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尋魚記

    鰱魚以過濾水中浮游生物為食,屬於中上層魚類。它不像鯉魚鯽魚吃顆粒狀的餌料,它主要以吸食過濾為主。也就是說,鰱魚咬鉤多數不是真正的吃餌,而是吸食散落的餌料過程中,把鉤子吸入口中。因此,我們在垂釣鰱魚的時候,多以霧化型別的餌料為主,比如加入雪花粉,輕麩等,增加散落,提高擴散,快速誘魚,聚魚。另外,餌料的比重要輕,不至於很大重量壓漂太大,影響靈敏度。

    再來看看拉絲粉,拉絲粉本質就是麵筋,有長絲和短絲,類似於粘粉,可以把餌料粘和起來,因此會降低霧化,減少散落,正好與釣鰱魚方法相反。

    總之,釣鰱魚是注重餌料的霧化性和散落性,餌拉絲粉恰恰相反,因此,個人建議釣鰱魚不加拉絲粉為好。

  • 2 # 農人家樂

    這個主要還是要看自己怎樣做釣,釣多深,如果深可以適當新增拉絲粉,鰱鱅是中上層魚種,做釣溫度應該在25到35最為適合,鰱鱅本身習性是以水域中浮游生物和微生物為食是濾食性魚種。

    我們做釣的時候如果釣點水不深,自己又是做釣半水,應該注意霧化效果,還有餌料味型,應該以酸,臭,蒜味為主。

    霧化有了聚魚就快,味型對了,魚才會開口吃你的餌料。線組應選擇3+2或者是5+3這個可以看自身釣魚水平,魚鉤應該選擇5到8號的伊勢尼當然這個不是絕對,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自己搭配,大家開心就好。

    上面所說基本上是每一位釣魚人應有的基本功,和常識,對你所針對做釣的魚種習性有個大概的瞭解。

    以上是我作為釣魚人自身的個人理解,釣友們大家一起交流。

    不管怎麼說釣無定律!

  • 3 # 野釣秦淮

    在釣鰱鱅時所用餌料主要講究霧化效果,這是釣魚人都知道的問題,至於能不能在鰱鱅餌料里加入拉絲粉,那也是各有各的說法。

    當我們來到水邊窩點,剛開始垂釣時,餌料肯定是霧化的越抉越好,一般以餌料入水後二十至三十秒散開為好,因為這時不是釣魚,而是在做窩誘魚,所以這時的餌料是不能加拉絲粉的,否則影響霧化。接下來我們可以把餌料稍作改變,也就是把餌料再多拍打幾下,這樣可以減緩餌料散開的速度,一般以餌料入水後三十秒左右散開為宜,所以這個時候的餌料也是不需要加拉絲粉的。在魚進窩以後,我們要找到魚所在水層(透過漂相可以找到魚所在水層)。最後魚也進窩了,魚所在水層也找好了,那麼這時我們才能正式釣魚,這時我們可以重新開點餌料,餌料的霧化散開時間可以在一分鐘左右(魚口好可以三四十秒一竿,如果是拋竿時間在半小時霧化完為好),因此為了延長霧化散開時間,我們可以在餌料適當加點拉絲粉,但要控制好量,一般在百分之三或四左右,千萬不要加多,否則真的影響霧化效果。

    綜上所述,釣鰱鱅時還是可以在餌料裡適當加點拉絲粉的,只是要掌握好所加拉絲粉的量和用餌時間。

  • 4 # 老澎釣魚

    鰱鱅是慮食性淡水魚類,在國內各地均有分佈,因為鰱鱅是慮食性吸食的就餌方式,所以我們作釣鰱鱅的餌料狀態,都是比較注重霧化狀態的。

    餌料狀態

    拋竿釣鰱鱅更是用水怪,飯盒和彈簧鉤等等加大餌團的方式,而這些方式的餌料多是不加拉絲粉的,調節餌料霧化狀態多是使用粘粉。就飯盒水怪打浮的釣組而言,個人認為以30分鐘霧化完成為佳。

    餌料味型

    做釣鰱鱅常用酸、臭或者蒜味的餌料,可以將新鮮餌料拌好之後透過密封或者暴曬來進行自然發酵讓餌料酸臭的味道更明顯,如果自制餌料的話,主材料用上一些粘性材料也用不上粘粉和拉絲粉了。下面分享2個自制的鰱鱅釣餌。

    配方一

    玉米粉8份,麵粉2份,酵母適量。玉米粉和麵粉拌勻,開水衝入,衝開水的時候用筷子快速攪拌,上鍋蒸熟。等起鍋後趁熱揉碎,放入用溫水化開的酵母,將它們揉勻,裝進密封的容器。暴曬一週就可以使用,這種餌料,狀態較軟,味道偏酸,做釣的時候可以用玉米粉、麵粉、麥麩調節狀態。(個人喜歡吧狀態做到一個大餌團能霧化30分鐘左右,手竿釣的話自己把握一個軟糯適中的霧化狀態)

    配方二

    玉米分5份、豆渣3份、麵粉2份。豆渣晾乾後和玉米粉、麵粉混合在一起,衝開水的時候用筷子快速攪拌均勻,再加入溫水化開的酵母,接著攪拌均勻,裝進密封的容器。發酵一週就可以使用了。

    喜歡我的文章,請點------關注-----

    我們一起交流釣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國產什麼牌子的包包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