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耶叔講史

    劉伯溫雖然在民間有前知五百年,後知五百年的大名,被民間百姓神話成半人半神的人物,其實,歷史中的劉伯溫卻不善於搞政治,更不善於做官。特別是輔佐朱元璋這樣猜忌心重,擅殺功臣的帝王。劉伯溫的耿直和書生氣更顯得不合時宜。他所擅長的易經推算成為政敵陷害他的把柄。在他辭官回鄉下之後,還被人誣告他為自己找到一塊有王氣的風水寶地,準備自己享用,這讓朱元璋大為惱火,劉伯溫只能自己把自己當成人質,搬到京城去住。面對胡唯庸的陷害,神算劉伯溫顯得手足無措,喝了胡唯庸送的湯藥,(可能是朱元璋授意的)不久就死去了,死前還把自己珍藏的天文書讓兒子交給朱元璋,暗示自己家族再也不研究這些,神算劉伯溫為了保全自己和家族,做的已經謹小慎微,問心無愧了,依然沒有逃出飛鳥盡良弓藏的命運,可知伴君如伴虎是多麼的艱險。

  • 2 # 趁現在沒人

    關於這個問題,首先要看‘帝師’這個詞是怎麼來的,又怎麼被貫在劉伯溫頭上的。其實按照正史上有提及的,令朱元璋以‘師禮’相待的,並不是劉伯溫,而是李善長和宋濂。

    李善長與宋濂摹本繡像

    因為朱元璋的出身不好,在投軍之前並沒有正規的上過學,最高的受教育水平就是私塾旁聽生(放牛的時候路過私塾,在窗戶外偷聽暗記),所以基本上也就屬於文盲一個。而在投軍之後,在軍隊中自學過一段時間,但也是僅達到勉強識字而已。至於文化層次那還是半點都談不上。直到在攻打滁州途中遇到了李善長。李善長因科舉落榜正在家中當私塾老師,朱元璋將其招聘以後,就在那時拜李善長以師禮,由其負責自己每日的‘日講’授課。所以李善長屬於朱元璋真正意義上的第一位老師。後來朱元璋在金陵稱吳王期間,設禮賢館,一代大儒宋濂由李善長引薦,被朱元璋拜為‘五經師’,這是有史可查的。而且朱元璋為宋濂的學問所折服,直接又任命其為‘儒學提舉’,轉給太子朱標為師,一直到朱標去世。所以朱元璋的帝師實際上應該是這兩位。

    而劉伯溫也被認為是朱元璋的‘帝師’,多從民間演義而來。因為民間普遍把劉伯溫如同三國時期的諸葛亮一般神話了。塑造的形象可謂能掐會算、前知後曉,替朱元璋出謀劃策,更是無有不中。而朱元璋也正是因為對劉伯溫言聽計從,才最終得了天下,所以在戲曲演義裡,朱元璋與劉伯溫在一起時的形象就如同學生和老師在一起一樣。帝師一名也就貫在了劉伯溫的頭上。

    劉伯溫古繪實像

    劉伯溫民間形象

    劉伯溫與朱元璋影視形象

    至於劉伯溫是否對朱元璋問心無愧,這回答案是肯定的。具體原因有三點:

