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隨緣侃熱點
-
2 # 毒舌財經
任何行業都有鄙視鏈,只不過金融行業鄙視鏈比較嚴重而已,因為金融行業門類眾多,所以鄙視鏈的類別也很多,鄙視鏈條也很長。
至於這種鄙視鏈是否合理,我認為有合理的一面也有不合理的一面。
我們先來看一下金融行業的一些鄙視鏈。金融行業的鄙視鏈是一個公開的秘密,雖然大家口頭上沒有說出來,但是心裡怎麼鄙視,估計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小九九。目前網上有一個金融體系鄙視鏈流傳非常廣,我們就擷取一部分出來讓大家欣賞一下。
一、不同金融機構之間的鄙視
支線1(投行):高盛摩根 > 其他外資行 > 高盛高華/中金/MSHX > 中信/RBS/野村 > 其他內資大行、精品投行 > 中小券商;
支線2(諮詢):MBB > RB/Booz/Acc/ATK/LEK/OW/Monitor等 > 其他 ;
支線3(銀行):東亞 > 花旗 > 渣打 > 匯豐 > 恆豐 > 招商 > 工行 >中行 > 浦發> 廣發 > 建行 >民生 >農行 >郵儲 >信用社
二、辦公地點的鄙視
上海:上海中心 > 環球金融中心 > 金茂大廈 > 世茂國際廣場 > 恆隆廣場 > 嘉裡中心 ;
北京:英藍國際 > LG雙子座/豐融 > 凱晨/通泰/國貿X期等 > 金融街/國貿區域其他寫字樓 > 其他區域寫字樓(如西直門);
深圳:平安金融中心> 卓越 > 地王 > 時代金融中心 > 投行大廈 > 保稅區。
三、學校以及專業之間的鄙視
支線1(清北本):光華> 清華經管 > 其他商科專業 > 其他無關專業;
支線2(其他商科專業):金融 > 管理 > 經濟 > 會計 > 資評/技經/國貿等;
(碩士):光華 > 五道口 > 清華經管 > 漢青 > 普碩 > MBA/MFE/MSF等 > 其他專碩 > 異地校區(如清北深圳研究生院)
(海龜):美帝東海岸 > 美帝西海岸 > 美帝其他 > 英 > 歐洲其他 > 港 > 加 > 澳。
這種金融鄙視鏈一定的合理性。看到這個金融鄙視鏈,估計很多人都覺得心裡不爽,特別是位於鄙視鏈底層的人來說,他們的反抗意識會更強,畢竟大家都是混飯吃的,你憑什麼鄙視我?
大家的這種心情可以理解,但這個鄙視鏈在現實生活中確實存在,而且存在也是有一定的合理性。這種合理性主要來自於收入、就業,社會聲望等方面的對比。位於鄙視鏈頂端的那些人,無論是在收入還是在社會聲望方面都要比嘴底層的那些人更好。
雖然這個鄙視鏈不是絕對的,但從大機率來說這個比鄙視鏈確實有一定的合理性。
比如在摩根等投行工作的人,收入肯定要比那些小券商的收入高很多,而且名聲地位等各方面都高出不少。比如清華北大畢業的學生,他們確實有資本鄙視那些普通的本科畢業生,因為他們在找工作的時候更容易獲得那些大企業的青睞,這點是他們的優勢,所以他們有資本鄙視那些學校較差的人。
但我認為這個鄙視鏈也有不合理的一些地方。所謂英雄不問出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那些在鄙視鏈頂端的人確實過得相對比較好,但處於鄙視鏈底部的那些群體當中也是藏龍臥虎,有些人不論是在收入還是在能力上都不比頂端的那群人低。
比如有些人在信用社裡面上班,他的收入說不定也會比投行的人更高,有些人只是普通的本科畢業生,但是他也可以進入到世界著名的投行裡面去,而清華北大畢業的金融專業學生也有的只是進入到一些普通的銀行裡面工作,所以鄙視鏈之間的群體沒有一個絕對的隔離牆。
再說不同的金融機構之間人員是可以相互流動的,有些人今天在投行裡面工作,說不定明天就跑到一些小的信用社裡面去了。而有些人只是在普通的小銀行裡面工作,說不定哪一天因為能力突出,就被一些著名的外資銀行給挖去做高管了。
所以凡事沒有個絕對,相對於鄙視鏈來說,我覺得個人能力以及業績才顯得更加重要。
回覆列表
先說結論:當然存在啊
俗話說: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鄙視鏈不皮了不皮了,但是雖然俗語不存在,但是鄙視鏈還是存在的,就像重點大學看不起一本,一本看不起二本,二本看不起三本,三本看不起專科一樣,鄙視鏈是時時皆存在,事事皆存在的。
就寬泛的來說
大體差不多是這個樣子(當時我不是看不起各位的大學,只是在某種意義上學校的實力確實有所不同)
在金融領域中,則大體是
哎呦呦別打臉差不多行了再打就腫了.....
哈佛耶魯普林斯頓麻省理工伯克利牛津劍橋新國立 此類大神畢業後一般進高盛,摩根士丹利,匯豐,以及其他華爾街上的巨型投行。
清北人大上交復旦浙大等大牛畢業後進 廣發,方正,興業,華夏等中資投行
再次一級的,國內頂尖財經院校的中財,上財,中南財經政法,以及其外一眾經濟金融畢業的進中資投行或者四大國有銀行,再次一等小211經濟金融畢業的就只能進青島銀行,農業信用社,山西銀行等等等地方小銀行,想進平安保險等巨頭除非你真的很優秀,否則還差點距離。
總而言之,在某種程度上,畢業的院校經濟金融學科的實力和學歷的高低基本上是成正比的,或者說有很大的相關性。
鄙視鏈是確實存在的,但是我們不能否定自己的價值,因為你的職業和階級是可以流動的,所以,努力的充實自己,然後盡力的向上層流動,這便是我們那麼努力的意義啊
大家都是第一次做人,為何不讓自己的人生精彩一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