城子山山城或和龍西古城),稱“震國王”(一作“振”),建立政權。由於當時的唐朝國力昌盛,正值開元盛世,不願再為後東突厥汗國轄制的大祚榮,轉而選擇歸附唐朝。713年,唐玄宗冊封大祚榮為“渤海郡王”並加授忽汗州都督,始以“渤海”為號。自此,渤海國正式併入唐朝疆土,成為唐朝治下的一個羈縻州。安史之亂後,762年,唐朝詔令將渤海升格為國,渤海國的自治權增強,但仍是唐朝名義下的統治地方。

    歸屬唐朝期間,除了初期和唐朝發生過一次短暫的衝突。大體上,渤海國同唐朝保持了良好關係。作為唐朝治下地方,渤海國啟用唐朝地方的規格禮制;履行納質入朝宿衛的政治義務;接受唐朝的冊封和委任;接受唐朝下設機構的節制;接受唐朝長史的派駐。

    由於雙邊關係和睦,雙方保持了密切的經貿關係。幾乎每年都有渤海國的方物運抵長安,有時一年數次。大曆八年(公元773年),渤海王大欽茂於四月、六月、十一月、閏十一月、十二月,先後五次遣使入朝,貢獻方物。平盧鎮南遷淄青後,大批渤海貢使和商旅,隨之雲集至山東,據《舊唐書》記載,大曆年間,淄青一帶“貨市渤海名馬,歲歲不絕”。由於渤海貢使及商旅往還不斷,為有效管理並促進雙邊的經貿往來,唐朝特在登州都督府“城南街東”,設定“新羅、渤海館”。其中的渤海館專以接待過往的渤海貢使和商賈。山東登州也因此,成為了唐渤互市貿易的經濟中心。是時,登州口岸常有渤海國船隻停泊,入唐求法的日本和尚圓仁在登州口岸,就曾見到“渤海交關船同泊彼浦”的場面。繼先前的鴨綠江朝貢道後,史學家又將從渤海王城經過海上,抵至長安的線路,命名為新的朝貢道。為規範管理,唐朝責令淄青平盧節度使兼押渤海,代表朝廷經營、節度有關渤海國的各項事宜。開成年間,渤海國運輸熟銅,來唐貨易,淄青平盧節度使便奏報朝廷,“請不禁斷”。

    而且,長期的密切交往,促進了雙方的互相認同和彼此融合。故此,“地雖海曲,常習華風”的渤海國,才能做到同唐朝“疆裡雖重海,車書本一家”。晚唐詩人溫庭筠據此,堅持認為,渤海國與內地“車同軌,書同文”,同屬一個文明,同為一個國家,而這也是對唐朝與渤海國關係的最好詮釋。

    黃巢之亂後,唐朝名存實亡,天下更加大亂。包括盧龍節度使在內的各路諸侯,忙於逐鹿中原,根本無暇顧及北方諸胡。契丹趁機擺脫了來幽州方向的束縛,迅速發展壯大起來。唐朝滅亡後,契丹加緊統一漠北塞外,天贊四年(公元925年),遼太祖阿保機以“渤海世仇未雪”為藉口,御駕親征渤海,契丹大軍傾師而出,志在必得。天贊五年(公元926年)正月,契丹一舉攻下渤海國西部重鎮扶余府(今吉林農安),殺渤海守將。而後,契丹軍又以摧枯拉朽之勢,再破渤海老相統帥的三萬渤海軍隊。至二月,契丹軍已兵圍渤海王都忽汗城(今黑龍江寧安南)。渤海末王大諲撰“素服牽羊”,率臣僚三百多人出城投降。渤海國安邊、南海、定理等府及諸邊節度史,也相繼歸順。至此,盛極一時的“海東盛國”滅亡了,歷經十五王,享國229年。

