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無限輪迴
-
2 # 孟力說歷史
清末民國之際。蔡東藩先生用10年時間寫了11部歷史演義小說,分別是前漢通俗演義,後漢通俗演義,兩晉通俗演義,南北朝通俗演義,唐史演義,五代史演義,宋史演義,元史演義,明史演義,清朝演義,共1040章,600多萬字。一個人完成24史,一個通史大家。
-
3 # 史鏡唐
東漢演義和西漢演義以及三國演義都敘述的是漢朝的故事?為什麼東漢演義和西漢演義的知名度要低很多,甚至很多人都不知道有這兩本小說的存在呢?我想主要是因為三國演義和三國志遮住了其光芒。個人分析了一下,大概有這幾點原因:
1.首先是成書年代,三國演義成書於元末明初,要早於東西漢演義,故事流傳當然更加深入民心。三國志更早,成書與晉朝,正式之一。
2.故事取材以及發展的年代,西漢演義主要講述的是秦末劉邦項羽的故事,東漢演義主要講的是王莽篡位、光武帝劉秀的故事。而楚漢爭霸恰好爭去了東漢演義的風頭,三國演義的經典三國故事又搶走了光武中興的風頭。
3.三國演義被列為四大名著之一,經常被提起,裡面的故事也都寫進了教科書,學生是知識的繼承者也是傳播者,自然三國演義被提及的多。
4.至於三國志是一部列為二十四史之一的正史,自然知名度肯定比較高了,自然也會遮住東西演義的光環。
其實東西漢演義也是很不錯的歷史小說,不過內容的精彩性還是沒有三國演義豐富,史學價值沒有三國志高,自然要知名度低些!
-
4 # 夢修者
有先入為主的因素,再者是群眾基礎。西東漢演義的歷史成份較多,而三國演義則添加了藝術成份,對血統純正這一民間及官方共識加以褒揚。這也迎合了大眾味,歷史畢竟是枯燥的,但藝術則能多姿多采。四大名著之所以能流芳後世,就是將歷史加以藝術話處理,使其更具可讀性,去其沉重感增其藝術塑造。讓其能讓普羅大眾接受,通過後世的影視及遊戲等平臺的傳播。更是讓人喜聞樂見。
-
5 # 孤獨的人209381559
(圖片源於網路)這是因為,西漢演義的藝術性對比《三國演義》來說,藝術性差得太遠,所 以沒有多少知名度。一生中寫了近四萬首詩的清妖高宗乾隆,他的絕大部分“作品”,今天除了一些學者出於考證研究的目的,才去看他的“作品”外,一般人誰會去看?甚至於都很少有人曉得乾隆會寫詩,更不要說去看這個皇帝的詩作了。同樣的是,如果不是樓主向我發出邀請,我也是不知道世上還有《西漢演義》和《東漢演義》這兩本書!藝術性差的、不為大眾喜聞樂見的、枯晦深奧的著作,它會有多少知名度?由此,樓主應該明白《西漢演義》和《東漢演義》為什麼知名度很低的原因了吧!
-
6 # 龍一歐
小說的受眾群體是普通人,決定一部小說知名度高低的主要因素是,要看這部小說編寫作者的寫作手法是否特出,是否把大眾的注意力吸引去了。大眾的數量是有限的,大眾被這部小說吸引去了,另一部小說就很難吸引到大眾的注意力了,大眾關注度不高,知名度就低了。西漢和東漢是中國強大的朝代,這兩個朝代在中國歷史中具有重要位置,兩朝的演義小說知名度低,絕對不是因為這兩個朝代知名度低,而是因為在小說方面,這兩朝的演義小說被三國演義的光芒蓋住,光芒不特出,吸引大眾的關注度小,知名度自然就低了。其實西漢演義和東漢演義這兩部小說是不算的,西漢的群雄並起,劉邦與項羽爭霸天下也有足夠的小說題材,東漢的劉秀能從一個沒落的貴族農民,只花了短短的三年時間,在亂世中造反開姓起家,到當上皇帝創立了東漢皇朝,這過程也很精彩。這些人在歷史中,無論是建功立業方面,還是在皇朝強大方面,在中國歷史中都是很穾出的。但兩朝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兩朝從造反開始,到建立皇朝,所花時間都不很長,亂世爭鬥的題材絕對沒法和三國比,想要寫出一部與三國演義比肩的小說,難度要比三國難得多,所以知名度就低了。
-
7 # 而知而行的歷史
《西漢演義》可以被稱為前漢演義。《東漢演義》可以被稱為後漢演義,這兩本書成書於明代晚期。
《三國演義》可以說是季漢演義,成書於元末明初。
《三國演義》成書時間最早,是從兩宋以來就一直流行的話本的集合體,在成書前已經演繹的相當生動了,有強大的民間文化基礎。
兩宋時代,是民族矛盾異常尖銳的時期,《三國演義》的崇劉抑曹,反映了當時的人們的思想現狀。北方的金國、蒙古是竊據中原的漢賊,而偏安東南的南宋如同劉皇叔一樣是正統。(耳熟能詳的三國演義)
因此,《三國演義》成書後,與當時的民族解放的思想輿論相適應,在傳播上非常成功。
《三國演義》在文學藝術上,寫作手法上,也要比前兩部小說要精彩,曹操、劉備、孫權等人的創業史,跌宕起伏,故事性強,可讀性強,因此也深受民間喜愛。成書後,日本也興起了三國熱,即是這段歷史的魅力所在。
其實,中國歷史上,還有一段三國時期,是東西魏和南梁,摻雜了很多民族矛盾和宮廷政變,除了很多的花邊新聞,對社會正能量的弘揚沒有多大價值,因此不受社會主流價值觀的認可。
(東漢演義)
三國時期,延續了東漢的風化之美,人們的思想淳樸,亂世中的忠貞、勇敢、奮鬥等正能量體現在主人公身上,暗合華人信奉的儒家思想所宣傳的價值觀,更容易引起人們的共鳴。
-
8 # heinigo
瞎編也編得不好。水平太次,級別太低。作者水平太窪了。駕馭不了這段時間的年代變換和思想。 都成流水賬了,沒有鮮明的人物,細膩的情感,高潮跌宕的情節,那個誰買你的帳?瞎編也得編出水平來才行啊。
回覆列表
首先我們要知道,比較的不是兩漢和三國,而是兩本書的比較。兩漢的名氣是一點不比三國少。但論書籍來說,兩漢演義比不了三國演義。原因如下:
1.三國演義流傳廣。三國演義早在宋朝就開始流傳了,有評書、戲曲等形式,中間有很多版本和演繹。後來到了元末明初,被羅貫中整理為《三國志通俗演義》,有很強的群眾基礎。
2.三國演義寫得好。三國演義是一個里程牌式的著作,中國第一部章回體小說,多達200多個人物,都刻畫得十分鮮活。最重要的是,抓住了人們掃除奸雄興復漢室的理想。這與當時抗元思想有相通之處。由此流傳甚廣。
3.兩漢演義湊熱鬧。舉個例子說,一個電視節目火了,其他電視臺爭相模仿,但人們記住的總是第一個。東西漢演義就是仿品、山寨貨,模仿三國演義,但又沒有三國演義寫得精彩,自然知名度就差了點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