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寒星針

    夷陵之戰後,蜀國雖元氣大傷,但卻並未傷筋動骨。在中樞有諸葛亮坐鎮,在漢中有魏延鎮守,以李嚴為首的西川地方勢力仍支援劉備,蜀漢政權還有一戰之力。

    東吳進攻蜀漢政權,大致有三條路線:一、從荊州出發,走陸路,攻取漢中,然後南下進入西川;二、沿長江逆流而上,水陸並進,進佔劉備停留的永安,從而進入西川;三、從蜀國西南進軍,這就需要穿過少數民族聚居區。

    西川地區被高山密林所包圍,主要交通路口都有關隘守護,易守難攻,無論走哪條路,都需要把主要關口攻下來,一場場血戰下來,東吳也會損失慘重,最後只能便宜了曹魏。

    東吳以水軍為主,沿長江西進,行軍速度慢,機動性也變差了,到三峽地區,水軍只能上岸作戰,喪失自我優勢;在早有準備的蜀軍面前,勝算不大。

    要滅掉蜀漢,必須調主力西進;而曹魏一直虎視眈眈,合肥有張遼,江夏有文聘,襄陽有曹仁、徐晃;一旦東吳主力離開,漫長的長江防線就會變得處處是漏洞,也許沒等東吳滅掉蜀漢,就先被曹魏滅掉了。

    當然,如果西川地區沒有高山環繞,沒有三峽阻擋,而蜀漢也沒虛弱到無有可戰之兵的情況下,東吳也不會那麼快就收手。

    既然佔不了便宜,不如見好就收,還能為將來攜手抵禦曹魏留下幾分迴旋的餘地,畢竟單獨對上曹魏,誰心裡都沒底啊。

  • 2 # 南州清泉

    夷陵之戰後,東吳的經濟、軍事實力遠超蜀國的,但為什麼孫權不乘勝追擊,而是一心求和呢?當然孫權不是認慫,而是根據當時的國內及國際(這裡僅指中國區域)情勢做出的決策。

    我們首先來看下當時天下的整體大勢。曹魏與孫劉聯盟在經過赤壁之戰後,暫時阻擋了南下統一中國的雄心,而孫權也穩固了當時在東吳的統治,劉備藉著赤壁之戰的餘威奪取了巴蜀漢中一帶。魏蜀吳三大集團進入了戰略相持階段,鼎足之勢已成,三大集團誰也消滅不掉誰。夷陵之戰後呢?這個大勢仍然沒有大的改變。為什麼這麼說呢?那我們就能一一分析一下三國的具體情況。

    首先,我們說下蜀國。在經歷夷陵之戰後,蜀國其實是傷筋動骨了。劉備在夷陵之戰時率領的幾萬人,那可是蜀漢的全部家底。但是陸遜一把火燒得所剩無幾了,不僅如此,多年好不容易積攢的戰略物資也燒得一乾二淨。而且更為嚴重的是很多大將也在站前及戰後相繼死去與陣亡,包括關羽和張飛,劉備本人也在戰後不久鬱疾而終。蜀漢可謂是元氣大傷,本來三大集團蜀漢就最弱,此次大戰後就更加岌岌可危了。但即便如此,戰後的蜀國仍不是速亡之國,為什麼呢?首先,蜀國所處的地理位置乃是巴蜀漢中一帶,這這可是一個易守難攻的地方。自古蜀道難難於上青天,三國時期入蜀主要有兩個方向,一個方向在北,只有陸路取到漢中入蜀,漢中是一個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地方,而且是崇山峻嶺,守住漢中不難。一個方向是南面,南面可以陸路也可以水路,陸路需經雲貴高原,雲貴高原在當時屬於未開化的少數民族地帶,山高林密,溼氣橫行,並不適合大規模軍隊行進,這條路基本不通。水路就是沿長江逆流而上,在當時的生產技術條件下,逆流仰攻是一件不容易的事,熟讀兵法者是要避免的。其次,成都平原,天府之國,物產富饒,經濟基礎雖不什麼雄厚,但撐起整個蜀國沒有什麼問題。當然最後最重要的是蜀國上下齊心,政治清明,一方面作為蜀國最大的政治問題,丞相諸葛亮及後主劉禪二人的君臣關係。這一點劉禪做得相當到位,諸葛亮雖為丞相,卻以父親之理待之,並且心甘情願給予各項該有的榮譽與權力(開府建牙),正所謂“政出葛氏,祭則寡人”,並不給予諸葛亮任何阻力與干擾。而諸葛亮呢?也做到了一個臣子應有的本分,做事認真負責。大權在握卻並不專擅弄權,作威作福。另一方面蜀國在諸葛亮的治理下,可圈可點,在統治階級內部調和鼎鼐,和平相處。再者,雖然蜀國損失了向有包括關羽張飛這樣大將但仍然有還有相當的家底 ,比如魏延 、馬超、趙雲等大將。