  • 2 # 風光藝境

    渤海國(698—926)為中國古代東北地區以粟末靺鞨族為主體的邊疆民族政權;王室姓“大”。

    武則天聖曆元年(698),粟末靺鞨部首領大祚榮在今吉林敦化市敖東城建立震(振)國,自稱震國王,亦稱靺鞨;有部眾四十餘萬。

    713年,唐廷遣使冊封大祚榮為左驍衛大將軍、渤海郡王;並以其地設忽汗州,加授其忽汗州都督。自此大祚榮去靺鞨之號,專稱渤海。

    762年,渤海國第三世王大欽茂被唐廷冊封為“國王”,其後歷代諸王的承襲皆經唐廷冊立。渤海立國二百二十九年,傳十五世。終唐之世,渤海國朝貢不絕,其政治、經濟和軍事制度悉仿唐制;使用漢文字,生產與文化發達,有“海東盛國”之美譽。其疆域最盛時,東臨今日本海,西抵遼寧開原市一帶,南達北韓半島北部,北至黑龍江南與南黑水靺鞨部相接。設五京(上、中、東、西、南)、十五府、六十二州、一百三十餘縣;國都上京龍泉府(今黑龍江寧安市渤海鎮)。

    926年七月,遼太祖耶律阿保機率軍攻至渤海國上京城下,末代國王大諲譔被迫出降,渤海國亡。

    渤海國主要遺存:

    渤海國最著名的遺存為渤海上京龍泉府,其遺址在今黑龍江寧安市東京城鎮之西。宮城東側有禁苑,城內外還發現九處佛寺遺址。

    上京龍泉府遺址附近有一座興隆寺,寺中存有一國寶級文物——石燈幢,俗稱石燈塔或石燈,位於興隆寺大雄寶殿前,是渤海國時期遺留下來的著名佛教石雕藝術品。

    渤海貞惠公主墓為渤海國第三世王大欽茂次女貞惠公主墓地,位於吉林省敦化市六頂山。

    渤海貞孝公主墓是大欽茂四女貞孝公主夫婦的合葬墓,位於吉林和龍市龍水鄉龍頭山上。墓室中央有磚砌棺床,墓壁壁畫共繪12個人物;出土陶俑殘片及鎏金銅飾、銅釘等,出土墓誌為渤海國重要遺物。

  • 3 # 折衝萬里

    渤海國(698年—926年)是中國古代歷史上,存在於東北地區,一個以靺鞨族為主體的地方政權。其統治範圍大體相當於今中國東北地區的東部、北韓半島東北部,以及俄羅斯遠東的部分地區。渤海國的建立族群是隋唐時期,歸附中原王朝,並被安置於營州的靺鞨人(主要是粟末靺鞨,融合有白山靺鞨等部)。

    營州之亂爆發後,營州的靺鞨人參與了叛亂。神功元年(公元697年),武周聯合後東突厥汗國,平定了營州之亂。叛軍首領孫萬榮無處可逃,被部下所殺。平叛後,武周政權對曾參與叛亂的各族百姓,殘酷屠戮、瘋狂報復。聖曆元年(公元698年),為反擊李楷固的追殺,臨危受命的靺鞨首領大祚榮於武周軍必經之路天門嶺(今輝發河與渾江的分水嶺),精心設伏。大敗追擊而來的武周軍。天門嶺之戰的勝利,即讓大祚榮及其部眾擺脫了遭殲滅的厄運,同時,也讓大祚榮獲得了,原唐屬靺鞨和原高句麗屬靺鞨的共同擁戴和認可,奠定了其統領粟末靺鞨的執政地位。後因後東突厥汗國復與武周政權反目,而契丹族、奚兩番乘機投靠了後東突厥汗國。受此影響,武周政權北部邊疆的形勢驟然緊張,而且,由內地通往東北地區的陸路交通,也被阻絕。因“王師道絕,不克討”,武周政權無力再出兵進討大祚榮,大祚榮遂“率其眾東保桂婁之故地”。

    698年,粟末靺鞨首領大祚榮在東牟山(今吉林敦化西南城子山山城,又說在今吉林延吉東南城子山山城或和龍西古城),稱“震國王”(一作“振”),建立政權。由於當時的唐朝國力昌盛,正值開元盛世,不願再為後東突厥汗國轄制的大祚榮,轉而選擇歸附唐朝。713年,唐玄宗冊封大祚榮為“渤海郡王”並加授忽汗州都督,始以“渤海”為號。自此,渤海國正式併入唐朝疆土,成為唐朝治下的一個羈縻州。安史之亂後,762年,唐朝詔令將渤海升格為國,渤海國的自治權增強,但仍是唐朝名義下的統治地方。

