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9866520236700

    野史:乾隆誤會中堂劉統勳有以權謀私。劉統勳為官清廉但是不知變通,為自證清白要將三個兒子一一用鍘刀鍘死。大兒子二兒子都被劉統勳“君臣父子”的倫理規矩套住,被迫過來受死。

    劉墉比較機靈,為求活命倉皇逃跑,正好偶遇太后路過,央求太后救命(劉墉當時應該還是個小孩),太后責問乾隆為何逼迫劉統勳,並封劉墉為“太后御兒幹殿下”,讓劉統勳不敢再殺劉墉。

    有一些版本里提到,劉統勳要退休,被皇帝(好像是乾隆)問“要是日後你的兒子不做忠臣,不就毀了你的名聲麼?”,劉統勳於是就當著皇帝面用鍘刀閘了兩個兒子,劉墉耍滑頭跑了,求太后救他,於是當了御兒幹殿下,敕封三千歲。

    擴充套件資料

    劉墉與 紀昀、 和珅並稱為乾隆朝三大中堂,相傳其人聰明絕頂、為官剛正, 在民間有著“劉羅鍋”的稱呼。然而歷史上的劉墉是否真是個羅鍋,又是否曾中狀元,並無確鑿史據可考。

    據一些雜文筆記記載,劉墉於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中進士,相傳當年殿試前十名卷冊被遞到 乾隆皇帝面前,劉墉卷本來列為第一,但乾隆想提拔一位平民才俊,劉墉由於出身相門而被降格,與 狀元失之交臂。

    此後民間有傳言劉墉個子很高,常年躬身讀書寫字,背看上去有點駝,因此產生了“劉羅鍋”的說法。也有史料指出, 嘉慶皇帝曾稱劉墉為“劉駝子”而成為“劉羅鍋”說法的出處。不過劉墉當時已是年屆80歲的老人,有些駝背彎腰本在情理之中,並不能成為劉墉是“羅鍋”的證據。

    參考資料: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有的人會掉髮,而有的人不掉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