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林子啦啦啦

    1. 媽媽把男孩像女孩一樣打扮

    2. 男孩不知道該去男廁所還是女廁所

    3. 爸爸想加入育兒,媽媽說:“你不懂,還是我來吧”

    4. 男孩長大後,成了同性戀

    男孩子越來越不像男孩子,是近幾年來的事情,以前好像都沒有特別強調男孩子太“娘”的不好。而如今經常會有人說“現在的男孩子怎麼一點男孩子的氣質都沒有”。這涉及到孩子的性別認同問題,跟父親在育兒中的參與情況息息相關。

    孩子3、4歲開始有性別分化,就是男孩子開始意識到,我是男孩子了,女孩子開始意識到,我是女孩子了。意識到他是男孩子的標誌是什麼?就是他發現,他的身體結構跟女孩子不一樣。

    男孩子說:我有個小雞雞,女孩子沒有,這是他最直接的一個認識。從這個時候開始他就會發現:我上廁所的時候,女孩子是不能看的;我洗澡的時候,女孩子是不能看的;我脫光了衣服的時候,女孩子是不能看的……

    有了性別分化,就給父母一個很好的契機,去進行性別教育。爸爸媽媽此時就要開始讓孩子學會保護自己的身體器官,保護自己的這種性別意識。

    埃裡克森說:“人窮其一生,他的心理成熟的標誌是什麼?就是能夠達到自我認同。”什麼是自我認同呢?就是我知道我是誰,我知道我該幹什麼,我知道我能幹什麼,我知道我想幹什麼,我知道我幹得了什麼。

    在自我認同裡頭,有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叫做性別認同——除了性別認同,還有身份認同,和職業傾向的認同,以及各種各樣的人格的認同。我們今天就只跟大家講其中一種:性別認同。如果一個人他不能夠認識到,我作為一個男人,或者我作為一個男性該做什麼的時候,就容易陷入混亂,並出現各種社會化問題。

    我曾經接到過這樣一個個案,這是一個典型的極端案例:

    孩子小的時候,並沒有發現這樣有什麼問題,等他上了小學就出問題了。

    他第一天到學校裡去上廁所,不知道該進男廁所還是進女廁所。他進男廁所以後,尿不出來,他看見所有的男生在那兒尿尿,就覺得特別害羞,因為不能夠容忍自己的和人家長得一樣的生殖器官暴露在大家的面前——這種體驗他可從未有過。於是尿了褲子。然後回家又被媽媽訓。

    孩子說出自己的困惑後,媽媽給他的答案是:以後你去女廁所就是了。

    於是基本同樣的遭遇——他要進女廁所,女同學會打他。小女生怎麼能讓一個男生進廁所呢?這孩子又一天尿不出來,又尿褲子了。這個孩子最後生殖器就出問題了,總是要麼就尿不出來,要麼就尿褲子。

    長大後,他沒有朋友。因為男生這邊不接納他,女生那邊也不接納他。由於沒有朋友,他天天只能跟媽媽一起玩。而媽媽能帶他玩的,就是小女孩的那些縫縫補補,洗洗涮涮。發展到後來,孩子的學業受到嚴重影響,媽媽直接讓他退學了。至此,媽媽還未意識到,一切都是她的問題。

    這個小男孩在成長的過程中,第一,爸爸完全沒有給他做一個“男性應該是怎樣”的榜樣,因為爸爸已經被媽媽排擠在家庭之外,直接離婚就走人了。第二,媽媽完全按照女性的方式去教育孩子,讓本處於單親家庭的孩子的成長,更加雪上加霜。

    長期處於這種成長環境的男孩,要麼一直糾結、混亂、孤獨,要麼就發展為同性戀。

    案例中的這個男孩,在他18歲的時候,已經得了重度抑鬱。此時,他媽媽才想到,是不是該給孩子看看心理醫生了,我也是在這個時候才認識這個家庭,覺得心寒極了。

    當我跟媽媽試圖去溝通,想告訴她:實際上是你這麼多年的教育,導致了孩子變成今天這個樣子”時,媽媽並不以為然,她說:可是我都是對他好,我愛他,我希望他變得什麼都會。

    我跟媽媽說,實際上,問題就錯在你想把他變成你希望的那個人,而不是他應該長成的那個人。一個孩子他自身有很多成長的力量,但這需要外在環境的激發。父母只有讓孩子跟不同的人接觸,跟不同的人在一起生活,給孩子提供豐富的刺激,他才知道自己要變成什麼樣。如果沒有前期的這些積澱,他怎麼能學習、判斷和選擇呢?

    從性別認同的角度看,爸爸缺失對於男孩的損失,要比女孩的損失更大。

    爸爸缺失造成的結果,首先是男孩行為舉止等容易缺少陽剛之氣。為何?因為男孩與女孩認識世界的方式是截然不同的,這在我們之前的文章中也有提及。女孩常常會透過她們敏銳的感覺來認識外界,而男孩則是透過他們的冒險行為去認識。但一般情況下,媽媽的疼愛都會限制男孩在這方面的動作、冒險等探索。如此,男孩變得有些“娘娘腔”傾向,完全不奇怪了。

    另外,爸爸弱化、媽媽強勢的另外一個結果,就是讓一些男孩怯於接近女性,再或者走入對異性的極端認識,即有“女性崇拜”或“恐懼女性”情緒,甚至影響婚後的生活——因為他們的媽媽就只帶給他們這樣的體驗。

    在一個家庭裡,如果媽媽特別強勢,讓這個孩子完全看不到還有一個男性的力量在那兒,這個男孩子就會從小尋找一個男性力量——這是他內在成長的本能決定的,他長大了以後,就很可能就會找到一個同性別的男人來做他的伴侶——自己無法成為一個強有力的男人,那麼就找另外一個去彌補。

    想要把家裡的男孩,養成小小男子漢,真正獲得本該屬於他們的力量、自信和責任感,爸爸們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爸爸要怎麼做?我列出以下關鍵點,希望給大家啟發:

    1夫妻關係中,爸爸一定要在

    媽媽一手包辦孩子成長的一種情況是媽媽太強勢,爸爸被迫“弱化”,另一種情況則是媽媽不得已為之,因為爸爸完全缺失這樣的意識,很少有時間參與到男孩的成長中來。

    其實,爸爸參與孩子成長,並不意味著一定要天天和兒子粘在一起。爸爸們首要做的,是要和媽媽保持一種和諧、均衡的夫妻關係。

    千萬不要低估孩子的觀察和學習能力。他們能夠看的清清楚楚,自己的爸爸和媽媽分別都在一個家庭中扮演了怎樣的角色。

    只要爸爸媽媽之間的相處關係是和諧健康的,孩子就能在日常生活的觀察學習之中,瞭解到兩性之間的差異性,分別該扮演什麼樣的角色,最終建立起正確的兩性相處模式,當然會包括他自己,到底應該是誰,能做什麼,該做什麼,等等。

    2父子關係中,爸爸也一定要在

    請媽媽為爸爸創造機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關於贍養老人,夫妻雙方是不是都有贍養對方父母的義務與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