    歸屬唐朝期間,除了初期和唐朝發生過一次短暫的衝突。大體上,渤海國同唐朝保持了良好關係。作為唐朝治下地方,渤海國啟用唐朝地方的規格禮制;履行納質入朝宿衛的政治義務;接受唐朝的冊封和委任;接受唐朝下設機構的節制;接受唐朝長史的派駐。

    由於雙邊關係和睦,雙方保持了密切的經貿關係。幾乎每年都有渤海國的方物運抵長安,有時一年數次。大曆八年(公元773年),渤海王大欽茂於四月、六月、十一月、閏十一月、十二月,先後五次遣使入朝,貢獻方物。平盧鎮南遷淄青後,大批渤海貢使和商旅,隨之雲集至山東,據《舊唐書》記載,大曆年間,淄青一帶“貨市渤海名馬,歲歲不絕”。由於渤海貢使及商旅往還不斷,為有效管理並促進雙邊的經貿往來,唐朝特在登州都督府“城南街東”,設定“新羅、渤海館”。其中的渤海館專以接待過往的渤海貢使和商賈。山東登州也因此,成為了唐渤互市貿易的經濟中心。是時,登州口岸常有渤海國船隻停泊,入唐求法的日本和尚圓仁在登州口岸,就曾見到“渤海交關船同泊彼浦”的場面。繼先前的鴨綠江朝貢道後,史學家又將從渤海王城經過海上,抵至長安的線路,命名為新的朝貢道。為規範管理,唐朝責令淄青平盧節度使兼押渤海,代表朝廷經營、節度有關渤海國的各項事宜。開成年間,渤海國運輸熟銅,來唐貨易,淄青平盧節度使便奏報朝廷,“請不禁斷”。

    而且,長期的密切交往,促進了雙方的互相認同和彼此融合。故此,“地雖海曲,常習華風”的渤海國,才能做到同唐朝“疆裡雖重海,車書本一家”。晚唐詩人溫庭筠據此,堅持認為,渤海國與內地“車同軌,書同文”,同屬一個文明,同為一個國家,而這也是對唐朝與渤海國關係的最好詮釋。

    黃巢之亂後,唐朝名存實亡,天下更加大亂。包括盧龍節度使在內的各路諸侯,忙於逐鹿中原,根本無暇顧及北方諸胡。契丹趁機擺脫了來幽州方向的束縛,迅速發展壯大起來。唐朝滅亡後,契丹加緊統一漠北塞外,天贊四年(公元925年),遼太祖阿保機以“渤海世仇未雪”為藉口,御駕親征渤海,契丹大軍傾師而出,志在必得。天贊五年(公元926年)正月,契丹一舉攻下渤海國西部重鎮扶余府(今吉林農安),殺渤海守將。而後,契丹軍又以摧枯拉朽之勢,再破渤海老相統帥的三萬渤海軍隊。至二月,契丹軍已兵圍渤海王都忽汗城(今黑龍江寧安南)。渤海末王大諲撰“素服牽羊”,率臣僚三百多人出城投降。渤海國安邊、南海、定理等府及諸邊節度史,也相繼歸順。至此,盛極一時的“海東盛國”滅亡了,歷經十五王,享國229年。

  • 4 # 風光藝境

    渤海國(698—926)為中國古代東北地區以粟末靺鞨族為主體的邊疆民族政權;王室姓“大”。

    武則天聖曆元年(698),粟末靺鞨部首領大祚榮在今吉林敦化市敖東城建立震(振)國,自稱震國王,亦稱靺鞨;有部眾四十餘萬。

    713年,唐廷遣使冊封大祚榮為左驍衛大將軍、渤海郡王;並以其地設忽汗州,加授其忽汗州都督。自此大祚榮去靺鞨之號,專稱渤海。

    762年,渤海國第三世王大欽茂被唐廷冊封為“國王”,其後歷代諸王的承襲皆經唐廷冊立。渤海立國二百二十九年,傳十五世。終唐之世,渤海國朝貢不絕,其政治、經濟和軍事制度悉仿唐制;使用漢文字,生產與文化發達,有“海東盛國”之美譽。其疆域最盛時,東臨今日本海,西抵遼寧開原市一帶,南達北韓半島北部,北至黑龍江南與南黑水靺鞨部相接。設五京(上、中、東、西、南)、十五府、六十二州、一百三十餘縣;國都上京龍泉府(今黑龍江寧安市渤海鎮)。

