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寇雲龍談文化

    小楷是一種頗見功力的字型,其結字要於精密中見寬博與疏朗。於嚴謹中寫出靈動為上品!經典代表作有鍾繇《宣示表》《薦季直表》,王羲之《黃庭經》《樂毅論》王獻《洛神賦十三行》鍾紹京《靈飛經》趙孟頫《道德經》《汲黯傳》王寵《琴操十首》《遊包山集》祝允明《出師表》《洛神賦》《千字文》《孝女曹娥碑》文徵明《離騷經》唐人寫經等當代也有許多有為之士寫的也不錯!

    而行書與楷書分屬不同的書法門類,其用筆結字各不相同。若以小楷打基礎則易於拘謹。寫寫行書放一放性情也未嘗不可。王羲之《蘭亭集序》《懷仁集王聖教序》李邕《麓山寺碑》蘇軾《黃州寒食帖》趙孟頫《歸去來辭》《前後赤壁賦》《心經》《閒居賦》黃庭堅《松風閣詩帖》陸柬之《陸機文賦》唐寅《落花詩》等都是不錯的選擇!我個人比較喜歡黃庭堅和趙孟頫的行書!

  • 2 # 秋月照我心

    藝無止境,學完小楷?有完嗎?當然可以兼練。記得有書法論說過:單日寫楷,雙日寫草,十年不倦當得名。無論學寫什麼字都是在練習手駕馭筆的技術。行書初學王羲之、趙孟頫的更容易入門。

  • 3 # 中州耕牛堂主

    題主問,學完小楷後,學什麼行書好?行書就是行書!哪還有“什麼行書”之說。應該這樣說,學完小楷學哪種風格的行書,或者是學哪個行書碑帖。

    學行書,若想學有所成,若有志成為行書大家,那就必須要學《懷仁集王羲之書聖教序》(以下簡稱“《聖教序》)。

    小楷與行書沒有任何關係。所以說,學完小楷後學行書,就要重新按照行書的書寫規則去臨摹古人的行書名碑名帖。行書的筆法和結字與小楷的用筆和結體是完全不一樣的,關於這一點,題主一定要注重書體的筆法和結字的轉換。

    為什麼給題主推薦《聖教序》呢,因為《聖教序》是書聖王羲之所書,是傳世的行書經典之作,《聖教序》雖為集字行書作品,但絕大多數都是王羲之的書法真跡,可稱之為王羲之原汁原味的行書。要學行書,首先要學王羲之的行書,其次再選學王獻之的行書。至於晉之後的行書,儘量不要先碰之,因為他們大多都是學王羲之和王獻之的行書,可以說,他們只得王羲之、王獻之行書的幾分形似和神韻,且個人的東西融入太多,只能參考不可學之。比如:王羲之《蘭亭序》;顏真卿《祭侄文稿》;蘇軾《黃州寒食帖》,雖然稱“天下第一行書”、“天下第二行書”、“天下第三行書”,但只能作參考,不可先學,因為他們書寫時的性情味太濃了,不適合初學者學習。

  • 4 # 翰墨書道

    學完小楷?學習書法嚴格意義上說是不存在什麼學完的情況,特別是古代的經典書法作品,青年時期寫一次有一次的收穫和認識上的提升,中年時期仍然是寫一次有一次的進益,甚至晚年同樣如此每寫一次都有一次的理解和深入,不可能有什麼學完之說。何況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臨摹學習書法一遍兩遍是不可能與學完有關的。

    這裡暫且將其理解為小楷書臨摹了一定的階段,學學習一些行書方面的技法知識。由於題主提問有些籠統,只能試做回答。

    學習方法最好先專精一家,在對一家有所心得以後再換帖,這樣對換帖以後的學習也會有非常大的經驗可供借鑑。

    按照一般的學習流程,多為先學習一家楷書,打基礎,然後再在適當的時候換帖,小楷書法的學習多在有了較好書法基礎以後才可能臨摹學習小楷。基於這種情況,我們可資我們臨摹學習的行書經典作品就較多了。因為我們多是希望豐富一下我們的書法造詣和內涵,這時候的學習,可以根據需要進行選擇行書字帖的學習,我們可以自我反省一下過去學習中存在的不足,或查閱一下理論書籍、攜帶自己的作品去請教老師,然後拿出一個參考意見,以絕對繼續臨摹學習的方向。通常情況下,這時候的繼續學習多采取取長補短的方法,當然也可以制定計劃,將歷史上各個時期的行書作品都分階段的進行一下臨摹學習。