    1.盡臣之守,拒絕了淮西勳貴的拉攏。

    朱元璋稱帝后,手下那些驍勇善戰的威武之師搖身一變,就變成了禍國殃民的驕兵悍將,令朱元璋頭疼不已。而且這群驕兵悍將的主管將帥無一例外都是淮西一眾,譬如文有李善長、胡惟庸,武有徐達、湯和等。這眾人即是老鄉,又共過患難,那自然享福也要一起享了,所以就形成了一股勢力,與那些新科取士的官員對比而稱‘淮西勳貴’。這些人無不手握重權,論資排輩誰都治不住,能治的住的又都是他們一夥兒的,所以一旦他們抱了團,對朱元璋這個皇帝就是一個很大的威脅。朱元璋就想找一個不是淮西人的來管一管他們,於是就選擇了劉伯溫,任命其為都御史大夫,專管糾彈不法。而劉伯溫也是恪盡職守,不辱使命,甚至連朱元璋的駙馬都審查了出來。對此,淮西勳貴就認為劉伯溫是一個威脅,便有意進行拉攏,而劉伯溫卻沒有向權貴沒低頭,最終導致了自己反為淮西勳貴們所迫害。而且淮西勳貴的第二任帶頭大哥胡惟庸被朱元璋定罪時,其中一個罪名就是毒死劉伯溫。劉伯溫是個極聰明的人,他能不知道都御史大夫是天底下最得罪人的官兒嗎?他能不知道朱元璋的用意嗎?但他沒有假辭拒絕,也沒有尸位素餐,勤勤懇懇工作,最終以死酬職,這一點劉伯溫身為臣子,又能有何愧相言負君呢?

    第二點:為臣清白,不朋不黨。

    御史中丞為古代三公之一,位高權重,手握糾彈監察之權,任你皇親國戚、功勳權貴,也概莫能外,以尋常之情度之,能居此位者,家資當何其厚也?然而劉伯溫這個御史中丞卻當的相當清貧,除了朝廷俸祿或節例恩賞,概無外取。甚至艱難時,還要靠變賣典藏度日。胡惟庸聽說後不信,還派人秘密調查了好長時間,終究是沒有查出劉伯溫任何問題,這才不得不承認劉伯溫為天下清官的代表。而且劉伯溫不僅做人清白,做臣也清白,在面對以胡惟庸為首的淮西勳貴們的打擊報復時,依然能做到不結黨自保或者反擊。如此孤臣自律之性,對於朱元璋這個做皇帝的而言,感動都來不及,又談何有愧呢?

    第三點:留身後之諫。

    朱元璋因為出身的緣故,在稱帝后,面對著這麼大的‘家業’該如何處置的問題上,格局忽然一下子從天下梟雄掉到了‘小地主’的意識形態上去了。覺得老子掙得家業就該留給兒子,否則都是便宜了外人。於是乎,朱元璋這位好父親就拿過來地圖開始根據兒子的數量在上面畫圈圈。除了太子之外,剩下的每個兒子,不管嫡庶,無大有小,一個不落,全都有份。他這樣一搞,自己是痛快了,但是朝中可不乏熟讀史書的飽學之士,無不暗自砸舍:乖乖!這麼搞,不就是漢初的七王之亂嗎?

    (當年劉邦得了天下後,認為天下作亂的根源在於非我族親,其心必異。於是下了一道聖旨:異姓封王者,天下共誅之。然後高高興興的開始給自己的兒子畫地盤。結果滿以為將來有這幫親兄弟們鎮守天下,外人絕對反不起來,於是就放心的閉眼去了。可是諷刺的時,劉邦剛死沒多久,他分封的七個王就開始作亂了起來。史稱景帝七國之亂)

    當朝中的有識之士意識到朱元璋這麼幹的下場就是總有一天藩王作亂時,但朱元璋卻根本聽不進去建議。甚至以為這是在圖謀他家的天下。沒有辦法,這群大臣再硬的脖子遇到帶血的屠刀也要往後縮,所以就不管不問了。反正一番上諫也算盡了臣禮,至於你聽不聽那就是你的事兒了。而當這些人都放棄了的時候,唯獨劉伯溫沒有放棄,他知道自己既然勸不了朱元璋,就把希望寄託在了後世之君身上。將藩王分封的害處一一點明,告誡後世之君務必儘早削藩為要。

    明朝的藩王之禍是朱元璋一手造成的,劉伯溫生人死諫,為後世之君點明厲害關係,完全是在彌補朱元璋這個‘任性’的錯誤。所以再加上前面兩條理由,可見劉伯溫無論是做人還是做臣,對於朱元璋而言,都絕對是問心無愧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冷棚種西紅柿怎樣澆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