    926年七月,遼太祖耶律阿保機率軍攻至渤海國上京城下,末代國王大諲譔被迫出降,渤海國亡。

    渤海國主要遺存:

    渤海國最著名的遺存為渤海上京龍泉府,其遺址在今黑龍江寧安市東京城鎮之西。宮城東側有禁苑,城內外還發現九處佛寺遺址。

    上京龍泉府遺址附近有一座興隆寺,寺中存有一國寶級文物——石燈幢,俗稱石燈塔或石燈,位於興隆寺大雄寶殿前,是渤海國時期遺留下來的著名佛教石雕藝術品。

    渤海貞惠公主墓為渤海國第三世王大欽茂次女貞惠公主墓地,位於吉林省敦化市六頂山。

    渤海貞孝公主墓是大欽茂四女貞孝公主夫婦的合葬墓,位於吉林和龍市龍水鄉龍頭山上。墓室中央有磚砌棺床,墓壁壁畫共繪12個人物;出土陶俑殘片及鎏金銅飾、銅釘等,出土墓誌為渤海國重要遺物。

  • 5 # 國家人文歷史

    渤海國是唐代以族粟末部為主體建立的地方政權,上京龍泉府是渤海國五京之一,也是渤海國經濟政治最發達的地區。此外東京道本是唐代北方少數民族政權渤海國的所在地。契丹強盛後,遼太祖東征渤海國,最終使其滅亡。之後,強盛一時的“東海盛國”便湮沒在歷史的長河裡。

    渤海國滅亡後,遼代統治者遷移走了渤海國的百姓,毀滅了渤海國的城池,使得很多繁華的大都市片瓦無存。至今,位於黑龍江寧安的“渤海國上京龍泉府”僅剩的部分建築基址和一座石燈幢,成為這個國家強盛一時的歷史見證。

    東京道是遼代和北韓的邊界所在,遼與高麗的戰爭結束後,兩國進入相當一段繁榮發展時代,宗教,文化,經濟交流絡繹不絕。遼陽塔灣塔就是古代中朝兩國使者的交通標誌。遼陽府東邊的塔灣山,旁邊自古就是遼與高麗之間交流往來的重要交通要道。塔灣塔坐落在塔灣山之上,塔灣山是一座山南水北的彎曲的小山脈,該山使古代的官道做了一個很大的轉彎,在古代沒有地圖導航的情況下,坐落在山巔的佛塔成為指路的嚮導。從而此塔也見證了中朝兩國在古代密切的交流往來。

    佛塔為實心七級密簷式,高18米,平面為八角形,每面寬2.14米。下為基座,座上有勾欄平座,座上建立第一級塔身,塔身雕刻佛造像,塔身上方有磚雕模仿的木結構枋。枋上有四鋪作斗拱。斗拱可分轉角及鋪間二種,可謂是製作精美,安置考究,歷史意義兼藝術價值極高的一座佛塔。

  • 6 # 使用者4446953662

    渤海國是古代少數民族政權,以靺鞨族為主體。存續時間為698年--926年,深受唐朝文化影響,按唐朝制建立了政冶、經濟制度,傳15王,歷時229年,926年被契丹國所滅。

    渤海國文化發達,但傳世文獻卻滅失殆盡,可供考證查詢資料很少。渤海國遺址在黑龍江省寧安市渤海鎮。現今可見遺址有:上京龍泉府遺址、古井址、禁苑址、街壇址、寺廟址、古墓、古橋址、興隆寺。主要遺物有石燈幢、大石佛、舍利函、大石龜丶.文字瓦等。

  • 7 # 苦茶庵

    渤海國是中國唐代由靺鞨族的一支一—粟末靺鞨建立起來的。靺鞨在秦以前名肅慎,漢代稱為挹婁。南北朝時叫勿吉,分為粟末、伯咄、安車骨、拂涅、號室、白山、黑水七部。至隋改為靺鞨,唐初分為數十部,其中以黑水部最為強大,分佈在今黑龍江中下游至松花江流域及其以東的廣大地區。本臣服於中原王朝。隋末唐初,中原大亂,靺鞨諸部或附於突厥,或附於高麗。

