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司南趣園

    把生意人稱為“商人”,這與我們歷史上的“商朝”有著深刻的聯絡,因為商朝人太會做生意了。

    遠在原始社會的時候,人們就有了交換物品的需求,比如,你用牛換取人家的米,我用筐換取人家的一塊狗肉。這種交換是社會的一大前進,但仍然有太多不便。有可能你需要人家的東西,而人家不需要你的東西,這時候就要大費周折。同時,很多東西不方便攜帶,比如一頭活牛等。

    後來,人們就發明了一種“中介”的東西,大家可以先把自己的東西換成這個“中介”的東西,再用這個“中介”的東西去換取所需要的東西。這便是最初的“錢”。

    但是一開始,人們協商用來做“錢”的東西都是從身邊或自然裡擷取,並不輕便。有時候可能是刀,有時候可能是弓箭,有時候可能是貝殼。

    值得一提的是,貝殼因為產自遠離大陸的海洋,而顯得無比珍貴,並且小巧容易攜帶。於是,有相當長一段時間,人們把美麗的貝殼當成了珍貴的“錢”。這也是為什麼如今很多與錢有關的字眼都有“貝”字。

    商朝的人特別了不起,他們覺得貝殼容易破碎,便自己用銅鑄造了一枚枚人造貝殼。這是世界上最早出現的人造“錢”。

    商朝人不僅造出了世界上最早的貨幣,還懂得了最佳化運輸,節約成本。比如,此前人們還不太懂得用馬和牛來幹活,尤其是運送貨物。而在商朝,人們開始馴服家畜來運輸貨物,這一點極大地方便了交易。可以說,商朝人還是現代物流的鼻祖呢。

    商朝的人們熱愛美食,喜愛喝酒。人們用金屬製作器物,盛載美食美酒。他們還發現了青銅,並用青銅器製作大鼎。這些大鼎,如今很多還威武雄壯地陳列在博物館裡。但當初,人們用它們來煮食物。

    商朝是青銅器的鼎盛時代。我們現在似乎還能想象,那樣一個大鼎在沸騰地煮著香噴噴的食物,周圍聚集了很多人,他們喝著美酒,熱烈地交談著。這種社交場面,也正體現了商朝經濟的繁榮。

    因為商朝人的“會做生意”,我們此後便把做生意的人稱為“商人”,把做生意的行業稱為“商業”,說起來還是源遠流長的。

  • 2 # 對瑀

    商人之商,應該與商朝有關。

    因為在其後的記載中,並沒有關於商人的明確紀錄,所以和商朝的一些相關說法,應該有一定的道理。

    今天翻看商朝都城的六次遷徙,個人覺得商人的貿易交換應該與此有關。古人的生產方式是粗放式的,每居住一段時間周圍的環境就會遭到很大的破壞,所以需要經常遷徙到別的地方重新開始。

    在遷徙的過程中,自然會和沿途的其它部落發生接觸,偶爾發生物品的交換。頻繁的遷徙也就積累了貿易的經驗,有了經商的萌芽。如此這般,人們稱商部落的人善於貿易,後來就將交換、貿易之人稱之為商人。

  • 3 # 緣木求愚

    這個問題有些意思,商人開始是褒義詞,古代殷商開始有物資交換,也產生了貨幣,這個行業代表了殷商的強盛,商滅亡後,做生意的人稱為商人,生意這個行業也就稱為商業了。這是原本的意思。

    商人在宋朝以後儒家興盛開始成為社會地位較低的行業,商人代表著囤積居奇、哄抬物價,不事生產,剝削剩餘價值...。這種認識一直到現依然影響著我們的思維,只有科學技術、工業才是有價值的。

    其實商業才是經濟發展的基礎,商業繁榮才有創新需求,有需求才有科技創新的發展,而不是為了創新而創新,為了反對而反對,這是倒因為果的理論。這種思維讓我們錯過了自己的文藝復興,也錯過了近代工業革命。

    我們需要重新認識商業。商業創新也是創新,也是創造財富。

  • 4 # 我只是我不代表你

    做買賣的人叫作:商人。

    做買賣的行業叫作:商業。

    用來做買賣的場所叫作:商場。

    市場上用來交換的物資叫作:商品。

    為什麼凡是和買賣有關的事和人,都要冠以一個"商"字呢?

    歷史上,這同中國的商代有著直接的關係。

    “商人"這個詞,就是從"商國之人“這一片語演變而來的。"商"是中國奴隸社會的一個朝代,後來被周武王所推翻,周朝建立之初,商朝的遺民地位十分低下。這些遺民,既沒有政治權利和地位,又沒有可以耕種,用以養家餬口的土地,生活非常艱難。在此時期,由於生產力的發展,社會對商品交換的要求卻與日俱增。但是,做買賣在當時的社會是被人看不起的。(社會排名在最後的是農、工、商)。可以說是社會的最底層。

    由於當時從事這個職業的人均為商朝遺民,所以說就把其稱為:"商人“。後來,隨著社會的發展,從事這個職業的人也越來越多,儘管這些人當中,有許多並不是商朝的遺民,但是人們在習慣上還是稱之為“商人“,而且這個稱呼一直被沿用至今。

    中國自古有一傳統,各行各業特別是手工業者都有本行業的創始者或者是創立派別的人,也稱為本行業的祖師爺。

    如:教書先生的祖師爺是孔子。木匠及建築業者的祖師爺是魯班。屠狗業的祖師爺是樊噲。而商人供奉的祖師爺,卻是戰國時期的白圭。

    白圭,戰國時代中原人。在魏惠王時做大臣。相傳其師傅為鬼谷子,鬼谷子曾將一"金書"中的致富之計:"將欲取之必先與之“,"世無可抵則深隱以待時“傳於白圭。

    《漢書》稱白圭是經營貿易發展工商的理論鼻祖,即“天下言治生者祖”。商場如戰場,只有隨機應變,巧用計謀,方可立於不敗之地。

    白圭在晚年時總結了一套經商理論,為後世經商者所師法。他指出:“經商必須樂觀時變“。即經常注意農業生產的變化動向,堅持“人棄我取,人取我與"的原則。他在豐年時買進糧食,供應絲、漆等農副產品,在蠶繭上市時,收購絲、漆及蠶絲織物,出售糧食。採用這個方法,不與人爭買賣之價,即可得到更好更多的利潤。

    白圭還有一種“薄利多銷“的原則,他認為經營一般糧食等生活必需品,雖然利潤不高,但銷貨量大,資金週轉快,所以仍然能夠賺取更多的錢。他還強調,應該重視商品的質量,認為質量高的商品才能賺取金錢,贏得信譽。

    白圭認為,一個商人應該具備"智、勇、仁、強“四個條件,要善於應變,勇於立斷,懂得取予,能有所守。而且,他把這些條件做為收納門徒的標準。

    《史記:貨殖列傳》中說:"蓋天下言治生祖白圭”。後世商界均將其奉為祖師爺來尊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結婚新郎唱給新娘的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