    關鍵在於自己喜歡,亦或能夠對自己的書法有所補益為原則。

    還有一種就是臨摹學習所學小楷書法家的行書和風格較近的行書,甚至相反風格的行書都可以的,關鍵在於能夠做到精學精煉。由不瞭解具體的情況是很難拿出具體的建議的,以上看法僅供參考。

  • 5 # 如石書藝

    如你所說,學完小楷,不知何意,一般理解,你已掌握了小楷的筆法及書寫法則,這對寫行書或大字都有很大幫助;但如沒有掌握小楷法則,不妨繼續學楷書,幫助你打楷書基礎。通常由楷入行比較方便。但也非絕對,因人而異吧,雖然楷書不一定是行書的必經之路,楷法也有別於行書法則,但其實萬變不離其宗,楷行之間,只會錦上添花,不會互相矛盾。

    王羲之在《筆勢 論》中說:“凡書須大字促令小,小字展令大,”意思是說 大字的結構須緊湊,小字的結構應該舒展。從這個意義上的來說,大字有大字的難,小字也有小字的不易。

    小字和大字沒有本質區別, 法度相通,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古人的書法大多是小字,王羲之的書法幾乎沒有大字,初唐四家,顏、柳等也是小字居多,但筆法精緻,結體嚴謹。黃庭堅的小楷、行書如同大字作品,筆筆見法度。

    可見,只要真正掌握了小楷用筆,選何種行書字帖沒有嚴格規定,只要選你自己喜歡就好,鑑於你精通小楷,不妨從古人的行書入手,二王的行草書字帖,智永的千字文,褚遂良的聖教序,歐陽詢的行書以及趙孟頫的行書帖都可以。選宋元明清下行書字帖不是不可以,因這些行書字帖,相對字型比較大,恐怕一時難以掌控,有了行書基礎再學不遲。

  • 6 # 一笑貫長天

    題主這個學完小楷這句話不好定位,權且認為小楷有所成吧!

    小楷有所成,也代表著書法筆致已經很細膩了,書寫者的控筆能力也達到了較高的層次。這時學習行書也易從易逐漸向難過度,因為,楷書到行書畢竟需要經歷一個從靜到動,從凝重到逸飛的過度。

    所以,我建議從陸柬之的《文賦》或是趙孟頫的《膽巴碑》學起,也就是從行楷做起,熟悉了行書的筆致與節奏之後,再轉學《聖教序》。

    取法乎上是古人的法訓,然不可僵化從之,《聖教序》也好,《蘭亭序》也罷,都是王羲之的頂峰之作,其筆法之難,即使是古之書法家都學不成,何況剛剛接觸行書的人呢!陸柬之與趙孟頫的行書都是取法王羲之,而又簡單其筆法,學習起來要容易一些,也容易產生榮譽感,增加學習樂趣。

    所以,我的建議是先學陸趙,再學二王。

  • 7 # 波波波羅的海

    行書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王羲之的書法,他的行書飄逸流暢,行雲流水,是被大眾所普遍接受的一種書體,因此,學習行書書法,王羲之的行書是最好的學習教材。後世的行書大家,比如:趙孟頫、米芾等都是學王羲之這個路子。

    王羲之一生留下了大量的經典書法作品,學習行書的最佳範本是《聖教序》,全稱《大唐三藏聖教序》,內容是唐太宗撰寫的,字是唐朝懷仁和尚花了25年從王羲之所有的書法真跡中一個一個比對拼接合集而來的,雖然說《聖教序》中的字是王羲之以前所書的集字,並非是本人親自專項創作書寫,但是這個帖筆法森嚴,結構完美,刻工、章法都是上乘佳作,《聖教序》字數又多,近2000字,相當於王羲之的字型檔,能全面地學習王字。

    總而言之,王羲之被稱為書聖,他的書法深得歷代人們所喜愛。《聖教序》雖是王羲之的書法集字所成,但也是盡善盡美的佳作,特別適合楷書小成後初習行書書法的人練習。學習書法,只要路子正,有信心,能堅持,多臨摹,多領悟,就一定能學有所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CBA打電話後改判,如何看待這件事情?