    粟末靺鞨本居粟末水流域,公元七世紀中期,唐滅高麗,其首領大祚榮降唐,遷居於營州。公元696年,契丹首領李盡忠反叛,攻陷營州城,祚榮與靺鞨乞四比羽聚眾東奔,阻奧婁河自固,在其上游築城居住,故址即今吉林省敦化西南敖東城。武則天以其不服朝命,派大軍征討,攻殺了比羽,進逼祚榮。祚榮迎戰,大敗官軍。祚榮驍勇善戰靺鞨人及高麗遺民等紛紛歸附,勢力日益強大。他不斷開拓疆土,擴地至二千里,戶十餘萬,軍隊數萬人,於是自稱振國王,附於突厥。公元705年,唐中宗即位,派官員招諭,祚榮即表示臣服,遣其子門藝到長安為質。公元713年,唐玄宗遣大臣冊封祚榮為左驍衛大將軍、渤海郡王,以其地為忽汗州,加授祚榮為忽汗州都督。祚榮自此去“靺鞨”之號,專稱“渤海”。因此,忽汗州都督府又稱為“渤海都督府”。

    渤海始終對唐朝保持著藩屬關係,每年向唐朝貢獻土產,唐政府則回賜大量的各種生活用品等。祚榮死後,其子大武藝、其孫大欽茂繼位時,都先後由唐玄宗冊封而表示認可。安史之亂時期,渤海仍然不斷派人向唐朝貢,因此,唐肅宗於公元762年進封欽茂為渤海國王。“渤海國”之名正式從此開始。欽茂的繼承者大嵩璘、大元瑜、大言義、大仁秀等,唐都封之為忽汗州都督、渤海國王。渤海不斷遣王子到長安為質,派官員向唐朝貢,前後達一百三十餘次之多。

    公元八世紀中葉欽茂遷都上京後,渤海益強。至大仁秀時,又大開境宇,兼併東北拂涅、虞婁、越喜、鐵利等靺鞨諸部,於是疆域北抵黑水靺鞨,東至大海,西接契丹,南抵泥河與新羅為界。當時黑水靺鞨諸部無不役屬於渤海,契丹、室韋等也很畏懼。

    渤海國的地方行政制度與行政區劃,完全仿照唐朝。為了統治這個遼闊的地區,大仁秀分其地置五京、五府六十二州。以肅慎故地為上京及龍泉府,統龍、湖、勃三州,府治龍州城,故址在今黑龍江省寧安西南的東京城;中京及顯德府統顯、盧、鐵、湯、榮、興六州,府治顯州城,故城即今吉林省敦化敖東城。以玀貊故地為東京及龍原府,領慶、鹽、穆、賀四州,府治慶州城,故城在今吉林省琿春西南八連城。以沃沮故地為南京及南海府,統沃、晴、椒三州,府治沃州城,故城在今北韓咸鏡南道之咸興。以高麗故地為西京及鴨淥府,統神、桓、豐、正四州,府治神州城,故城在今北韓慈江道鴨綠江東南岸之長城裡長嶺府統瑕、河二州,府治瑕州城,故城在今吉林省海龍西南山城鎮。以扶余故地為扶余府,統扶、仙二州,府治扶州城,故城在今吉林省四平市。鄚頡府統鄚、高二州,府治鄚州城,故城在今黑龍江省阿城。以虞婁故地為定理府,統定、潘二州,府治定州城,故城在今蘇聯濱海邊區之蘇城安邊府統安、瓊二州,府治安州城,故城在今蘇聯濱海邊區之奧耳加。以率賓故地為率賓府,領華、益、建三州,府治華州城,故址在今黑龍江省東寧縣西八里。以拂涅故地為東平府,領伊、蒙、沱、黑、比五州,府治伊州城,故址在今黑龍江省密山縣興凱湖西北岸。以鐵利故地為鐵利府,統廣、汾、蒲、海、義、歸六州,府治廣州城,故城在今黑龍江省依蘭西南。以越喜故地為懷遠府,領達、越懷、紀、富、美、福、邪、芝九州,府治達州城,故城在今黑龍江省同江縣安遠府統領寧、郿、慕、常四州,府治寧州城,故城在今蘇聯伊曼河下游。另外郢、銅、涑三州為“獨奏州”,即直隸州。郢州故城在今黑龍江省林口縣牡丹江畔,銅州故城在今吉林省鏡泊東南,涑州故城在今吉林市西北牡丹江西岸。所有府州、縣的各級地方官吏,均以王室成員和大姓貴族擔任。

