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葛老師教育新智匯

    我覺得用周杰倫的歌曲《聽媽媽的話》來回答最為貼切,裡面唱到“為什麼別人在看漫畫,我卻在學畫畫”,然後後面的歌詞給出了答案“長大後我開始明白,將來大家看的都是我畫的漫畫”,這首歌真真切切的道出了媽媽的用心良苦,很多小時候我們對於媽媽的不理解,當我們長大以後才懂得了媽媽的那份良苦用心!

    在《我愛我家》裡,劉星跟媽媽的一段的對話,也從另一個側面給出了答案:

    劉星媽:小時候給你報藝術班,想讓你學,你自己不學啊!劉星:哎,我不願意學,你就不讓我學啦!那時候我還小,我還不懂事,難道你也不懂事嗎?您就應該從小培養我、教育我……

    現在社會上有一種輿論,那就是提倡給孩子所謂的自由,尤其很多人強調,教育孩子要學會靜待花開,芬芳自來,實際上這樣的一些論調實在不值得一駁,因為不論從哪方面來看,孩子小時候的一些習慣、興趣,僅僅靠孩子自身的覺悟,是很難實現目的的,很多時候都要靠大人的引導(當然引導要講究藝術性),才能給孩子未來的成長留下一些引以為豪的優勢或興趣!

    之所以我們認為媽媽一定程度上強迫是合理,甚至在很多情況下是有必要的,主要是考慮以下幾個因素:

    一、兒童時期的孩子對於某個愛好或者興趣具有短暫性,而且存在不確定性!

    孩子的心智成熟具有漸進性的特點,不同的年齡階段,隨著心理成熟度的變化,孩子會對不同的事物產生興趣或好感,這很正常,重要的是孩子的敏感期一旦過去,我們想要重來是不可能的,就像孩子3-6歲的語言敏感期,如果我們不能把握住機會,在這個時期不斷的去引導鍛鍊,孩子的語言能力就有可能會滯後甚至會跟同齡小朋友拉開差距!

    同樣的道理,孩子學習某些樂器、識字、書法、繪畫等等都會存在一定的敏感期時間區間,如果我們能有效的抓住這些時間點,給到孩子專業的、科學的引領,孩子就有可能在某一領域激發出過人的天賦,就像我們熟知的鋼琴王子郎朗、斯諾克天王丁俊暉等等,無一不是在父母的引導下才走上各自喜歡的領域的!

    二、聽到的東西不加重視很快就能忘記,看到的東西稍加留心就能記住,而只有親自體驗過的事情才能真正的理解並內化為興趣!

    義大利著名的教育家蒙臺梭利有句名言:“我聽到了,我就忘記了;我看見了,我就記住了;我做過了,我就理解了”!很多時候,我們對於孩子的教育往往只是停留於口頭,比如當我們看到別的孩子學習彈鋼琴的時候,我們只是一味的給孩子灌輸彈鋼琴有多好多好,等改天看到別的孩子打乒乓球,又會給孩子灌輸乒乓球多好多好,孩子只是用耳朵在聽,時間長了自然也就忘卻了,而且由於沒有親眼所見,很多他也只是憑想象,而沒有任何的印象!

    換一種方式,如果我們能帶著孩子親自到琴行去實操一下,去看看大家彈奏出的美妙的曲子,那麼孩子在自己操作的過程中會感受到不一樣的美妙;同樣,帶著他去體驗一下打乒乓球,在來回拍擊的過程中,自然孩子的那種天性就有可能被調動起來!所以很多時候,父母幫著孩子選擇興趣班,其實並不是一種強迫,而是一種巧合,也就是說,只是因為報了這個班,孩子參與其中了,才正好把他這方面的天性給激發了出來!如果我們假設一下,假設沒有報這個班呢?一味的強調尊重孩子的自由,確實自由是有了,但是孩子的天分卻有可能永遠的被埋沒了!三、人的潛力是無窮的,而是不是能夠激發出來,需要具備很多條件,父母的引導便是其中不可或缺的因素!無數的事實表明,我們每個人都是有著不同潛力的,一個簡單的事實就是體育課,在我們沒有接觸體育課之前,可能跑幾步就喘的不行了,但是一旦接受一段時間的有規律的體育鍛煉以後,不但跑步不喘,甚至俯臥撐都能增加到原來的幾倍,身體也會比以前變得的更加的強壯,這就是潛力!而所有的優秀運動員,如果不是父母從小就發現或者把他們送到專業的隊伍進行訓練的話,相信他們一生可能就這樣平平淡淡的度過了!孩子的愛好與興趣是一個道理,其實每個孩子天生都是藝術家,只不過我們沒有進行有效的激發,如果父母能夠及時的發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並且進行科學的有效的挖掘與引導的話,那孩子的潛力就能無限的放大!

    我們應該感激媽媽小時候為了激發我們的興趣和潛力所做的努力,同樣當我們在面對下一代的教育時,既要尊重孩子的意願,又要在此基礎上跟孩子一起商量探討,讓孩子理解的前提下,以接受的心態投入到自己感興趣的事情上來,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實現激發潛力,培養興趣的目的!

  • 2 # vivi978

    我們那個年代興趣班少,我就特別喜歡,我喜歡跳舞、唱歌、書法、繪畫、彈琴,沒有那個條件學啊,我是在家裡自己用報紙練書法,自己看字帖研究寫字,最喜歡跳舞,是學校舞蹈隊的,週末會有老師帶去市裡少年宮學跳舞,是我最開心的時刻,印象裡只去過幾次,跳的第一支舞和練的基本功我現在都還有些記憶,幾十年過去了,現在的孩子太幸福了,想學什麼都可以,還不願意去,我等退休去學跳舞。

  • 3 # 嘟嘟媽媽112

    培養孩子一個愛好,真的對孩子以後的成長是有益的。我的孩子也是從小學習了鋼琴、中提琴,踢踏舞,繪畫。她很感激我們為她提供的這些條件。而且這些才藝也成為她業餘時間消遣的方式。唯一的遺憾就是她個子很高,但是不喜歡體育活動。體育課選修的保齡球。

  • 4 # 水若善上886

    我小時候的興趣是畫畫和看書,跑步,這些都被媽媽視為不務正業,除了學習什麼也不讓做,結果是別的沒做好學習也沒學好!

  • 5 # 資深心理諮詢師

    1.對這個現象,個人認為,如果孩子長大後真的認同父母的做法,那絕對不是認同父母“強迫”的養育方法,而是認同自己的特長所帶來的後期受益,由此順便感謝家長提供機會讓孩子發現自己的愛好和興趣。

    2.強迫孩子學東西,如果孩子真的討厭,肯定學不好,即便學好了,在情感上也是痛苦的。除非孩子是超級順從父母沒有個性的,不然,基本上不會認同父母的“強迫”,因為從人性角度來看的。

    3.從小培養孩子的興趣和特長,一來可能開發出孩子的天分,二來以後除了工作,還有陶冶情操的事情做……如果是這兩個目的,根本不用強迫,恰當引導足夠。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濃什麼淡什麼”的成語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