    其次,我們看一下魏國。在當時魏國無疑是實力最為強大的。魏國當時的統治範圍在中國北方(當時中國開發最早,經濟文化最為發達的區域),曹丕已經稱帝,與世族地主階級達成了妥協(國家官員體系及制度採用九品中正制),長期的政治問題得以解決。於是憑著魏國當時的經濟實力,加上人才濟濟,他是最積極有心一統天下。但魏國當時的高層也非常清楚,赤壁之戰後,吳蜀已成氣候,短期內不可消滅,只能假以時日,等待時機。待到夷陵之戰前,孫權對曹魏是納表稱臣與魏求和,決心與劉備一戰。其實這是曹魏最喜歡的,吳蜀打起來,這樣可以坐收漁翁之利。但一場夷陵之戰,孫吳是打勝了,蜀國也元氣大傷,但蜀國仍有據守巴蜀的實力,所以魏國是最希望吳國繼續追擊蜀國,雙方進入持久消耗階段。

    最好當然要介紹一下吳國了。孫權是一個務實主義者,在政權內部早就進行了從北方的世族及淮泗將領向江東世族的轉變,所以江東集團是穩定的。但是另一方面孫權對江東本土世族是不完全信任,而且還有猜疑,孫吳內部還需要進一步整合。再者東吳看似地方很大,但是南面屬於未開發的少數民族區域,即落後還有不穩定因素,所以鞏固南方的統治與管理也是必要的,因此東吳雖強於蜀漢,但實力是比較有限的。

    所以經過對魏蜀吳當時三方情況的解析我們看出:孫權在夷陵之戰後,雖然吳國進一步鞏固了在荊州的統治,再加上孫吳的實力本來就強於蜀漢,但是卻不能乘著夷陵之戰的餘威繼續進攻蜀漢。因為,一旦當孫吳繼續攻擊蜀漢,其實可選擇的只有水路。可水路是逆流仰攻蜀漢,戰爭沒打,地形上就吃了大虧,而當時的東吳的實力並沒有數倍於蜀漢,無法調集大規模的兵力與物資與蜀漢決戰。而蜀國卻可以據巴蜀之險,靠著文有諸葛,武有魏延等猛將在長江上游以逸待勞等待孫吳的進攻。因此吳蜀必將進入戰爭相持階段,這對吳蜀都是一場巨大的消耗戰。而此時的魏國,對孫權的稱臣求和本就是表面文章,必然會趁機而動,在吳蜀消耗時一舉統一天下。這樣的危險,孫權不會不知道。另一方面,孫權也並不是完全放心於以陸遜為代表的江東本土集團,他很難做到讓陸遜像周瑜一樣長期執掌兵權,而戰爭一旦相持,陸遜長期掌兵就是必然的。而且東吳南面又不太穩定,因此既要南面維穩,又要北面提防曹魏,東吳其實可以調動的兵力與物資是非常有限的。所以孫權在夷陵之戰後向蜀漢求和,是根據自身的內部情況與當時的外部條件決定的,而不是認慫。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DNF普雷打團,遇到野生5件的普雷畢業歐皇玩家,是一種什麼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