    渤海國居民以靺鞨人為主,其他則為扶余、沃沮、高麗、濊貊等族人。靺鞨人原來經濟文化很落後,他們以射獵和飼養豬、羊、馬為生,只有少量的原始農業;“夏則出隨水草,冬則入處穴中。”自建立渤海國之後,由於大力向漢族學習,經濟、文化都得到了飛速的發展。據唐代的文獻記載,渤海人已經定居,並且有了城市和村落。不僅狩獵、畜牧業、漁業和農業有很大的發展,而且出現了手工業和精美的手工業品。當時渤海境內最名貴的物產,有“太白山之菟,南海之昆布,柵城之豉,扶余之鹿,鄚頡之豕,率賓之馬,顯州之布,沃州之綿,龍州之紳,位城之鐵,盧城之稻,湄沱湖之鯽”等。(《新唐書·渤海傳》)

    渤海國同唐朝有著密切的經濟和文化聯絡。渤海通往長安的水路有鴨淥、登州道,陸路有長嶺、營州道。渤海人經常由這兩條道路到內地來進行貿易和學習。他們以其名馬、羊、皮革、藥材、金、銀、銅、細布、軸、鳥、魚類等,換回帛、錦、粟和金、銀器皿等。唐大曆年間,渤海賣給淄州、青州的“渤海名馬,歲歲不絕。”渤海王多次派學生到唐長安太學學習。渤海的官制,如國王之下設定的三省六部等機構,都是仿效唐朝。軍事編制上也是仿照內地的府兵制,設立八衛,每衛各置大將軍、將軍一人統帥。渤海地區通用漢字,使用的歷法是唐朝制定的長慶宣明歷,渤海地方音樂也是參照中原音樂加以改進的。

    當唐朝衰亡之際,渤海國也走向沒落。至公元925年,為契丹所滅。自高王大祚榮建立渤海政權起,至末王大速時滅亡時止,共傳十五世,歷時二百二十九年。

  • 8 # 女媧部落

    渤海國曆史上是真實存在,現在的唐代渤海國遺址是黑龍江省鏡泊湖風景區的重要史蹟區,曾經吸引了許多中外遊人。

    根據文獻記載,渤海國是一千二百多年前中世紀盛唐時期,以靺鞨族為主建立的封建政權。史書上譽為“海東盛國”。公元六九八年,滿族的祖先靺鞨族,在今吉林省敦化縣建立了地方封建政權“震國”。公元七一三年唐朝冊封其首領大祚榮為左驍衛大將軍,渤海郡王,加授忽汗洲都督,“去靺鞨號,專稱渤海”,與唐朝為臣屬關係。公元七五五年,渤海國遷都至今渤海鎮,建成首府為“上京龍泉府。”到公元九二五年被東丹族滅亡止,傳國十五世,共存二二七年。渤海人民在汲取中原文化的基礎上,創造了著名的“海東文化”,豐富了中華民族燦爛的古代文化寶庫。這裡展現故國所遺留的一切,都是勞動人民創造歷史的見證,是中國同世界各華人民文化交流和友好往來的珍貴文物古蹟,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渤海國強盛時期的領域,西起松花江與嫩江匯合處;北至黑龍江,南臨新羅(北韓),東至日本海。其所轄領土,除東北三省大部地區外,還包括濱海地區至波謝特灣、伯力地區的大部分。渤海國設有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一百四十個縣。五京為:上京、東京、西京、南京、中京。上京龍泉府是當時東方大都市之一。

    在舊社會,渤海國遺址,曾經多次遭受美、英、法、俄、日、荷蘭等帝國主義的嚴重破壞,許多珍貴文物被竊走。解放後,國務院於一九六一年把其列為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目前,這裡仍稱為渤海,成為三萬人口的小城鎮。

    東丹滅渤海後,東丹統治者為鎮壓渤海人民的反抗,使其忘掉故土,便把宮禁和龍泉府以及

    寺廟等古都著名建築付之一炬。經過一千二百多年的變遷,現已成為古都廢墟了。

    這裡主要遺址有城址、宮殿址、街坊址、寺址、古橋址和古墓址;現存的主要遺物有石燈

    幢、石佛、古井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拉法長萊的《暴風雨》 手法及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